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山毛櫸防空導彈。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山毛櫸導彈是蘇聯於1979年首次推出的一款中程防空導彈,它的前身是SA-6防空導彈,這是蘇聯1967年裝備部隊的一款中低空野戰防空導彈。它曾經在中東戰爭中有過不俗的表現。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這款導彈曾經創造擊落64架以色列戰機的輝煌戰績,重創了以色列空軍。當時敘利亞甚至流傳著“薩姆大叔升空,山姆大叔落地”的民謠顯示了蘇聯防空導彈的優秀實力。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聲名顯赫的SA-6
而承接SA-6衣缽的就是山毛櫸導彈,為了適應惡劣的野戰環境。山毛櫸導彈採用了具有很強通過能力的9a310履帶式行走裝置,在設計上規避了SA-6的一系列弱點。首先山毛櫸獨創性的將火控雷達也整合進入了履帶式發射底盤,這樣的發射車只需要配置於適當的防區地點便可單獨完成對目標的跟蹤與鎖定,可以更方便的建立野戰防空體系,擴大對目標的打擊距離。山毛櫸還備有彈藥快速裝填裝置,以應付野戰的突發情況。值得一提的是山毛櫸的彈藥裝填車也擁有發射導彈的能力,這使得山毛櫸系統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抗破壞性能,即使指揮車或搜索雷達車被破壞,或者一到兩輛發射車被毀,系統依然能正常工作。得益於此,山毛櫸從問世之初就成為武裝到牙齒的防空利器。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每一個標準的山毛櫸導彈營擁有1部指揮車,6部發射車,1部搜索雷達車,和3部裝填車組成。第一代山毛櫸系統使用9m38導彈,它採用常規佈局,帶有縱梁翼,使用雙工況固體火箭燃料發動機。導彈長5.55米,最大直徑400mm,尾翼翼展0.86米,發射重量690千克,有70千克高爆碎裂彈頭,飛行速度越3m,最大有效射程25千米,飛行高度15-14020米。導彈的頭部分別設有雷達自動引導頭,無線電引信,導彈戰鬥部。雷達自動引導頭為半主動式,帶有尾部基準信號,在導彈制導慣性階段的末端捕挺目標。無線電引信為脈衝式,可判斷目標的幾何尺寸。考慮到能根據接近目標速度來決定作用延遲時間的長短,它可確保破片散飛區與無線電引信引爆範圍所必要的一致性。
山毛櫸工作時,雷達搜索車上的“雪堆”搜索雷達和發射車上“毀滅之火”H/I波段跟蹤制導雷達,追蹤目標時會形成默契配合,不僅可以捕捉高空目標,對於超低空目標一樣非常效。“雪堆”搜索雷達,首先進行大範圍目標搜索,並鎖定目標,其最大探測距離達85千米的飛機,1 0~20幹米直升機。隨後, “毀滅之火” 雷達完成後續的跟蹤和制導工作,該雷達是單脈衝體制,能跟蹤射程在3~32千米、射高15~22000米處的目標,並可同制導三枚導彈攻擊一個目標。


“山毛櫸”防空導彈系統準備攻擊預定目標時,首先進入跟蹤模式,指揮車根據得到的目標數據,不斷計算其高度、航路捷徑、在發射區內的停留時間以及瞬間遭遇點位置的參數;之後,當目標進入發射區域後,指揮車隨即下達發射指令(從目標跟蹤到發射導彈僅需22秒),導彈發射後,先快速爬升,再俯衝瞄準目標;導彈飛行過程中,制導雷達將不斷測量導彈和目標的座標,計算機根據實測參數,修改導彈的攻擊線路,且飛行一段時間後解除二級保險,為起爆戰鬥部做好準備:導彈接近目標時,解除三級保險,起爆戰鬥部,最終毀傷目標。此外,制導雷達會同時觀察射擊效果,如果目標沒有被摧毀,那麼系統會自動補射導彈,再次攻擊目標。這樣一個導彈營就可以同時接戰6個目標(6個火力通道)。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而作為曾經和俄羅斯激烈對抗的歐陸各國卻因為自身的原因並未注意野戰防空/中程防空導彈的建設。一方面在冷戰時期歐陸各國面對龐大的蘇聯裝甲集群不得不採取守勢。為了化解蘇軍的地面優勢而不得依仗大規模的空軍,這又反過來刺激蘇聯更加發展野戰中程防空導彈系統。相反依賴於空中打擊力量的歐陸各國由於面對的空中威脅不大。一直對防空導彈不甚重視,自信的以為憑藉大量的戰鬥機和攻擊機就可以壓垮蘇聯的防空,最後近乎偏執的演變為空軍決勝論。
冷戰之後隨著各國間軍備競賽的停滯,歐陸各國紛紛開始削減開支。空軍的規模也開始逐漸縮小,為了解決日益窘迫的防空問題歐陸各國才終於開始重視起防空導彈。能夠快速部署,快速反應和具備較強打擊能力的中程防空導彈就成了他們的不二之選。
與俄羅斯(前蘇聯)不同,西方在防空導彈發展上並沒有太多積澱,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發展防空導彈,於是很自然而然的就選擇了空空導彈登陸這條“多快好省”的“捷徑”。1993 年意大利宣佈了“阿斯派德”Mk30導彈 的設計,這種防空導彈由意大利的空空導彈阿斯派德改進而來。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阿斯派德防空導彈以出口為目標,又稱為“斯巴達”2000,彈體直徑234毫米,長3.7米,發射重量225千克,最大射程僅25千米,最大射高僅3500米。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但是由於改進自空空導彈這款導彈無論是戰鬥部大小,還是從行進到戰鬥狀態的部署時間,抗干擾能力都遠遠落後于山毛櫸。而且阿斯派德防空導彈發射的時候幾乎沒有動能,並且還要向上爬升,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當抵達末端的時候用於攔截目標的能量已經捉襟見肘。
挪威也根據美國AIM-120空空導彈改進生產了自己的野戰防空系統NASAMS。不過該系統同樣受制於空空導彈的性能只能夠對4200米以下,25公里以內的目標進行攻擊。
僅能攔截低空目標的NASAMS導彈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由於這種野戰防空能力的不足,使得歐陸各國在30公里以內的野戰防空出現明顯空檔,不得不依賴更為昂貴的紫菀系列或愛國者系列導彈來填補原來應該由高機動野戰防空系統的空檔。這一點也拖累了歐洲艦載防空的發展,這一點將在稍後提到。
山毛櫸M-1系列之後俄羅斯並未止步又於2008年推出了脫胎換骨一般的山毛櫸M-2。
新型山毛櫸M2防空導彈採用 9M317導彈。其最新配置除導彈外,對火力單元和指揮系統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
新的9m317導彈,重720 kg, 長 5.55 m, 直徑0.4 m, 射程延伸至45公里,射高25000米。導彈引導頭也替換為9E420型雙平面單脈衝半主動雷達,擁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制導能力。
山毛櫸-M2的引導頭
9A317系列履帶式車輛擁有更大的負重能力,注意新的相控陣雷達
值得一提的是山毛櫸M2的雷達系統升級為了9S36被動相控陣(PESA)雷達,改型雷達能發現100公里外的米格21,95公里以外便能完成鎖定,同時制導四個目標,使山毛櫸M-2導彈營6輛發射車能同時攻擊24個目標,為M1的4倍。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同時山毛櫸M2還引入9S36低空制導雷達,雷達安裝在21m高的伸縮塔上。經過優化,該雷達用於對付低空飛行 目標,搜索範圍 為方 位 角 ±60度、高 低 角 5~85度。可為 15km~20km距離的導彈提供製導,可保證對付低空和超低空目標。
9s510車載系統將大量採用新技術 ,電子配件的功能將更加強大,能量效率更好,可靠性更 高 ,尺寸卻更小。所有操作人員都將通過白俄羅斯顯示器公司生產的平板顯示器進行操作 。
現代化的控制系統
經過以上改進之後山毛櫸已經擁有了更強的打擊能力和反應能力,已經遠遠的將歐洲甩在了腦後。
2015年俄羅斯又推出了山毛櫸的最新升級版——山毛櫸M3.
M3系統因為換裝了更新的9M317M導彈,防禦範圍已經提高到70千米,最大射高提升到35000米,從發現目標到擊毀目標的反應時間已經提高到10秒。新的導彈儲運箱也首次被應用,同時單車攜帶的導彈數量上升到6枚。
9m317m導彈取消了彈翼更加緊湊
與此同時由於山毛櫸系統出色的性能蘇聯海軍也相中了他,決定將其改裝為海軍區域防空系統,這就大名鼎鼎的颶風系統。颶風系統是山毛櫸M1地空導彈系統的艦載型,共用一種導彈 ,導彈由革新者機械製造聯合體研製,出口型稱為 “無風” 或音譯成 ”施基利 。在俄羅斯,稱該導彈為“颶風” M一22式導彈系統。該導彈系統最早於1980年曾在一艘61E型大型反潛艦上測試,1981年裝備於現代級驅逐艦上,用於對付中低空高速飛機和反艦導彈的攻擊。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中國引進的現代級上搭載了施基利導彈
一艘現代級驅逐艦系統配有6部目標照射雷達,分佈在艦首、艦尾各2部、左右舷各1部。中央計算機決定照射雷達何時工作,何時調轉指向目標,何時向目標發射連續波信號,1部照射雷達只能照射1個目標。照射雷達的工作頻段為C波段,平均發射功率4千瓦,天線直徑0.6米,天線罩直徑1米,總重 1.2噸。


一艘現代級相當於陸地上一個山毛櫸導彈營的火力通道
和其他中程艦空導彈武器系統相比較颶風系統突破傳統的搜索、跟蹤、照射均需專用雷達的導彈作戰模式,直接利用頂板三座標搜索雷達的目標信息,取消跟蹤制導雷達,形成了新的搜索、照射的導彈作戰模式。這樣既簡化了系統結構叉增加了攔截目標的火力通道數。而歐洲與之相似的紫菀系統雖然採用主動雷達制導,卻由於直徑太小,抗干擾能力較弱,僅有10公斤的戰鬥部無法能絕對對目標構成有效毀傷,這在攔截掠海反艦導彈時是極其致命的。
頭小腳大的紫菀15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服役的法國地平線級驅逐艦,為解決中近程防空為紫菀-15準備了16個發射單元,但地平線級的旋轉相控陣卻只能提供6個火力通道,空有垂髮系統,導彈性能落後於先於他20年服役的颶風。
“鹹魚”驅逐艦——地平線
同陸地上的山毛櫸系統一樣,俄羅斯並未放棄對颶風系統的改進。為了使系統擁有更快的發射速度俄羅斯改進採用了3s90垂直髮射系統,新系統發射山毛櫸M2的9M317導彈,性能較老式的颶風有很大提高。
裝備了垂直髮射系統的11356M型,擁有36個垂髮單元
中國也藉助於引進現代級獲得了施基利導彈系統,並著手仿製改進,由此延伸了國產的紅旗-16。紅旗-16為國產驅逐艦054a提供了中程防空能力,結束了中國艦隊沒有區域防空能力的歷史。

054a的垂髮裝置
中國已經吃透山毛櫸的技術開始了自行改進

最強中程防空導彈山毛櫸防空導彈——有著美麗植物名稱的可怕殺手


與俄羅斯的山毛櫸系統不同紅旗-16更傾向於要地防禦。因此紅旗-16並未使用履帶式底盤,不能夠行進間工作。而轉而採用輪式運載車輛,需要固定陣地展開部署,其作戰使用更接近美國“愛國者”系列防空導彈系統,不強調跟隨野戰部隊推進的能力,但多目標交戰能力、融入防空指揮系統能力、與其他防空兵器協同作戰能力等方面則更強。


出口型的ly-80導彈,衍生自紅旗-16系列,擁有80公里射程
國產導彈和山毛櫸雖然同出一脈,已走上不同道路
最新的紅旗-16b擁有更長的彈體,且裝備了主動引導頭打擊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對比上面兩種發射車,可以注意到紅旗-16B的發射筒比紅旗-16A長一米左右
說回山毛櫸,1999年美國一家夜鷹隱身戰鬥機在科索沃戰爭中被前南聯盟用導彈擊落,一時間眾說風雲,有說是山毛櫸的原形SA-6乾的;也有人一口咬定是山毛櫸乾的。
不管兇手是SA-6還是山毛櫸都足以證明蘇聯野戰防空系統雄風依在
2008年的南奧塞梯戰爭中作戰雙方都擁有山毛櫸導彈,讓這場戰爭成為了山毛櫸的自相殘殺。先是俄軍第58集團軍動用山毛櫸-m1擊落多架格魯吉亞戰鬥機,幾乎瓦解了格魯吉亞空軍戰力。而格魯吉亞也還以顏色,利用手中的相同系統硬是在俄軍的絕對空中優勢和強電磁干擾 打下一架tu-22m戰略轟炸機。
山毛櫸以其優異性能赫赫戰功,證明了這是一款極其成功的武器。相比於固步自封的西方貨,山毛櫸的確無愧於最強的中程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