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們會接受搭夥過日子嗎?

爾玉璽璽璽


多麼渴望,一輩子有人陪,有人懂,有人寵,有人疼......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幹的。曾經信誓旦旦說要愛一輩子,後來,卻變成不溫不火過日子。

多少婚姻,想離離不掉,想過過不好,同進一家門,不是一家人......

很多人都這麼說:“婚姻是搭夥過日子”。其實,這也的確是很多婚姻的現狀和真實的生活寫照。

當愛情的激情散去後,就剩下習慣,親情,以及責任感把彼此係在一起。

1

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搭夥過日子。

我曾經在一個段視頻上看過一段話,大概是這麼說的:

婚姻有三種形式:一種叫“往後餘生”;一種叫“搭夥”;還有一種叫“折磨”

上好的婚姻,並不僅僅是過日子,這裡頭有甜蜜和浪漫,這甜蜜和浪漫,需要彼此的付出和經營有關,這樣的婚姻,幸福指數會高一些。

中等的婚姻,那就是搭夥過日子,沒有驚喜,沒有浪漫,相安無事,只有柴米油鹽尿片擇校費,彼此做個伴兒,做個依靠。大部分的婚姻都會迴歸到這個現狀。

下等的婚姻,就是兩人在婚姻中總吵架打架,互相傷害,最後兩人都傷痕累累。

作為在當下中國,承受著“生育”“家務”兩大婚姻核心“痛點”的女性,一個扭不過來的觀念就是“哎呀我吃虧啊!”

我嫁給你,孩子我來生,家務我來做,我吃了這大的虧,因此你必須在金錢情感方面補償我,一生忠於我,永不背棄我。

這話怎麼說呢?容易被忽略的一點是:由於兩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天然差距,絕大多數內心不夠強大的女性,是比男性更需要婚姻的“安全感”“安穩”的。

所以,一段婚姻關係,從最開始,雙方的需求值就不一樣,說句特別殘忍的實話。女性在婚姻關係裡確實付出了更多的成本,但同時也獲得了更大的收益,多付出,是正常的。

2

婚姻就是一個各取所需的過程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如果結婚以後的兩個人,有一方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的婚姻就不會長久,這也是為什麼好多人成名、有錢之後就會拋棄原配。

比如:男人有錢,而女人卻沒有男人想要的美貌;如果女人有美貌,而男人矮矬窮。通常的情況是,男人有錢,女人有貌。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男人有貌,女人有錢。經過婚姻的整合,男女雙方都滿足了各自所需要的東西。

其實美貌、財富、智慧、地位、身份、就是婚姻的籌碼,以籌碼換來需要,以需要換來婚姻,婚姻真的就是各取所需。

如果有愛也是因為有這些東西才有的愛,一個人一無所有,沒有相貌,且沒有能力,但是人品很好,你還會去愛嗎?

我們都知道,好多新娘嫁人離家前,父母都會大哭一場,有人說父母捨不得女兒,我看未必。

很可能是父母嫌所嫁之人家境太貧寒、或者人長得太醜,但是女兒又要堅持嫁給他。父母深知,這是一場不公平的交易,所以會忍不住悲從心中來。

現代人的婚姻,更加趨於公平化,當男人女人從婚姻裡找到了各自想要的東西,婚姻才會以平衡的狀態保持下去。

事實上,婚姻本來就是一個各取所需的交易過程。

婚姻這個東西其實並不是愛情的產物,更不是什麼愛情的結晶,婚姻是功利性的,它解決了住房問題、就業問題、繁衍後代等等問題。

如果我們的社會高度發達,這些問題都可以不通過婚姻就解決掉,那麼絕大多數人不會去結這個婚!

3

婚姻從相濡以沫,到反目成仇,只需要時間而已

從渴望牽手,感覺手心好溫暖,到“左手牽右手”,感覺牽著自己的手,不過是幾年時間而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越來越看清楚對方的缺點。原來以為自己可以包容缺點,缺點也是愛的一部分。後來才知道,缺點永遠是缺點,不會變成優點。一個人的包容是有限的。

婚前,對方的缺點小到看不見,婚後,幾乎眼裡全是缺點,當缺點被放大以後,才知道,牽手的感覺,也是難受,多少次,想要放手,但不能放心。

孩子,父母,房子,車子,票子,都是鬧心的事情。一放手,天各一方,說得好輕鬆,但白手起家的苦,誰受得了?

以前,總覺得平平淡淡才是真,但那些轟轟烈烈的曾經終究會過去,這是婚前預測到的生活。但真的天天圍著柴米油鹽轉,守著清貧過日子,才感覺,日復一日,簡單重複,是那麼沒有滋味。

鍋碗瓢勺,起初是敲出了音樂,後來是打出了噪音。鬧心的不是聲音,是心情太糟糕了。

每個人都渴望簡單的幸福,但幸福不簡單。

日子過好了,叫“花前月下”,日子糟糕了,叫“華山論劍”

過多的冠冕堂皇的話就不說了,這畢竟是現實生活,只是一個個體而已。

4

戀愛時,難捨難分;結婚後,一拍兩散

目前,大多數在戀愛時期的人都過上了同居的日子,不管白天怎麼吵吵鬧鬧,到了晚上,依舊卷在一個被窩,哪怕是背對背睡覺,都能感覺到對方的存在與溫度。

那種如膠似漆的感覺彷彿就是天長地久,恨不得天天粘在一起,眼裡心裡全是彼此

後來,多少人,分開睡,各自生活。與其同床異夢,不如分床做夢。成為婚內的鄰居,又或者更像同一宿舍的舍友。

當你忙忙碌碌一天回到家後,迎面而來的不是溫馨和浪漫,而是埋怨和冷眼,心情立馬回到低谷,本來要講一天在單位發生的事情,立馬啞口無言。

迫於生計,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再像戀愛時期一樣,去約會啊,搞點小情調,送一束玫瑰花或者賣一新款真皮褲腰帶送給對方;變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斤斤計較”,因為我們要生活

到了晚上,多麼的渴望有一個人,能夠陪你傾訴,可以無話不談,可以明白彼此的心思,話不投機半句多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那種無可奈何,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5

婚前,我們“往後餘生”;婚後,我們“華山論劍”

戀愛的時候,那股子熱情勁,卿卿我我,你要的全世界我都會給你,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那種愛情的力量達到可以摧毀一切;

這個社界沒有第二個彼此的出現,都堅信彼此都是最好的,不忍心你的委屈,明白你的感受,處處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彷彿你看到了未來的你們,夕陽西下,飯後一起溜著狗,談著漫無邊際的話題,這樣的生活好美。

過日子的時候,就沒有當初的那種衝勁,就因為一點點小事而吵的不可開交,眼裡全是憤怒,悔恨。心裡總有說不出的委屈,因為窮,湊活著過吧,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吧,婚姻生活並沒有結束,可這種心態就像一個隱形的炸彈,無時無刻地潛伏在婚後的生活當中,一不留神,就可以粉身碎骨。

結婚,當然要過日子談功利,但一旦實用主義大於情感價值,婚姻就會走向危機。

這也是許多夫妻只能共苦,無法同甘的原因。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結婚呢?靳東在《我的前半生》裡就給出了一個答案:“因為人生艱難,需要一個人來同舟共濟。”所以婚姻的就是通過相愛一場,將婚姻當做小船,將兩人渡到遠方美好彼岸。但這個彼岸,並不是純粹的物質享受,而是在精神層面上的理想追尋與價值實現。

歡迎在下面評論留言說說你的看法。交流是相互的。






一隻無聊的貓


本來是打醬油路過的,但是既然進來了就說說我二十年前(也就是200至2003年)曾經在深圳寶安某區電子廠上班的經歷、或許也算是“搭夥過日子”吧...?

當時在流水線上班,而我們那組的組長就是一位比我大五歲的美女姐姐(本人當年26、未婚,美女姐姐31、已婚)、有家庭、一個孩子,她老公是中山人、在中山上班,每個月來美女姐姐的出租房聚兩三天。

然後、在工作半年多的接觸中彼此熟絡之後、偶遇會開些半黃半素的玩笑,也包括有一些工作上的事我曾經幫過她的緣故吧...?有時候她發工資了會買宵夜請我去她的出租房裡開小灶,剛開始只聊工作進度、而也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喝著純生啤酒,再去幾次她就就開始聊她的情感生活、偶爾也喝一兩罐純生、然後多幾次就我喝醉了、她也喝醉了...(剩下的自行補腦),但是我倆也有約定:我不干涉她的家庭與感情與生活,而她也不會干涉我的一切,如果我有女朋友了,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或者她想結束了),我們倆誰都可以提出來,隨時結束,絕不糾纏對方...!

其實我想說的是、看到回覆中有些朋友所謂的“不能接受搭夥過日子”基本上說的牛頭不搭馬嘴、文不對題。當然、我說的這些話也並不是提倡搭夥過日子這樣生活模式(但也不反對),因為無論哪種事物,在這個世界上所能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那些說反對的人,你們所說的一切理由只能代表你們自己本人的觀念而已,無法代表得了茫茫人海中的普羅大眾。所以說,在這人世間,無論是哪一種生活當式、更不論是暫時的或是長久的,就都像每一個人穿的鞋子一樣,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罷了。

最後想說的是:本人現在已經成家,並且已有了一對兒女與一位相濡以沫的賢內助,而曾經的這段往事、只是我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人生旅途中一段小小的插曲,不曾被遺忘、也不曾被希翼...


陳瀟逸


這是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第一次遇見相當的震驚。剛畢業那年,去工地做現場管理,接觸最多的就是外來務工人員。

由於工作的性質的原因,和他們的領班就比較熟悉,我喊他叫老劉,四川人40多歲,老劉做事穩重,雷厲風行,他帶的那一幫人很聽話的話。其中有我女的,30出頭吧,看起來顯老,可能因為農村人的緣故吧。老劉對她格外的關心,吃飯都在一起,給她派活都照顧著,我說這是嫂子吧,老劉總是嘿嘿一笑,啥也沒說。

後來,我才知道,他們只是老鄉而已。雙方都有家庭。當時相當驚訝。

你們會搭夥過日子嗎?談談自己幾點的看法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搭夥過日子沒問題,是人都有七情六慾,在那一刻人性大於理性。不去道德綁架任何人,但他們確實不道德。

從婚姻的角度來看,他們都是出軌者,踐踏了婚姻的底線,出賣了自己家庭。不管男女都會和自己的老婆老公做對比。如此下去便日久生情,都出現婚姻危機。

我個人認為,人都有慾望,排解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以破壞婚姻為代價。家庭的團結是夫妻和睦的基礎。

這會有人就說了,他們都提前約定好了,不會打擾彼此的生活,破壞雙方的家庭,只是簡單的“搭夥”。我只能說我不同意,我只知道後來老劉的媳婦鬧著離婚呢。從他同鄉嘴裡得知。這就是人性使然!

如果搭夥的雙方都沒有婚姻的束縛,我覺得可以組合。

朋友們,你們如何看待?歡迎留言討論!


薩姆說


給大家講講我自己的事。在深圳打工,身邊除了自己全是陌生人,北方的我吃不慣南方的飯,所以就自己租房住外面。後來發現隔壁是一大姐,也是一個人,他老公在另一個城市,基本一個月回來一次。我喜歡包餃子,時間長了熟悉了後,就會叫大姐一起吃。

大姐知道我的情況後認為我沒必要租房,可以住宿舍,反正她也一個人,在她那做飯,菜錢全是我的,水電是她的。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搭夥的日子,過了一週,我晚上也不想回宿舍,正式開始了我們的臨時家庭生活。可惜每個月有差不多一週我必須自己過。


知足是神


最近有個小學同學給我打電話說借錢,我很詫異,因為平時她不是缺錢的人,大錢沒有小錢不缺,老公在蘇州做生意,她在鹽城帶小孩子,日子過得安逸清閒,我就問她為啥缺錢了?她哽咽了,剛開始不說,說丟人,但是我這個人好奇心太強了,又反覆追問了,她告訴我她和她老公一直在搭夥過日子,老公一直一個人在蘇州做點生意,沒有正經上班,有虧有賺,她在鹽城和她婆婆小孩一起爭爭吵吵過日子,最近老公偷稅漏稅被抓了,說要罰三倍,大概一百來萬,沒有錢,到處借錢,老公說離婚把房子賣了給她錢回湖北老家,她還在考慮,畢竟老公也是做生意出的錯,不是背叛她。

我自己的感悟就是如果生活持續將就,生活就是搭夥,那麼不出問題還好,一但有風有浪怎麼辦?大難臨頭各自飛嗎?

我不提倡搭夥,我提倡相互成長,就算搭夥也是五星級酒店的伙食!!!



我想我是隻鳥兒


搭夥過日子有以下幾種情況:

1)搭夥的男女雙方都在陌生的地方打工,彼此的雙方都在老家,這種搭夥過日子的很常見,一來雙方都有生理需求,二來也彼此有個照應!

2)離婚不離家,夫妻雙方因為某些原因離婚了,但是還在一個屋簷下,為了孩子不受影響還跟原來一樣!

3)搭夥的雙方其中之一的對方生活不能自理,考慮到既要照顧對方又要養家餬口,身上的壓力太大,就選擇了再找個人搭夥過日子也就是東北人俗稱的拉幫套(沒有地域黑的意思,只是為了更通俗解釋一下這種現象)!

我不知道題主問的搭夥過日子是哪種情況,無論哪種情況,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如果迫不得已,這個可以理解,如果沒到那一步,還是不要的好,畢竟人類本身就有自我約束的能力!


捌佰金


搭夥過日子在農村地區和外來人口較多的城市都比較常見。通常有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以婚姻形式的搭夥。

1-年紀到了,需要婚姻。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又有來自父母、家庭和社會的輿論壓力,最後,找一個條件差不多的人,勉勉強強過日子。

2-離異帶小孩。這類型的人要找到心靈契合的伴侶相對來講難度更大。他們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看得比較通透,對另一半的要求通常是能幫忙照顧孩子、彼此照應。

第二種是婚姻裡第三者。

1-在農村地區,這類現象非常普遍,另外一半外出務工,獨自一人留守照顧一家大小,尤其是對於婦女來講,沒有男人做後盾,孤兒寡母很容易受到欺侮。在這種情況下尋求男性的庇護,搭夥過日子是最直白的解決方法。

2-漂泊在外的務工人群,常年缺失親人的陪伴,心靈的漂泊無所歸依,身體的欲求無處發洩,都會促使他們尋求心靈與肉體的慰藉。

第三種是不婚族,不想結婚,不願接受婚姻的束縛,也不想擔責。 但是需要陪伴與慰藉,這種情況一般是各取所需,相對於其他情況來講,風險相對較低。

搭夥過日子的情況各不相同,第一種和第三種情況我覺得我都能接受,第二種情況就涉及到道德層面,婚姻裡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和人搭夥過日子,都必然會給另一半帶來傷害,有些甚至會對彼此產生深厚的感情,不再滿足於臨時夫妻,進而拋妻(夫)棄子。

總之,我覺得生活不易,三思而後行。





棠傾情


婚姻從激情甜蜜到庸俗平淡,實際上最後的結果也是由愛情轉變成了親情,已經把對方深入的瞭解之後,婚姻的方式和搭夥過日子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在法律上要接受感情的制約和責任的履行,一但有一方不在容忍、寬容、體諒、理解對方,在矛盾不斷升級的最後,分手也是最終的結果。無論是什麼樣的搭夥過日子,都是要經得過歲月的考驗,時間的洗禮,法律是不能給你真心保障的,它只能畫一條道德責任的防線,真心相愛,真誠相對,經得起風雨暖陽,那才是生活過平凡日子的所在。





汕漂劉全


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夫妻就是搭夥過日子,因為生活磨滅了我們所有的浪漫,柴米油鹽,孩子讓我們自顧不暇,我們剩下的只有責任,和對方的不滿,這是一種

還有一種就是出門打工,老公或者老婆不在身邊,寂寞,所以找個人搭夥過日子。但是最後還是回到家庭,所以說現在的社會,只能面現實


蘇琴女漢子


由於工作地點的侷限性,造成了男女雙方搭夥過日子,而且工作地點短時間不會改變,男女雙方也都需要各自的工作,自己把握道德底線,責任義務,雙方及家裡的生活都不因此受到影響,維持平恆,在外飄波的人有個家的感覺,解決生理心理需求,更好的去工作。個人認為社會發展中特定條件下的產物,隨著經濟生活的提高,國家保障措施完善,這一現象會逐漸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