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開頭語:大概最樂觀的利物浦球迷,在克洛普剛上任的時候,也不會想到他可以帶領利物浦隊到達如此境地吧!在利物浦球迷心中,或許英超冠軍比歐冠冠軍更重要,畢竟,他們是近20年裡,是拿到歐冠冠軍最多的英超球隊(2次),而在歷史上,也沒有英超球隊可以超越他們,在歐冠他們就是英超的NO1,但是,英超的聯賽冠軍,他們卻從未品嚐過。本賽季,他們迎來最好的時代,而這個最好的時代,締造者正是克洛普。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在3-0客場拿下伯恩茅斯之後,他們依然保有8分的領先優勢,而賽季前被視為利物浦最大競爭對手的曼城,距離他們已經有14分的差距了,如此有統治力的開局,在英超歷史上還從未有過,或許你想到過利物浦在這個時候可以佔據榜首,但是,你絕對無法想象,利物浦會如此穩定,如此有統治力。因為,利物浦給人的感覺就是激情,而缺少的恰恰是穩定,“劫富濟貧”的先行者是紅軍,但是,本賽季,利物浦人在克洛普的改造下,不僅僅要“劫富”,更要“劫貧”。

他們再不會被對手一個反擊帶走了,面對對手的大巴戰術,克洛普也不再顯得束手無策,那麼,這一切蛻變的原因在哪?今天我們帶領大家來看一下。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為什麼以前的克洛普打不贏該贏的比賽

想要弄清楚利物浦的蛻變之謎,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為何利物浦人以前打弱隊那麼不行。事實上,從克洛普接手球隊第二年起,利物浦就已經成為BIG6小聯賽裡拿分最多的球隊了,甚至比瓜迪奧拉的曼城都要強。但是,在面對排名中下游的球隊的時候,總是顯得束手無策。這種無奈不僅僅是在防守中,在進攻中也是一樣的。

都知道,克洛普的戰術是瘋狂的高壓逼搶,面對強隊的時候,尤其是像曼城這樣喜歡把球控制在自己腳下的球隊的時候,這種戰術是非常的有效。但是,打弱隊的時候,這種戰術就不是那麼有效果了。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因為英超的弱隊通常就是一個打法。防守的時候。龜縮到半場,極度壓縮你出球的空間,進攻的時候,直接一個大腳開到前場,要麼是找自己速度快,突破能力強的邊鋒,比如扎哈這樣的球員;要麼是找自己那黑又硬的中鋒,比如本特克。傳球線路簡單,也沒啥研究的價值,但是,這招對付利物浦就是有效。

那個時代的利物浦,後防線問題的確不少。中衛上薩科,以及現在留在隊裡的洛夫倫與馬蒂普都絕非頂級,邊路的阿諾德與羅伯遜還沒有成長起來,無論是哪種戰術,對付利物浦都是極其有效的。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防守端守不住,那麼比對手多進一個球不就行了嗎?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彼時的利物浦一旦落入到陣地戰中辦發不多。說實話,要不是馬內的加盟,利物浦可能在克洛普的第二個賽季都打不回歐冠區,這就是利物浦在蛻變前的一個大問題,在邊路確實沒有一對一能力超強的球員。

而另一個問題在於,利物浦由於講究高壓逼搶,因此,克洛普喜歡把那種能上能下的邊前衛改造成中場,可以實現他的逼搶戰術,但是,仔細翻看利物浦的中場陣容,哪怕是現在,你都很難說這是一支多麼有技術含量的中場組合。那個時候,有技術含量的中場庫蒂尼奧被賣了,如今最有技術含量的中場凱塔被“廢”了。克洛普不需要他的中場多有創造力,多麼會控球,他需要的中場需要具有足夠的衝擊力與破壞力。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所以,你的中場根本毫無出球能力,想要在對手的“大巴車”前,傳出有質量的傳球,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那個時候打利物浦,沒別的。防守的時候全都回來,拿到球就開大腳,千萬別猶豫。除非你運氣真的是差到了極點,否則,總有那麼一兩個能找到你前場的隊友,那麼這事兒就成了。就算是你真的運氣這麼差,一個都沒打進,那至少你也能保證一場平局,不至於輸球。

所以,利物浦打不贏弱隊的原因,一個是他們的防線質量確實不高,另一個原因在於,落到陣地戰中,缺乏技術含量的中場,讓利物浦人毫無辦法去應對,只能是靠著馬內一個人單打獨鬥,效率太低。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而解決了這2個問題,利物浦的“春天”就來了。

一前一後,四人的加盟改變了攻守兩端

這首先第一步就是你得買人。筆者認為,克洛普時期,有4人的加盟改變了利物浦的這種局面。這四人分別是馬內,範戴克,薩拉赫以及阿利森。

先說馬內與薩拉赫對於利物浦進攻端的支持。事實上,馬內在2016年到來之後,克洛普就已經意識到一個好的邊鋒對於自己球隊的重要性了。那個賽季,馬內成了球隊的絕對大腿。亨德森位置稍稍後移,馬內反跑,亨德森長傳找馬內,成了那個賽季利物浦在陣地戰中應對的主要辦法。

但是,這樣也有2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傳球線路太容易被猜到了,反正你就是找馬內,守住這條線就行了,雖然說這樣不容易,畢竟馬內的水平擺在那裡,不是你說守就能守住的,但是,起碼知道你的重點在哪;第二個就是死用馬內,讓塞內加爾球星的體力消耗也是極大的,利物浦幾乎不敢輪換馬內。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而這一切也在薩拉赫加盟之後得到了改變。薩拉赫加盟之後,一方面某些比賽馬內可以得到輪休;另一方面,薩拉赫在加盟英超之後的第一個賽季,有著如此出色的表現,除了自身實力的原因之外,還有2個重要的原因。

一個是大家對於薩拉赫的打法還不是很熟悉,畢竟在羅馬的薩拉赫也就是個主力球員而已,大家對他的瞭解就是體力還不錯;而另一個原因在於,之前的一個賽季大家都見識到了馬內的威力,更多的防守重心都到了馬內那邊。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而這就是引進薩拉赫的好處。你的防守已經沒有重點了。因為馬內與薩拉赫你一個都不敢放。但是,兩人又分居兩側,你的防線必然是顧此失彼,早晚得讓他們其中的一個,有一對一面對你後衛的機會,無論是誰,那對於對手來說,都是噩夢。上賽季,大家又一窩蜂的去防守薩拉赫了,結果馬內拿到了英超金靴。這就是薩拉赫帶來的化學反應。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而防守端引進的範戴克與阿里松,則讓對手的大腳反擊戰術無法得以實現。範戴克本賽季在歐冠與聯賽中,沒有休息1分鐘,足以證明他對於克洛普的重要性。克洛普敢輪換薩拉赫,敢輪換馬內,甚至沒了法比尼奧與阿里松他們都能贏球,唯獨不敢沒有範戴克。

其實,利物浦的中後衛,除了範戴克剩下那哥仨都不是頂級。以前沒有範戴克的時候,洛夫倫與馬蒂普也都是頻頻失誤,或者是扛不住對手的衝擊。但是,有了範戴克之後,荷蘭中衛作為拖後中衛,穩健以及超強的抗衝擊能力,成為了利物浦後防線的絕對基石。還記得上賽季範戴克的恐怖數據嗎?他贏得了所有的一對一,哪怕是面對梅西,有這麼一個傢伙在,一個連梅西都搞不定的男人,是扎哈,本特克可以對付的嗎?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事實上有了這三人,利物浦已經打進了歐冠決賽,但是,卡里烏斯的失誤,顯示利物浦在門將位置上還是太弱。而阿利森的加盟,已經徹底補齊了這塊短板。畢竟,利物浦為了範戴克與阿利森,先後兩次打破了中後衛與門將的轉會費紀錄,這可是一個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後防組合,也是利物浦最為核心區域的防守位置。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所以,我們說在人員配置上的升級,讓利物浦有了補齊短板的基礎條件。而馬內,範戴克,薩拉赫以及阿里松的先後加盟,是這其中最關鍵的部分。

時刻改進的戰術,克洛普總能找到最適合球員發揮的打法

當然,任何好的球員都需要有適合的戰術,才可以讓他得以發揮。克洛普的成功改造,絕不僅僅是因為手下有了一群合適的隊員,他的戰術也在不斷的變化,或者說叫做不斷的進步,才有了利物浦今天的蛻變。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克洛普絕不是那種只會瘋搶的教練,只是這個標籤太過於鮮明,讓人們忘記了他其他地方的優勢。在多特與利物浦,克洛普打造出的是進攻風格完全不同的兩支球隊。多特時期,中鋒是絕對的主角。萊萬是前場的核心,但是,那支多特並不是像如今的利物浦,以速度與衝擊力取勝,而是習慣在禁區前沿做小範圍的配合。尤其是萊萬,格策以及香川真司三人之間的小配合特別多。一旦三人配合打不穿的時候,在利用庫巴在右路的衝擊,打稍微直接一點的邊路傳中。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而來到利物浦,他改變了這種打法。利物浦的技術含量,說實話比不了當年的多特,但是,球員的個人能力卻更強,尤其是一對一能力,因此,克洛普才把重心放回到了邊路,利用馬內與薩拉赫的個人能力,去創造機會。戰術方面,也更多的給兩人制造可以一對一面對對手防守隊員的機會。

因此,現在的利物浦與當年的多特相比,彼此期間的小範圍配合減少了,但是一對一的突破次數卻增多了。而且,即便是在確立了邊路為主的戰術之後,克洛普也是在時刻去改變著自己的打法,尋求最好的方案。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這一點從凱塔的使用就可以得到體現。在最初的時候,克洛普喜歡純打地面,利用凱塔的控球突破以及直塞球,給邊路的球員製造機會,但是,這樣的話,一來提速很慢,二來一旦凱塔被周圍佈滿人,那麼就很難出球。而且,凱塔身材矮小,對抗能力不足,不利用克洛普的前場緊逼戰術的實施。

因此,克洛普在上賽季後半段做出改變。亨德森的機會逐漸增多,而利物浦也打了很多的長傳球,這樣既可以增加球隊戰術的立體感,又可以最大的發揮出薩拉赫與馬內的衝刺跑能力,尤其是兩個邊路的對角調度,這一招,直接打蒙了巴薩,實現了歐冠的逆轉。

儘管,這樣的改變,讓凱塔無從發揮,但是,任何的戰術可能真的無法做到讓每個人都開心,有時候你必須做出取捨。事實證明克洛普的這個取捨是正確的。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德國人的技術革命

當然,利物浦的成功,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始於德國人在2012年的一場技術革命。在全世界都被TiKi—Taka所擊敗的時候,善於學習以及研究的德國人,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他們在對2011-2012賽季的歐冠比賽做了數據分析之後,掀起了一場由中後衛作為進攻發起者,甚至組織者的戰術改革。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這種戰術簡單一點講,就是讓後衛承擔更多的控球責任,將陣型前壓,保證好中場線與後衛線之間的距離,防止對手打反擊。這樣既可以解放中場,讓他們更多的穿插跑動,帶亂對手的防線,又可以增加前場的壓迫力,對於喜歡控球的Tiki—Taka來說,這種戰術是極其有效的。

後來的結果也證實了,這種改革的正確性。2013年的歐冠,拜仁與多特會師歐冠決賽,而之後一年,德國人捧起了世界盃。儘管在去年勒夫搞在了衛冕之旅,但是,那是因為勒夫太過於激進了,並不是這種戰術的失敗。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本賽季,利物浦依然奉行這種戰術。隊內場均傳球次數最多的球員是範戴克,而排名第二與第三的分別是馬蒂普與洛夫倫,三人都是中衛。法比尼奧坐鎮後方,穩定中場的防守。沒了組織分球任務的其餘兩個中場,則穿插進對手的防線之中,帶亂對手的防線。

更為重要的是,完全放棄使用技術型中場的克洛普,讓自己的中場在搶奪球權方面做得更加出色。利物浦的場均奪回球權次數全英超可以排到第二,而反觀在區域防守方面以前一直被推崇的瓜迪奧拉,僅僅排名英超第十四。但是,兩隊的控球率實際上差不多,曼城英超第一,利物浦英超第二。所以,在有攻轉守的時刻,反搶能力的強弱,成了決定兩隊排名的最關鍵因素。中場更多跑動能力強的利物浦人,無疑佔據了更大的優勢。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這樣的技術革命,讓利物浦人不再懼怕什麼“大巴車”戰術,因為他們的戰術更加立體化,而且前場壓迫力更強,很多時候,對手還沒來得及開大腳,球就又被搶走了。或者是,以前開大腳的時候,好歹還能看一下前面的隊友的站位,現在被逼的只能是拿著球就開,那還管敢抬頭看,一看這球就沒了。這樣的話,就大大減少了對手反擊球的質量。而且,別忘了,在對手質量下降的情況下,利物浦人後面站著的卻是實力更加強大的範戴克與阿利森。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當然,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克洛普合理的輪換讓球員保持了充分的體力,要知道,他的打法其實是極其消耗體力的,而且英超的競爭又這麼激烈。但是,在上個賽季逆轉巴薩的比賽中,早已經確定聯賽冠軍,在聯賽裡輪換陣容的巴薩,竟然還是被一週雙賽的利物浦給跑死了,這就說明,克洛普在賽季中的輪換,事實上讓利物浦人有了很好的體力儲備,在賽季衝刺階段,完全有能力應付一週雙賽。

深度解析:克洛普如何讓利物浦從“劫富濟貧”變成“常勝之師”



結論:利物浦的蛻變是多方面的。從一個“強隊殺手”到一個“真正的強隊”,這裡面既包含了陣容實力的提升,也有克洛普的調度有序,更有利物浦人始終堅持著當下最為先進的戰術打法的原因。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還要紅軍那股子“永遠不會獨行”的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