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對話“王啟年”:認真搞笑,“寵女”也是真的

從熱播劇《慶餘年》中,大家喜聞樂見的“捧哏”“王啟年”,到律政劇《精英律師》中,跟靳東化身一對“爭論不休”的冤家,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幫助演員田雨從綠葉配角成為新晉流量的代表。電話專訪中,演員田雨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生活中的自己,並不怎麼搞笑。這個角色的走紅,其實是一個團隊合力呈現的結果。

对话“王启年”:认真搞笑,“宠女”也是真的

“寵女狂魔”劇中融入當爸的理解

最近,王啟年太有觀眾緣了,他的技能豐富,包括嘴皮子利索,小腦瓜聰慧,彩虹屁拍的無人能及。坑了範閒兩次,一次是地圖,一次是偷賣書後翻牆跑了。發現範閒是頂頭上司之後,王啟年分分鐘賣慘:妻子早亡,留有一女相依為命,女兒又得了絕症,珍貴藥材都用了卻無力迴天,女兒也撒手人寰,為治病錢花光了,販圖賣書就為攢錢給女兒下葬。

怎奈剛表演完,就被來人揭穿真相,女兒吃得太好有點上火,夫人讓買點蔬菜就行。眼見謊言被揭穿,立馬改口:某非是真情感動了上蒼,她們母女又活過來了。別覺得人家渣呀,王啟年也是很有正義感的人,不僅會輕功,多次幫助範閒。

对话“王启年”:认真搞笑,“宠女”也是真的

王啟年的人設立起了田雨的喜劇人設。採訪中,田雨說,自己也很喜歡這個人物。在他看來,王啟年既是一個出世的人,又是一個入世的人,他認為他的工作就是在混口飯,實際上就是為了家裡,他對妻女的愛,也是很傳統的,但他也會被小范大人的那種正義感,個人追求和主張所感染,他也會把他隱藏在心底的一些情緒和情感呈現出來。不管怎麼說,喜劇相對傳播會更廣一點,熱度會高一些。

在劇中,王啟年和範閒是對好搭檔。在戲外,田雨和張若昀也互動頻繁,甚至比起了畫工。為了將承諾的十頭豬送給田雨,張若昀手動畫了“工資”。田雨告訴記者,在劇中和張若昀有很多對手戲,拍戲之餘,劇組也很歡樂。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吃,在貴州拍戲半年,好吃的東西不少,自己幾乎胖了一圈。

好玩的是,《慶餘年》中王啟年對孩子的愛,田雨其實也融入自己對女兒的愛。2013年大女兒出生,2016年田雨又迎來第二個“小情人”。田雨常在微博上曬娃,生活中也是“炫女狂魔”。很多人笑他是“老來得子”,才會變成女兒奴。女兒出生後,尿不溼都是他來換。也因為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老二出生後,他在家陪伴女兒近半年,抽空就回家陪她們。他每次在劇中飾演父親,都會在臺詞里加入點自己當爸的理解。

对话“王启年”:认真搞笑,“宠女”也是真的

喜劇是嚴肅集體創作的最終呈現

但生活中,跟王啟年截然不同,田雨自認並沒有那麼幽默,反而很多時候更像是個“佛系”老幹部,走到哪兒都離不開茶杯。因為父母都是教師,哥哥是理工男,所以他也養成做事嚴謹的習慣。其實喜劇的背後,需要有理工男的嚴謹才能呈現成這樣。對他來說,喜劇是挺嚴肅的一件事,有些事情是嚴絲合縫的,差點意思就完全不一樣。

“我不是一個特別善於即興的人,很多東西需要嚴謹的準備才能呈現,每一場戲都做了大量工作。對於我個人來說,自己也會做一些功課,比如跟主創談,跟導演、對手談,瞭解這個人物的背景,要反覆地讀劇本。你需要慢慢的、整體的去看,每場戲怎麼合適、怎麼不合適,還要進行甄別和篩選。比較好的就是在創作過程中,總會有一些神來之筆,或者是突然間就生髮出來的點子,用上去比較合適的。”

因此,一個人物的塑造不是靠一己之力,實際上是靠整個戲的主創。“之所以接這個戲,還是因為這個劇的班底,人物的呈現要感謝劇組對劇本人物的二度創作,這個人物之所以能出彩,還是要感謝集體創作,離不開剪輯和音樂的幫助,其實自己只是其中一環。碰到好的編劇、導演、對手演員,大家都比較專注、比較默契的攝製組,這都是很幸運的事兒。”甚至觀眾也參與了再創作。“承蒙大家喜愛這個人物,我也跟著喜提了好幾次熱搜。”

田雨說,“大家可能會比較關注我喜劇方面的角色,實際上我也花時間花精力在不同的電影或者是電視劇裡去塑造角色。演員對自己的培養和要求,是儘量把自己的個體生命過得寬一些,既得有厚重的東西,又得有幽默的東西,自己還得要不斷的學習。在中戲包括後來到劇院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求演員努力去塑造不同人物,我還是希望多做嘗試。”

对话“王启年”:认真搞笑,“宠女”也是真的

田雨的喜劇因子這樣錘鍊出來

但觀眾早就記住了田雨那張搞笑的臉。《夏洛特煩惱》中酷愛收學生禮物的“王老師”,《戀愛先生》中的戀愛白痴鄒北業,《飛馳人生》中被沈騰嚇懵的“田教練”,《來電狂響》中沉穩的文伯,田雨的角色雖然不是主要角色,個個都十分出彩。最近兩部熱劇聯播,田雨就這樣在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中站穩腳跟。

要是溯源身上的幽默細胞哪裡來的,就得說說田雨小時候的故事。和哥哥擠在一張床上, “當時我和我哥經常披著床單、枕巾,在床上表演騎馬打仗。他騎我,我騎他,折騰得床直晃,誰管都不聽。”

後來考中戲,大多數考生都會選擇詩朗誦、舞蹈表演,田雨卻表演了一段小品。偶然翻《讀者》時,發現上面一個段子特別有趣,講辦公室裡各種各樣的人如何去討好領導。田雨就摘抄下來,在考場上表演,沒想到就被選中了,“可能我骨子裡的那點喜劇細胞就是小時候積累的。只是現在長大了,當了爹,不能再那麼調皮了。”

对话“王启年”:认真搞笑,“宠女”也是真的

上大學時,田雨埋頭在學校排練話劇。20歲的田雨雖面目清秀,但體重曾高達200斤,於是早早就開始演爸爸的戲份。“可我挺開心的,因為我能嘗試各種有年齡跨度的角色,有年輕人,也有七老八十的。”

1999年,他出演了第一部作品,電影《真心》,隨後又接演了不少電視劇。2002年開始,他保持著一年一部話劇的頻率,林兆華的《廁所》、田沁鑫的《明》,以及在賴聲川導演的話劇《暗戀桃花源》。田雨說,出演《暗戀桃花源》更多是為了救場,“第一次是因為何炅有事,我去演了袁老闆。第二次是喻恩泰有事,我去演了老陶。”但賴聲川對田雨的表演評價很高。現在,田雨的重心都放在影視劇上。不惑之年,嘗試一些鬍子拉碴、留捲髮、穿花襯衫的喜劇角色。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