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在改革中絕地重生 寰球工程吉林化建公司處僵治困紀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在改革中绝地重生 寰球工程吉林化建公司处僵治困纪实

公司實現扭虧為盈,資產負債率降至88%,冗員分流完成目標任務,寰球工程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化建)全面完成處僵治困三大硬指標!12月18日,吉林化建向全體員工發出動員令,宣佈公司工作重心將由處僵治困轉向“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聞訊,吉林化建上下一片歡騰。

1950年成立的吉林化建,素有“中國化工建設第一軍”美譽。可3年前,一頂“殭屍企業”的帽子直接把吉林化建推到了生死關口。

盼扭虧 眾志成城壯士斷腕

2016年4月,國務院國資委一紙紅頭文件宣佈吉林化建為“殭屍企業”,給化建人巨大觸動。吉林化建業務遍及國內近30個省市區及國外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還曾是赫赫有名的上市企業。而眼前,企業虧損1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145%,項目幾乎全部虧損,員工數月領不到工資。有的業主幹脆把吉林化建拉入黑名單。

在外人看來,吉林化建已奄奄一息,吉林化建內部卻處處湧動著對生的渴望。“化建不能倒,不管有多大困難我們都支持你們!”老領導、老工程師、老師傅們紛紛找公司班子表態。“沒發工資不要緊,只要告訴我們怎麼幹企業能好起來,我們都使勁!”一線員工說。

吉林化建的生死存亡也牽動著各級黨組織的心。寰球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王新革到吉林化建調研,看到的是輝煌的“勞模牆”,還有幹部員工不甘心的神情。他們紛紛向她請戰:“請組織相信,我們能扭虧!”王新革心中感嘆:“這哪裡像殭屍企業?幹部員工有著對昔日輝煌的自豪感,有幹事創業的熱切期盼,更有扭虧‘摘帽’的決心。”因此,在集團公司處僵治困大會上,王新革鄭重簽下責任狀。集團公司、中油工程、寰球公司與吉林化建一起開啟處僵治困新徵程。

2016年2月,吉林化建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了,帶著上級黨組織的信任和囑託,承載著幹部員工的期望,在嚴峻的形勢下,一場去腐生肌的改革大刀闊斧地展開了。“為了企業自救,斷腕不夠就斷臂。”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付文寶下了決心。

通過摸家底、聽民意、市場調研,吉林化建用近兩個月時間編制的《“殭屍”企業專項治理方案》終獲通過。上級也表示,重振企業必須靠自身努力,吉林化建努力多少,上級就幫多少。

首先是壓縮管理鏈條,分流冗員,管理層級由四級壓縮至二級,作業公司由14個縮編為4個,機關部室由14個調整為11個。兩級機關人員定編定崗,全員競聘。拒不參加競聘的18名中層幹部被果斷免職。359名中層幹部,經考核任命和公開競聘,減崗比例達42.6%。兩級機關人員定編定崗,人員降幅達到53%;同時,通過退養歇業、有償解除勞動關係、協議保留勞動關係、依法解除違反勞動紀律人員合同等,員工總數降到4000人,分流安置人員3100餘人。

改革成效立竿見影。兩級機關管理費每年降低3000萬元。改革中,大批富餘管理人員流向生產項目,彌補了一線人員不足的問題。

與此同時,來自上級的支持和幫助不僅讓吉林化建有了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氣,更解決了橫亙在前的資金問題。國資委和集團公司撥付分流安置資金,集團公司通過政策實施注資,中油工程和寰球公司豁免部分短期付息資金,寰球公司還專門制定處僵治困21條硬性措施,及時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讓企業獲得新活力。

市場化 “出血點”變增效點

項目本是效益源泉,吉林化建的項目卻大面積虧損。向同行“取經”後,吉林化建人認為,根本原因還是“大鍋飯”模式所致。

吉林化建以市場化為主題,創新項目管控模式,實行項目市場化、作業隊市場化。實施項目市場化後,由公司對項目進行內部招投標,中標者與公司簽訂承包合同。盈利部分,由公司和承包者分成。而且,項目經理、副經理等關鍵崗位人員自願交納風險抵押金,並對合同進行法律公證,硬兌現。

以前,項目虧損了,由公司來背,個別項目經理還會把親屬招進來吃大鍋飯。現在,現場的一草一木都與每個人的利益相關,人人成了效益、效率的監督員,杜絕了成本浪費和閒人現象。同時,放開了用人權、薪酬分配權,項目經理可在公司內點兵點將,也可到市場上聘請項目所需人才。

在遼河石化40萬噸/年環烷基潤滑油高壓加氫裝置項目中,吉林化建實施項目市場化後,與以往同規模項目相比,管理人員減少7人,施工人員減少50多人。項目經理趙立波掰著手指算:“一個項目下來,光人工成本就能節省400多萬元。”而且,絕大多數管理人員交了抵押金,都把項目的事當自己的事來幹。因為是計件制工資,施工人員也主動要求加班。遼河石化負責人滿意地說:“這個項目的執行標準是遼河石化建廠30年來最高的。”

為了讓市場化機制更深入,從2016年10月開始,項目下屬作業隊也全面實施市場化。作業隊長與項目經理簽訂績效合同,交抵押金,享有用人權和計件分配權,自負盈虧。

深秋,吉化中部項目熱火朝天。作業隊長黃銳捷覺得自己主動控成本的意識比以前強多了。他說:“我把材料員、保管員、成本員三崗合一,用人成本低了,個人收入卻高了,大家都高興。”作業隊市場化後的20個月裡,吉林化建與過去實際成本相比,平均節約率達13.2%;與當期目標成本相比,平均節約率超過7%。

市場化改革讓項目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項目市場化協議履行完畢的項目利潤率均在4%以上;作業隊市場化運行工效提升6.5%,成本節約4.55%。吉林化建3年累計完成399個項目建設,竣工合格率100%,產生30項亮點工程。

守初心 鑄鐵骨增動力

“如果沒有黨的堅強領導,沒有黨員幹部敢於擔當的精神,這次處僵治困肯定完不成。”回顧這三年走過的路,吉林化建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少彬頗為感慨。

集團公司多位黨組成員牽掛著吉林化建的扭虧工作。2018年眼看要過中秋節了,可分流人員的支持資金卻尚未落實,集團公司特事特辦,僅用一下午時間,所有流程就全部辦結。中油工程和寰球公司黨委班子成員親自跑市場,拿企業信譽為吉林化建背書。

內外交困時,吉林化建黨委挺身而出,當好主心骨。當改革觸動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時,會引發劇烈反應,有舉報的、告狀的,有半夜打威脅電話的,也有拍桌子叫板的,讓改革者承受了巨大壓力。“共產黨的幹部就要敢於擔當。”公司黨委發出強音。20場競聘堅持所有程序公開透明、合理合法、不徇私情。公生明、廉生威,雖有阻力但最終完成了機構改革和人員分流。

吉林化建加強黨建,為大項目全部配備了專職黨支部書記,“支部建在連上”,鼓士氣、抓作風、嚴紀律;實行紀檢監察審計派駐制,檢查車輛租賃和勞務費的提取、招待費等易出現問題的項目,用兩年時間覆蓋所有項目。

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化工建設第一軍”深厚文化得以傳承和創新。在最長6個月發不出工資的情況下,員工隊伍總體穩定。

鳳凰涅槃後的吉林化建,煥發出生機和活力:2017年完成合同額25億元,2018年完成30多億元,今年預計完成40億元。企業信譽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在獨山子石化大檢修項目中榮獲安全優勝、質量優勝、檢修進度計劃執行優勝三面紅旗。大連西太領導到吉林化建送錦旗,表揚鐵軍風采;國內兩家石化企業把吉林化建從黑名單中移出,並在接下來的市場開發中一路綠燈。今年年初以來,吉林化建僅系統內就承擔了8家煉化地區公司共計40餘套裝置的檢修任務,施工亮點不斷。

放眼全球,百年老店式的企業無不經歷過重大挫折,可他們都能從磨難中汲取營養,步伐更加矯健,基業得以常青。吉林化建已走過70載風雨,經歷多次命運跌宕,仍心懷期許,在坎坷中堅毅前行。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