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冬季不釣深水的原因,原來這種水深更容易釣魚,老釣友都這麼選


冬季釣魚一定要釣深嗎?是不是越深越好?關於這個問題,估計很多釣友都會異口同聲的說:“不一定”,具體是怎麼回事,很多釣友都有自己的看法,老貓覺得想要了解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幾點說起:

1、水溫對於魚情的影響

2、深水水溫真的高嗎?

3、魚兒真的願意呆在深水嗎?

4、深水區魚兒真的多嗎?

5、小河沒有深水怎麼辦?

冬季釣魚水深對於魚情影響很大,想知道冬季釣魚是不是釣的越深越好,那就來分析為什麼這幾個地方有問題。


冬季不釣深水的原因,原來這種水深更容易釣魚,老釣友都這麼選


水溫對於魚情的影響

不管是溫度高還是溫度低,水溫對於魚情影響都很大,因為魚兒是變溫動物,魚兒自己並不產生溫度,它是靠水溫來調節自己的體溫,魚兒的體溫永遠和水溫相同,那麼問題來了魚兒生長合適水溫是多少呢?

常見的淡水魚類,最適宜在15°c-30°c的水溫中生存,這個水溫它們最活躍,食慾旺盛。一般是水溫低於5°就進入深水區躲藏,水溫底覓食比較少。這裡有幾種常見的魚類適合生長的水溫表,大家可以做個參考。

鯽魚、適合鯽魚生長的水溫為、 4~32℃ 、鯽魚十分耐寒冷能忍受0℃低溫,全年可垂釣 。

鯉魚、適合鯉魚的生長水溫為、6~30℃ 、鯉魚同樣十分耐寒冷,也是冬季釣大魚的目標魚。

鯿魚、適合鯿魚的生長水溫為、6~25℃水溫、鯿魚野外環境太少了,想碰到鯿魚很難。

草魚、適合草魚的生長水溫為、10~32℃水溫、草魚不耐低溫,低於10℃覓食較少,冬季偶爾碰到。

鰱鱅、適合鰱鱅的生長水溫為、10~32℃、鰱鱅也是不耐低溫,但是冬季用的餌料霧化好也能碰到鰱鱅吃餌。

冬季不釣深水的原因,原來這種水深更容易釣魚,老釣友都這麼選


這裡只是適合魚類生長的水溫,並不是水溫高或者水溫低它們不吃餌,只是吃餌比較少而已。它們並不是兩棲動物也不會冬眠,在水溫過高或者水溫過低的時候只是不太活躍。

當水溫高魚兒的體溫隨之升高,體溫升高也就比較活躍。就會滿水域遊弋尋找食物。一年四季除了早春、秋末、冬季以外,其他季節水溫比較高,魚兒十分活躍。

當水溫降低,魚兒體溫隨之降低,魚兒體溫降低,也就不活躍不進食,或者少食。魚兒本身不產生熱量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自身不產生熱量,那麼怎麼保證體溫呢?

魚類是和人類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人們會穿衣保暖,但是魚類不能,它們只能去深水區躲避嚴寒。那麼深水水溫真的高嗎?

深水水溫真的高嗎?

深水區水溫真的高嗎?答案是肯定的“深水區溫度確實相對於淺水區要高”,那麼為什麼深水區水溫高?

冬季不釣深水的原因,原來這種水深更容易釣魚,老釣友都這麼選


水溫的穩定:

科學研究表明,在2.5米左右的水深內,魚兒能夠安全的越冬,這個安全越冬並不是低於水深2.5米魚兒就不能越冬,只是說這個水深在冬季對於魚兒來說影響是最小的。

大家應該知道,在冬季剛打出來的井水都是溫熱的,這是由於地熱的作用,造成深水區水溫高。深井裡的水是“冬暖夏涼”河內或者其他水域內的水同樣如此,水越深水底的溫度就越高。

冬季在深水區,特別是在不流動的水域,水溫對於淺水區溫度要高几度,魚兒確實喜歡呆在深水區越冬,深水區水溫很穩定,但是淺水區水溫並不是一直寒冷。

淺水水溫的變化:

冬日晴天,淺水區水溫上升很快,但是深水區不會升溫,因為太深,陽光根本照射不透深水區。也就造成在晴朗的天氣,深水區水溫低,在冬季晴天的情況下,魚兒不願意呆在深水區。

深水區水溫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不會出現水溫劇烈變化的情況,但是在整體水淺的情況下深水區水溫上升很慢。而淺水區,由於受到陽光的影響,水溫一直在變化,中午溫度高早晚溫度低。在水溫上升的時候魚兒更願意呆在淺水區。

冬季不釣深水的原因,原來這種水深更容易釣魚,老釣友都這麼選


雖說深水區水溫穩定,水溫比較高,那麼魚兒真的願意呆在深水區嗎?

魚兒真的願意呆在深水嗎?

那麼魚兒真的願意一直呆在深水區嗎?可以明確地說不可能。為什麼呢?有兩點一是食物,二是棲息地。

食物:

冬季隨著各種水草的枯萎凋零,各種樹木不在落葉,各種浮游生物不在繁殖,食物越來越少。深水區相對於淺水區食物更少。雖說魚兒在冬季活躍度很差,進食很少,但是它們都需要吃東西,深水區沒有食物怎麼辦?

總不可能餓著肚子度過漫長3個月的冬季吧?想要吃東西還是要來到淺水,只有淺水才更容易獲得食物。 雖說深水水溫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但是深水一般遠離岸邊,岸邊的食物根本到達不到深水。

棲息地

魚兒的棲息地並不單單在深水,可以說全水域都有它們的身影,魚兒並不是漫無目的的在水域內遊蕩。記得看過一個““外國佬做的實驗”,在一個大湖內抓一條几十斤的鯉魚,把定位器固定在鯉魚身上,觀察鯉魚的活動範圍。

幾個月後就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這條鯉魚只在固定範圍內活動,湖面那麼大,有些地方它根本不會去,特別是水域最深處,它遊動的這個路線也就是它的迴游路線,都是固定的。

冬季不釣深水的原因,原來這種水深更容易釣魚,老釣友都這麼選


很多魚類都有它的棲息地,包裹深水和淺水,這才是魚兒完美的活動範圍。不管是什麼季節它都會在它活動範圍內活動。

即使在冬季也是一樣的,雖說深水水溫穩定,但是淺水也有溫度高的時候,在久晴的晴天、天陰的陰天、下雪前這些天氣,水溫都比較穩定,水溫穩定魚兒也會在它棲息地內活動遊弋。它不可能一直呆在水域最深處,那麼深水區魚兒真的多嗎?

深水區魚兒真的多嗎?

深水區魚兒真的多嗎?老貓覺得“不見得",為什麼呢?最主要還是食物。

不管多好的環境沒有食物一切都是白搭,這就和我們是一樣的,不管多好的工作,即使天天坐辦公室但是工資低,估計也沒幾個人願意做。

魚兒的生存是離不開食物,大家在春季釣魚的,就會發現魚兒很瘦,這就是缺少食物的原因造成。老釣友都知道,在冬季釣魚雖說要釣深,但是也不能太深,尤其是大水面最深處,這個水深更是不能選擇,因為沒有食物,魚兒也不願意呆在深水。

冬季不釣深水的原因,原來這種水深更容易釣魚,老釣友都這麼選


那麼冬季最好的水深是什麼?如果對水域有一個瞭解,那就選擇水域深淺交界處,或者坎下的位置比較好,這種地方水深可以,不深不淺。淺水的食物受到水流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掉落深淺交界處或者坎下,這些掉落物都是魚兒的食物。那麼有些河道或者小水面水很淺,沒有深水區怎麼辦?

小河沒有深水怎麼辦?

小河道、小水面、小池塘沒有深水怎麼辦?這種水面整體水比較淺,一般不超過2米水深,那麼這種河道怎麼釣魚,要釣最深的水嗎?老貓覺得沒有必要,為什麼呢?

由於水面很淺,水溫相差並不大,這時候在去釣深水沒有意義。這種水面釣魚應該選在水草邊或者淺水區,厚厚的水草為魚兒提供了保暖,也為魚兒提供了食物。

魚兒在水草中越冬,在水草中躲避其他肉食性魚類的攻擊。不管是為了保暖還是為了食物還是為了躲藏,它們都願意在水草區域活動。

如果水域內沒有水草,也不要選擇中間水深的區域,在晴朗的天氣淺水區水溫上升更快,深水區水溫上升慢,魚兒更願意在水溫高的區域內活動。


冬季不釣深水的原因,原來這種水深更容易釣魚,老釣友都這麼選


綜合:在大水面釣魚並不是水越深越好,除了要考慮水深、水溫外,還要考慮食物,深水區食物相對來說比較稀少,魚兒在深水沒有食物,要吃東西還是要來都淺水區。即使在冬季魚兒也是要生存也是要吃東西,不會一直呆在深水區。在大水面一般來說釣水深3米左右已經可以了,如果能找到深淺交界處更好。

在淺水小水面也不需要釣中間深水,小水面水溫基本相差不大,如果有水草建議釣水草旁邊,如果沒有水草,那麼就根據溫度釣淺水,在天氣晴朗的天氣淺水水溫上升更快,魚兒在淺水區活動,在淺水區更容易有一個好收穫。

尾聲:這裡是老貓對於冬季釣魚水深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不對之處大家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