03.04 很多老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說這句話是自信還是出於無奈?

打工生活在記錄


您想的還真多、

什麼狀態.環境下.什麼屬性.情況的家庭.怎樣的家庭情感關係~

老人對誰說的~

您問我、我怎麼知道~

以作答、祝愉快、祝安康、請簽收~


赤子心願


#野狐試答#

小時候,祖母常給我講故事,鐵柺李的故事聽過好多遍,對“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我早就很熟悉,但真正理解這句話,竟然是在祖母去世近四十年之後了。

祖母的故事大概是這樣說的:鐵柺李家裡很窮,他老婆要生孩子了,家裡窮得連燈油都買不起。鐵柺李的隔壁恰好是一個油坊,沒辦法,他只好在土牆上打了一個小洞,用繩子繫上一個小葫蘆,葫蘆裡裝上小半下碎石子,在夜深人靜時,從洞裡伸過去在靠牆的油缸裡偷油,就這樣老婆生了兒子。老婆還沒出月子,鐵軌李偷油的事情被油坊主發現了,因為是隔壁,油坊主不好意思直說,夜裡就在牆那邊等著,鐵軌李把油葫蘆伸過牆去的時候,油坊主用一把刀砍斷了葫蘆,鐵柺李羞愧難當,當晚就離家出走了。

二十年後,鐵軌李的兒子高中狀元,很多人到家來賀喜,鐵軌李出現在了門口,大家一看是個道士,就給他施捨銅錢和吃的,鐵軌李不要,他兒子出來問:“你要什麼?”鐵軌李說:“不化米,不化面,只化你娘出來見一面。”兒子感到奇怪,轉身就回屋子告訴他娘去了。他娘一聽描述,忙喊:“快去看,那是你爹。”母子倆跑出門外,門口空無一人,地面上寫著:“二十年前去偷油,鋼刀砍斷我葫蘆頭,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這句話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現在很多人也常引用,鐵柺李當時說這話應該感情複雜,首先包含了人生沉重的感慨,愧嘆自己無力養活老婆孩子;其次為兒子取得的功名感到高興和滿足;再次他是從道的角度傳達了人各有命,凡事都有定數,非人力能解決,人還是順應自然,聽從於命的思想。

現在有人說這話,他們具體情況不一樣,說的時候意思就不同了:有對孩子事業生活等很滿足而表示謙虛的;有覺得孩子優秀出色,對孩子未來充滿自信的;有自己無力給孩子創造條件自我安慰的;也有責任心不夠不願為子女付出太多以此來作為藉口的……


野狐習禪


老人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即不是自信,也不是無奈,是事實。

俗話常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出自一個典故。

有一個人家裡很窮,卻接連不斷生很多孩子,老婆愁,大傢伙也不能理解,他卻不以為然,後來他還自己離家出走了。但多年後回來,他的兒孫卻都很有出息。這個典故說明,子孫的幸福是掌握在子孫自己手裡的。

如今的父母,心操的恨不得把子孫三代的基業都安排好了。但越是費盡心思操心安排孩子人生的父母,越是事與願違,不遂心意。

兒孫自有兒孫福,是說,兒孫的路必須兒孫自己走,就如吃喝拉撒睡一樣,誰也無法代替。

兒孫自有兒孫福,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份,但福深福淺還要自己爭取。

父母過多寵溺,包辦,干涉,擔憂孩子的一切,除了傷害孩子,徒增煩惱和矛盾,並不能有助孩子成長和幸福。尤其是孩子成年後。

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是對孩子放任自流,是適度引導,尊重,放手。


黑夜裡的螢火蟲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兒孫自有自己的福氣,老人不要過多的操心。

人人都有一雙手,都有能力養活自己;

自己老了,把自己照顧好就行,別的事情不要多管,該放手時就要放手。把大權交給兒孫,把家裡的重擔傳給兒孫,讓他們自己挑著,去闖天下,去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誰見過哪棵小樹在大樹底下能長成大樹,只有讓他離開大樹的庇護,歷經風雨的洗禮,他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才能成為有用之才。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該放手時且放手,兒孫獨自闖江湖;

雄鷹展翅迎風雨,彩虹總在風雨後。


想想1652782534


說這種話也是個自有個自的想法吧,畢競現在社會不同了。就我家來說吧,我兒十九歲就當了爹,他們是網上交友自由戀愛的。兒媳什麼都好,就是花錢不知好歹,可以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購物狂,她一出門只要看得起的,只要她身上有錢,不管有用無用她都買。買回來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放著,也不拿去退也不拿去換。以前這樣,現在已是兩個孩子的媽了,還這樣,說她也不聽,我們做長輩的也沒辦法,誰叫兒子喜歡呢?所以我們為了家庭和諧也只好由他們去了,讓他們自已掙錢自己花,我們能幫就盡力量幫。所以這就是我認為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只要她們過得好,家庭和諧我們做長輩的又何必多操心呢?





農村五哥五嫂


題主提到許多老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說這句話是自信是出於無奈?

是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本地流傳甚廣,當然是老年人,現在年輕人是不會說此話的,現在我來說說此話本人的體會與理解與大家分享!

一,當年兒孫自有兒孫福,為何在廣大農村廣泛流傳!

1,過去的父母都是多子女,少則四五個小孩,多則八九十來個小孩,解決了溫飽都不起了,那有能力幫助子女成家立業,把他們養大己是好事了,用這句話是自我安慰自已,同時也告訴孩子們,指望父母是不行了,只能靠你自已了。

二,可鄰天下父母心,即使在那艱苦的年代,有的父母兒女心重,仍在拚死拚活為兒孫掙錢,別人看了心酸,是勸導對方,不要這樣做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三,小結,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生活水平不斷在提高,當代的父母都是少子女,或者獨生子女,多數父母為子女,求學,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創造了有利條件,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老話對當代年輕父母是沒有用了。


蔣山老徐


很多事教育了後人,聽老人講故事,說挑鹽路上有一個財主生了個孫子,八字先生給孫子看八字說他孫子將耒要討飯度日,他什麼也不信,如是置了三百六十間鋪子,發租給店戶,每年供他孫子一天飯,一套衣服,店戶非常滿意,搞了幾年,他孫子感到好奇怪,問店主怎麼回事,店主告訴了怎麼回事,他爺爺己去世,他和店主說,你們難麻煩,把店子賣給你們,結果都給了錢,最後孫子拿了錢去賭孃亂用,不多久錢花光了,討飯的日孑來到了。這件事教育了人們,人生莫作幹年計也是無奈。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為兒孫作馬牛,兒孫不中用,買田幹什麼,兒孫中用,買田幹什麼?


歐陽46783


以前我是做裝修的,認識一個裝修師傅,他有兩個兒子也是做裝修的,他這個人比較封建口裡總是說有錢無子不算富,有子無錢不算窮,總是沾沾自喜,結果等到了大兒子結婚沒錢了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其實從嬤種角度來說,這句話是來貶義一個人到了該奮鬥的年齡不努力,等到沒能力了找出來的一個藉口


離岸並不遠


我覺得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的老人或父母是無奈之說。他們是在教育子女,勸告子女無果的情況下自嘲的一種說法。例如子女戀愛了,雙方懸殊大,門不當戶不對。父母反對,子女不聽。寧可斷絕父母關係,也要堅持。這種情況下,親屬們勸父母的一句話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算了吧,愛咋地咋地。父母雖有不甘,也就不堅持了。最後經過多年後驗證這句話根本是假大空!所以說這句話也就是自欺欺人,無奈之說罷了!


老眼不花


這是人常說的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言下之意是人既生,必有其福份,父母不必太過於操心。確實如今的老人為孫子買保險,怕自己走了孫子過不好。這話是給所有老者信心,自己的後代路在腳下,會走出自己的幸福路,做長輩的應相信晚輩過得比自己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