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繼《俗女養成記》之後,臺劇《想見你》又意外走紅,豆瓣評分從開局的8.0一直上升至9.1。愛奇藝、騰訊視頻緊急買下版權,宣佈從12月22日起,與臺灣同步更新。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與之前《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引發的社會話題不同,《想見你》看似像是一部普通的甜虐偶像劇,但其實非常燒腦。劇中,男女主角分別來自1998年與2018年兩個不同時空,然而兩人卻在彼此的時空中以另一個人的身份生活。不同身份記憶如何交錯,消失的真相究竟是什麼,讓觀眾在甜虐中又陷入深度思考。

據臺媒報道稱,已經有韓國、南美洲買家開始與出品公司接洽版權問題,想要進行本土化翻拍,上一次引發如此轟動的還是《我可能不會愛你》。時隔七年,臺劇能否依靠《想見你》再掀狂潮,恢復往日光輝,開啟一個新時代呢?

臺灣偶像劇新的一次騰飛

《相見你》之所以能受到關注與討論,一定程度上還是顛覆了大眾對臺灣偶像劇的認知。故事開始男主就因為一場空難事件去世已有兩年,女主黃雨萱雖然每日照常上班,但卻始終走不出男友逝世的陰影,整日沉浸在回憶與男友的甜蜜之中,她時常會跑去與男友一同約會的地方,並且每天不間斷給男友電話發短信。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看完前三集,按照偶像劇的狗血套路,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男的出來拯救她,但根本不是,而《相見你》的精彩也由此才真正拉開序幕。黃雨萱所在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尋找無血緣自我”的軟件,通過人像搜索功能在網絡上尋找跟自己長得像的另一個人。思念男友的黃雨萱通過軟件搜索到一個和男友王詮勝長得一模一樣的李子維,神奇的是這個男生身邊站著一個女孩也與她長得一模一樣,而照片上還出現了一個她完全不認識的人。通過調查,她得知女孩叫陳韻如,早在1999年被人殺害。王詮勝與李子維之間是什麼關係?陳韻如與王詮勝又是什麼關係?在查詢過程中,黃雨萱不知不覺地回到了1998年陳韻如身上。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相見你》不像單一的愛情偶像劇,它涵蓋了科幻、穿越、懸疑等多種類型元素。這些元素雜糅在一起,稍不注意就會變成一部爛俗的狗血劇。然而《想見你》卻融合得很好,它並不是把愛情放在了懸疑劇裡面,而是把懸疑推理融入了愛情劇中。

劇中不僅有案件推理,還有愛情推理,男女主演在兩個時空中都分別有不同的身份,而且性格也完全不一樣,1998年的陳韻如內斂文靜,而2019年的黃雨萱隨性灑脫,1998年的李子維活潑瀟灑,2019年王詮勝貼心穩重。當黃雨萱不小心翻看陳韻如的日記本時,居然看到了王詮勝的名字,究竟是怎麼回事兒?一個疑問還沒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產生了,在一連串不單純的校園襲擊事件之後,陳韻如的死因也開始成為一個謎團,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兇手?四個人關係交錯複雜,到底誰是誰,誰真正喜歡誰?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無論是看愛情劇的觀眾,還是看推理劇的觀眾,都會被劇情吸引下去。無論是故事本身還是表現手法都很出彩,乍一看平平無奇,但是卻處處都是反轉,讓人完全猜不到劇情走向。《想見你》打破了臺灣偶像劇傳統套路化模式,將內容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巔峰”到“沒落”,

臺劇一直在掙扎中求生

曾幾何時,臺灣偶像劇作為電視劇市場的潮流引領者,伴隨了許許多多80後、90後一同成長,2000年《流星花園》播出,在臺灣創下了平均6.43的逆天收視率,一舉打破了當時日韓劇的壟斷局面,海外版權輸出二十多個國家,臺灣電視劇由此進入了“黃金十年”。

從《流星花園》《王子變青蛙》到《惡作劇之吻》《命中註定我愛你》等等,就今天看來,每一部都是經典佳作,一時間,偶像劇似乎成為拯救收視率的靈丹妙藥。

但霸道總裁與灰姑娘慣用套路,在巔峰過後開始慢慢失靈了,特別是隨著內地經濟的迅速增長,人們審美逐漸提高,內地影視多樣化的出現,擠壓了內容單一、小體量的臺劇市場,觀眾完全可以憑國劇自給自足,臺灣偶像劇漸漸開始走下坡路。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直到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出現開始打破了人們對臺灣偶像劇的固有印象,愛情不再是灰姑娘與白馬王子的專屬,而是停留在了普通人的身上,戀愛不僅是一件純粹的事情,還夾雜著很多現實問題,動人的愛情故事以及面對現實生活的感悟讓很多人在看劇時產生了共鳴,內容上的突破讓臺劇開啟了新的篇章,讓大眾以為臺劇又要重整旗鼓,但在這部劇播完之後,臺劇彷彿就進入了停滯期,一直沒有很出色的作品出現。特別是在內地影視行業興起後,撐起臺劇黃金十年的那一代優秀演員以及幕後團隊,紛紛投身內地影視行業中,種種情況表明,臺劇要想再續當年偶像劇的輝煌,幾乎無可能。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轉型與創新的拉鋸戰

然而有想轉型的變革者,也有想要在原本體系上繼續改進的創作者,《想見你》的編劇簡奇峰和林欣慧正是其中兩位。他倆一直紮根於臺灣偶像劇的創作,從十年前偶像劇還在黃金時期的時候,兩人開始合作,不斷尋找角度新穎的方向,致力於創作出更成熟更受歡迎的偶像劇。


而臺灣有名的電視劇製作公司“友松娛樂”也同樣是致力於偶像劇創作的公司。對臺灣偶像劇瞭解的人對這家公司應該不陌生,從之前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再到前不久熱播的臺劇《我們不能是朋友》都出自於友松娛樂。與內地很多影視公司不同的是,友松娛樂剛開始時並不是一家服務於電視劇創作的公司,而是致力於綜藝節目創作,《超級大富翁》《超級偶像》《百萬大歌星》都出自於友松,臺灣偶像劇教母《流行花園》製片人柴智屏早期也是在友松娛樂做了幾年的綜藝幕後工作。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2008年,友松成立了三鳳製作涉足電視劇領域。在多年深耕綜藝領域的強大資源支撐下,第一部劇把林依晨、鄭元暢聚集拍了《我的億萬麵包》,原本想趁《惡作劇之吻》的後期熱度,來一次引流,然而這部劇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水花。而這時,臺灣偶像劇黃金時期也接近尾聲,諸多如《海派甜心》《就想賴著你》這樣的大熱的偶像劇,都已經脫離純本土的製作,選擇與內地公司一起合作。

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三鳳並沒有放棄本土偶像劇,而是開始轉換探索方向。2011年,由三鳳與三立合作的《我可能不會愛你》一經播出就引發大量討論,“十年修得柯景騰, 百年修得王小賤, 千年修得李大仁”被廣為流傳,《我可能不會愛你》也再次刷新了大眾對臺灣偶像劇的認識。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但在這部劇之後,臺灣偶像劇似乎徹底淡出了內地觀眾的視線,結束了它的黃金時期。直到前不久《我們不能是朋友》的火熱,臺灣偶像劇才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該劇圍繞的一個話題是:如果對方有錯在先,那麼主人公愛上別人,是否道德負罪感會輕一些?與時俱進地引入了時下年輕人普遍關注的“過怎樣的人生”“我是為你好”等議題。而《想見你》的成功再次證明了三鳳成功掌握了偶像劇轉型之路的秘訣,與時俱進的題材以及能引發話題討論度的劇情。

如今,臺灣偶像劇開始煥然一新,走出了適合自己的新道路,未來臺灣偶像劇是否能再掀當年熱潮,還真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