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習慣見人品!

好習慣,體現好人品

相信大家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和朋友約好了時間見面,到了約定時間,對方卻遲遲未到。

這樣的情況出現一兩次,別人可能不在意,可是次數多了,難免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康德寫過這樣一句話:

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就是最大的禮貌。

習慣見人品!

康德本人就是個非常守時的人。

有一次,他要去一個小鎮,拜訪他的一位朋友威廉先生。他給朋友寫了信,說自己會在那天11點鐘之前到達。

為了能夠在約定時間到達威廉先生那裡,康德提前一天就到達了小鎮。

約定時間當天,他一大早就租了一輛馬車,出發前往威廉先生的家。

去威廉先生住的地方需要穿過一條河,可是湊巧的是,橋斷裂了,直接過去很危險。

康德看了下時間,已經10點多了,他十分焦急。走別的橋,最快也得40分鐘才能夠到達農場,這樣就趕不上約好的時間了。

於是,他買下了附近一座破舊的房子,對農婦說,如果她可以從房子上拆一些木頭,在20分鐘內修好橋,他便不要這個房子。

農婦把自己的兒子叫來,及時修好了那座橋。

康德終於在10點50分的時候,準時來到了老朋友威廉的家。

老朋友看到康德,大笑著說:“親愛的朋友,你還像原來一樣準時啊。”

康德對為了守時而買下房子、拆下木頭修橋的過程,絲毫沒有向朋友沒有提及。

後來,威廉先生從那位農婦那裡知道了事情的經過,他專門寫信給康德說:

老朋友之間的約會大可不必如此,即使晚一些也是可以原諒的,更何況是遇到了意外呢。

但是康德卻堅持認為守時是必須的,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

人品好的人,絕不會隨意浪費他人的時間,有守時的良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好人品的體現。

習慣見人品!

你的好習慣,藏著你的好運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習慣,或好或壞。

孔子曰:“習慣成自然。”

好習慣,成就一個人。

壞習慣,毀掉一個人。

習慣見人品!

看過一則報道:

有一名年輕人,高中畢業,前去應聘。

在強大的應聘隊伍中,大部分人的學歷都比他高,很多是本科或碩士畢業。

面對眾多高學歷的競爭者,這名年輕人的成功率微乎其微。

然而結果卻大大出乎人的意料,這名高中生竟成了唯一的一名成功者。

原因竟然是面試時,只有他隨手揀起了應聘現場裡無人問津的一張紙屑。

有時候,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習慣,卻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正是這位年輕人不經意的一揀,讓招聘者看到了他對待生活的態度。

於是他打敗了眾多高學歷應聘者,獲得了這份工作。

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可以看出,一個擁有良好習慣的人,一定是一個做事情有很強責任心的人。

正如王爾德說:“起先是我們造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成我們。

不好的習慣,可能會引來麻煩不必要的麻煩;

好的習慣,卻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意外驚喜。

好習慣是日積月累的,有力量的。

鐵娘子撒切爾夫人說過:

注意你的行動,因為它將變成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將變成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命運。

習慣見人品!

你的好習慣,藏著你的命運

作家張岑汐說過:

不是一個人優秀了才有好的習慣,而是養成了好習慣,人才變得越來越優秀。

我國的大文豪魯迅,從小就養成了“時時早,事事早”的好習慣。

他13歲那年,魯迅的父親生了病,躺在床上。

魯迅一面上書塾,一面要幫家務,每天奔走於當鋪和藥鋪之間,要去當鋪當完東西買完藥才去上課。

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

一向以教書認真著稱的壽鏡吾老師,生氣的將他狠狠批評了一頓:“以後要早到!”

魯迅聽了沒有為自己做任何辯解,而是點點頭,然後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然後他在書桌上輕輕地刻了一個小小的字:“早”。

從那以後,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

而且時時早,事事早的好習慣,陪伴了他一生。

正是這個好習慣,一直激勵著魯迅奮鬥一生,才有了後來他在文學上的建樹。

就像培根說的那樣:“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習慣見人品!

一個人的習慣裡,會藏著他的命運。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前半生什麼習慣,後半生就什麼命。

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

一個良好的習慣,將會讓人受益終生。

習慣見人品!

烏申斯基說:

你如果養成了好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養成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

的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生活中的許多小習慣,日積月累地卻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願你我都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小事做起,從現在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