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衡水市生態環境教育促進條例》頒佈實施”新聞發佈會

長城網衡水訊(記者胡競文 張千 盧婉鳳)12月18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就“《衡水市生態環境教育促進條例》頒佈實施”召開新聞發佈會,衡水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宋志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主持發佈會。全程實錄如下:

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市生態環境領域的首部立法——《衡水市生態環境教育促進條例》將於2020年1月1日,即下個月正式實施。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衡水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宋志會同志就該條例的立法背景、起草過程和主要內容等進行發佈。參加本場新聞發佈會的媒體有:衡水日報、衡水晚報、衡水新聞網、衡水電臺、衡水電視臺、衡水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等市直媒體;中國衡水(市政府門戶網站)、衡水發佈等市政新媒體;河北日報、河北廣播電視臺、長城新媒體,及河北工人報、河北法制報、河北新聞網、河工新聞網、河北共產黨員網;中國新聞社、中國經濟網、中國網、網易衡水等駐衡在衡的媒體。現在,請發佈人進行發佈。

尊敬的各位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對我市地方立法工作的關注和支持!《衡水市生態環境教育促進條例》已經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批准,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的出臺,必將為改善我市生態環境、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發揮重要的預防和保障作用。下面我就本部《條例》出臺的立法必要性、立法過程和主要內容作一簡要介紹。

一、制定《條例》的必要性

生態環境教育的開展和普及是一項推動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對於增強公民生態環境意識,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制定《衡水市生態環境教育促進條例》,切實增強全市人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素養,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條例》的起草過程

2018年,市人大將《條例》列入2019年度立法計劃。2019年6月25日,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對政府提交的《衡水市生態環境教育促進條例(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7月4日,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統一審議。會後,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和衡水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嚴格按照《衡水市立法工作流程(試行)》的相關規定,對《條例(草案)》作了認真修改,並廣泛徵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一是7月2日專門就《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在全市範圍內徵集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市直各部門、立法專家、基層立法聯繫點、部分人大代表、民主黨派等單位和個人的意見建議。二是通過衡水日報、衡水人大網站、衡水人大公眾號等媒介向社會徵集意見建議。三是多次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座談會,對條文進行研討。四是7月11日專門召開專家論證會,對條例進行論證。五是分赴桃城區、冀州區等地進行調研並召開座談會。根據上述形式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先後數次通稿,形成《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8月15日,市委常委會專門聽取了《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制定情況的彙報,並給予充分肯定。8月27日,衡水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條例(草案)》。11月29日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批准了《條例》。

三、《條例》的主要內容

《條例(草案)》共計32條,不分章節,對做好生態環境教育工作進行了全面、科學、系統的制度規範。

1.明確生態環境教育的適用範圍和定義。規定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開展生態環境教育活動,適用本條例。生態環境教育,是指通過多種形式向公民普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知識,培養公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公民生態環境保護技能,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教育活動。

2.系統規範了政府生態環境教育的責任。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要將生態環境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本級財政預算,並建立生態環境教育領導協調機制,統籌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教育工作,協調生態環境教育重大事項。

3.明確生態環境教育的主管部門及職責。規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是生態環境教育的主管部門,負責生態環境教育工作的組織、推動、監督和管理。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生態環境教育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重點教育內容。

4.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全面推進生態環境教育工作。規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將生態環境教育納入年度工作規劃,明確生態環境教育負責部門和人員,組織實施生態環境教育活動。同時,對主要涉及的教育局、公務員管理局、人社局、司法局、農業農村局、科學技術局等相關單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委會、居民委員會和幼兒園、學校以及新聞媒體等,根據職能不同,有針對性地細化了生態環境教育工作方面的職責任務,並明確相關法律責任,使得條例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5.強調了企業生態環境教育的主體責任。規定排放汙染物單位應當開展員工生態環境教育培訓。重點排汙單位每年應當組織員工接受不少於4學時的生態環境教育培訓,並建立生態環境教育臺賬。規定排放汙染物單位的負責人、環境保護管理人員以及防治汙染設施運行管理部門的責任人,每年應當接受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的生態環境教育培訓。其中,重點排汙單位的上述人員每年接受不得少於8學時的生態環境教育培訓。並進一步明確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處罰的企業事業單位,其負責人以及相關責任人員,應當接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部門組織的不少於8學時生態環境警示教育培訓。同時,創設罰則,對拒不開展生態環境教育的單位,拒不接受生態環境教育的企業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罰,以懲戒性制度推動企業管理者綠色發展理念的形成和提高,促進企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最後,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多關注立法,參與立法,宣傳立法,支持立法,共同推動我市立法工作邁向新水平,為全面依法治市作出新貢獻。衷心祝願記者朋友們、在座的同志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好,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大家如有提問,請舉手示意,按照慣例,請在提問之間先通報一下所在媒體名稱。為讓更多的記者獲得提問機會,請每次提問只提問一個問題。

一、衡水晚報:請詳細介紹一下《條例》規定單位負責人有哪些生態環境教育義務。謝謝

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薛志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人必須第一時間瞭解生態環境新法律法規和政策,才能帶領本機關、本單位做好生態環境工作,才能堅持並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據此,我們在《條例》第十一條中設定了機關教育的條款,規定了國家機關及其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在任職期間應當主動接受生態環境教育培訓,第二十八條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不依法開展生態環境教育的,由同級人民政府予以通報批評,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有關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二、長城新媒體:請介紹一下《條例》對農村環境教育是如何規定的?

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薛志勇:我市是一個農業大市,雖然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教育已經逐步開展,但在農村的生態環境教育仍很薄弱,並且當前生態環境攻堅戰的主戰場在農村,所以我們在《條例》中重點從民生、民俗的角度出發,對農村生態環境教育進行了細緻的規定。《條例》第十五條要求“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科技等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文明祭祀、秸稈禁燒、煙花禁放、清潔取暖等農村生態環境教育活動,宣傳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知識,提高農民生態環境保護技能”。第十六條規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村民委員會應當利用社區、集市、文化館等公共場所,開展經常性的生態環境教育活動;村民委員會可以制定村民生態環境保護公約,並組織實施”。從制度上督促和加強對農村的生態環境教育宣傳,併成為此條例創新性的特點。

三、衡水電視臺衡水新聞:

請問《條例》出臺後,生態環境部門將採取哪些措施,保證《條例》順利實施?

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薛志勇:為了保證《條例》順利實施,我們作為主管部門將從以下方面落實好《條例》:

(一)積極做好《條例》的宣傳工作。我們將《條例》作為2019~2020年度普法工作的重點。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新聞媒體,向全社會宣傳報道《條例》,讓廣大市民都知曉《條例》的內容,形成學法、懂法、用法的良好輿論氛圍。我們將印發條例單行本,在全市範圍內發放,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條例》進單位、進社區、進小區、進企業、進農村等活動,贏得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二)對重點行業重點宣貫。一月份我們將組織對《條例》涉及的機關、單位、企業負責人進行逐條宣講,使受眾對《條例》有更深的瞭解和認識。

(三)推進《條例》的落實。《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現在是制定環境教育規劃、計劃、考核方案的關鍵期,我們將嚴格按照《條例》的要求做好環境教育的配套制度,加快生態環境教育平臺的建設及教育資料的編寫,為《條例》的貫徹做好各項準備。

衡水市委宣傳部信志鋒:

好的,提問環節就到這裡。如果媒體有需要深入採訪,會後可以與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聯繫。本場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