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恆大以後靠什麼統治中超?

地主最愛星空


傷病,成為恆大後防線的“必備項目”,也沒有哪一位後衛沒有在2019賽季沒有受傷。但是後衛將會成為恆大未來統治中超的關鍵。



高準翼的加盟是感恩的,因為他上賽季因為“官司糾紛”並沒有釋放出應有的實力。情況類似當年的劉健,高準翼在恆大也是拼盡全力來感恩。成為國腳是他在本賽季的優秀證明,他頂替馮瀟霆成為中後衛的一員,也是恆大“更新換代”的優秀代表;樸志洙的加盟比較隱蔽,即使他隨隊參加賽季初的冬訓,到最後才讓恆大公佈出來。但是,他的出現就奠定了他成為後防“定海神針”的角色。



第二個“金英權”被恆大球迷寄予厚望,無論是本賽季的兩次傷病潮,還是在球隊衝擊“八冠王”岌岌可危的時候。這一位之前踢業餘聯賽的球員,在恆大踢幾個月就獲得成為韓國國家隊醫院的機會。 為了報答恆大,甚至在韓國國家隊神奇地出現“腳髁”受傷,又能夠短時間之內康復出戰中超“天王山之戰”。他錯過了代表韓國隊出戰巴西隊的機會,但是他在恆大的優異表現獲得了韓國隊的信任,並且馬上入選最新一期的集訓名單出戰東亞杯;鄧涵文,作為年輕的老將因為喪失了U23的特殊身份也失去了主力的位置。隨著後衛線球員一個個受傷,鄧涵文也慢慢獲得了登場的機會,左右兩邊後衛來回切換,像極了當時的榮昊成為後衛線的“萬金油”。



也印證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李學鵬和張琳芃,恆大以及國內最強的邊後衛,但是傷病成功阻礙他們的發揮。兩位球員在賽季初的亞洲盃比賽就出現傷病,前者在比賽沒開始前就退出,而後者帶著肩傷一直撐完這個賽季。左邊路的來回衝刺,在亞洲賽場無人能擋;右邊路的攔截和助攻,也讓張琳芃成為恆大和國足不可或缺的一員。當然,他們的失誤也因為傷病的增多而頻繁出現,但是無論是國足和恆大,他們依然是“NO.1”。我們也相信,李學鵬和張琳芃這一隊“飛翼”,將會在下賽季健康地迴歸。 馮瀟霆,恆大的股肱之臣,在本賽季可以說是百感交集。



亞洲盃出現低級失誤,導致國足被伊朗大比分踢出局。遭到中國球迷“口誅筆伐”,帶著受傷的心回到俱樂部還遭到處罰,需要在預備隊訓練直到他“醒悟”為止。趕在聯賽開始之前重返一隊的馮瀟霆,也因為“更新換代”讓他讓出主力的為止。但是,馮瀟霆並沒有放棄,老球員的身份讓他在球隊發揮應有的作用。訓練中指導後衛線,替補登場也拿出100%的表現。“蟄伏”,屬於馮瀟霆在本賽季的忍辱負重,也屬於廣州恆大最終奪冠的特質。



您的“訂閱”是我的動力,請大家“關注”本人的頭條號與其他回答,醫學與體育相結合是特色!一起支持中國足球


啟航帥



恆大統治中國足壇現在算起來,快七年的時間了。靠爆買球員囤積了一大筆國腳,加幾個好的外援,在水平不行的中國足球聯賽裡,很快獨樹一幟,領先很多球隊。

平心而論,許家印的第一個目標5年拿亞洲冠軍,三年拿中超聯賽冠軍的目標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下一個任務就是他所謂的全華班,這樣的情況,現在我們還無法預測,就像當初他能5年拿亞洲冠軍,打了很多人的臉一樣。

小編認為,恆大現在這批國腳級球員,基本都已是職業生涯的末端,馮瀟霆、鄭智、郜林等球員,最多踢兩三個賽季,可能就會退役。也就是說。恆大在未來一兩個賽季可能還有可能是冠軍。一旦他們退役了,恆大的後備力量能跟上嗎?這是個很大的疑問。

看看幾位新人,王上源、徐新、廖力生等是個好球員。但遠遠沒有達到鄭智他們這樣的高度,看看今年幾位主力不在的情況下,恆大馬上失去了以往的統治力。這說明恆大主力和替補的差距不是一點點的,所以小編認為,明年恆大可能會奪冠,但會非常非常難。今年隨著球隊老齡化的嚴重,上港、權健、華夏等新生力量的異軍突起,明年的恆大挑戰會更大,不處理好新老之間的銜接磨合,恆大隊丟冠不是沒有可能


散兵有勇


北京時間5月2日晚,中超霸主廣州恆大在足協盃的比賽中爆冷遭貴州恆豐淘汰,對於球隊來說本賽季已經提前丟掉一冠,而在聯賽中,廣州恆大目前暫居聯賽第三名,還保有奪冠的希望。但縱觀當前的中超格局,恆大已然失去了絕對的優勢,而到了群雄逐鹿的時代了,以上港為代表的球隊強勢崛起。

恆大未來要想繼續統治中超,關鍵在兩點。

第一:擁有一批絕對實力的球員。

目前的廣州恆大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境地,雖然球隊看似非常強大,實則弊病百出。眾所周知,廣州恆大現在的一線隊員大多年齡都在30歲以上,尤其是以鄭智、郜林、馮瀟霆為代表的老將佔據著絕對的主力,他們也是國家隊的中堅力量,而球隊的年輕球員中因為經驗缺失和能力較低,暫時也無法擔當起球隊的核心。然而,許家印早就提出廣州恆大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後實現“全華班”,這也是他為什麼請回卡納瓦羅執教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後者能夠為球隊培養後備力量,如果恆大以後要在中超乃至亞冠賽場強勢立足的話,這對球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第二:擁有冠軍的精氣神。

上個賽季末,廣州恆大在主帥斯科拉里的率領下穩穩拿到了第七座聯賽冠軍,也實現了球隊隊史上的七連冠,這在中超聯賽、或者國際足壇都是一大壯舉,恆大在跌跌撞撞的賽程中笑到了最後,最終收穫了聯賽的冠軍,除了得益於球隊的努力,更是因為他們擁有一種冠軍的精氣神。

如今的中超聯賽不再是一家獨大,廣州恆大已然面對了來自多方的勁敵,無論是球員的配置上,還是球隊的投入,最少也有四支球隊能夠與之抗衡。但相比於其他球隊來說,廣州恆大仍然具備統治中超的可能,這也源自於球隊不變的冠軍氣質。


小達談情


年輕老化導致恆大失去統治力,中超進入諸強爭霸時代

2017賽季的中超,恆大依舊強勢,但恆大的統治力其實已經明顯下降,儘管恆大目前在中超排名第一,但恆大的比賽不再佔據完全的優勢,很難讓對手生出放棄的情緒,而在以往,很多對手碰到恆大,內心都是這樣想的:“啊,是恆大,算了,保存實力打下一場吧。”但現在,不這樣了,很多球隊都看到了希望。

在亞冠賽場,恆大主場和鹿島鹿角的比賽代表著恆大最高的水準,然而,這個水準並不能一直保持。

其實,這就是中國職業聯賽的規律,從專業時代的遼寧隊,到甲A時期的大連隊,再到中超初期的魯能,以及如今的恆大,都是各領風騷七八年。

恆大在2010、2011和2012年囤積的大批頂級球員,是他們稱霸的基礎,然而,六連冠之後,恆大這批球員確實慢慢老去,正常來講,恆大應該繼續尋找國內頂級球員,就像皇馬、巴薩那樣,繼續保持統治地位。

但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恆大當初能夠挖人,是下手早,手段狠,給錢多,但現在恆大已經沒有這樣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上港、華夏、蘇寧、權健等有錢人,再加上魯能、國安、申花、富力等老牌球隊,他們大都不差錢,所以根本不可能再向恆大輸送頂級球員。

所以,如今的恆大,更新換代非常困難,就像鄭智,他在聯賽中還可以歇一歇,但在亞冠聯賽中,他全部比賽都首發出場,而且極少被換下,37歲的鄭智不可或缺,其實意味著恆大的強盛漸漸進入末期。

未來的中超,將是諸強爭霸的時代,但需要說明的是,恆大或許不具備不可動搖的統治地位,但就實力對比而言,兩三年之內,恆大仍舊是最強的球隊。


足球報陳永


樓下的顯然對恆大比較悲觀啊,但就中超層面來說,如果恆大在亞冠沒那麼在意的話,2018的中超依然有可能是恆大勝出。

首先,恆大的陣容班底老化嚴重,但即使這樣,權健,魯能,華夏也沒趕上啊,而且進球數遠遠不及,第二集團無法挑戰。

其次,上港明顯已經能夠和恆大相抗衡,但上港球員教練時不時挨個罰,這個影響太大,奧斯卡的不冷靜,博阿斯的大嘴,都是隱患。陣容班底上,上港已經超過恆大了,欠缺的還是多年累積的經驗和自信。。。。

恆大就是爆買起家,現在正是收割其多年投資成果的時候,不至於一夜崩潰。既然是收回投資,那就不會再加多少錢。反正高拉特和阿蘭的進球效率,就足以保證恆大坐穩第一集團了,除非權健華夏發神經,各租兩名高拉特級別的射手,再進行相應位置補強,才勉強有可能擠第一集團。

恆大統治中超還是能持續一段時間的,這倒不是恆大現在有多強,而是中超其他球隊的爆買已經遲了,國內球員不頂用,這是沒辦法的事。

而2020年左右,當80後球員基本淡出的時候,那時候的中超將極有可能四五強鼎立,恆大就不可能再有什麼統治可言了。


足球新聞翻譯官


很多球迷總是說廣州恆大靠金元激勵迫球員踢球的,實際上這幾年據媒體報道,遠遠不及華廈幸福、天津天海、上海申花、及國安、上港、大連、魯能等隊薪酬的高,但是恆大更多投資可能在基礎後勤建設上,後勤保障功能強大,企業化的管理符合足球運動規律,大城市現代化的功能讓來自四面八方的球員及家屬生活質量得到保證,球員一般籤的都是短期合約,短時的高薪的吸引力,還不如工作在大企業制度上健全中保障安全的環境裡,恰恰是很多下游俱樂部還抱著散兵遊勇式業餘足球管理所欠缺的,當然本球迷並不是為高薪唱讚歌,而是說要為中國足球總結一些規律,總結一些足球要走向強大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而已。


喜喜羊羊喜喜人


如果目前關於年輕球員的政策延續,那麼日後在中超賽場上,外援的人數、作用只會進一步弱化,這種現象會為中國足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樣的政策指向究竟是對是錯?沒人知道,我也不想討論。或許有人看得深遠,抑或許又是壓根不懂足球的人來瞎鼓搗吧。

但如果U23新政進一步延續,那麼我想恆大重新統治中超是遲早的事了。要知道的一點是,雖然恆大這些年也曾先後湧現了孔卡、埃神、高拉特等超級外援,他們對球隊的貢獻是無法磨滅的。但是恆大的國內球員戲份,始終是中超各豪門中最重的,無論是從場上表現還是數據貢獻上,都是這樣。多年來恆大幫統治國家隊也不是毫無道理的,他們的作戰能力,確實就是那些位置上的國內頂尖選擇了。這種現狀就會給年輕球員一種信念:我好好練,以後不但有師傅帶我,能在恆大踢上球,而且,我不僅僅是外援的陪襯,我也能在場上做出自己的貢獻。這種場上的存在感,絕不是靠高額薪水、冠軍堆積所能帶來的,這是底蘊,是隊伍傳統的傳承。

唐詩、楊立瑜、鄧涵文、胡睿寶4大U23來投只是前奏,就算他們中間有人最終踢不出來泯泯眾人,也不會影響未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球員把恆大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因為他們都明白,這個舞臺夠大,這個舞臺底子也足夠厚,更重要的是,只要奮鬥,他們終會得到站在舞臺中央進行表演的機會。


忠勇仁義胡梅爾斯



先說清楚恆大過去這些年憑什麼統治中超,就能看出恆大未來還能不能統治中超了。

很多人都有個誤解,以為恆大是靠大手筆投入買外援才維持了統治。其實並不是,恆大的外援過去有一段時間確實曾經是中超頂級配置,但這兩年的外援配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豪華。

比如這幾年的高拉特,阿蘭,保利尼奧,和中超各大有心衝擊冠軍獎盃的球隊比起來,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


比如上港的胡爾克,奧斯卡,申花的瓜林和特維斯,蘇寧的特謝拉,華夏的拉維奇,權健的帕託和莫得斯特,都是國際級的球星。而恆大真正在歐洲有競爭力和知名度的也就是保利尼奧,阿蘭在五大聯賽是沒有多少機會的。

那麼恆大是如何稱霸中超多年的呢?

這是因為恆大在中超各隊投入還不那麼高的時候,以在當時看來是天價而現在看來簡直是蘿蔔價的價格囤積了大量國內一流的優秀球員,鄭智,馮瀟霆,郜林,于漢超,張琳芃,黃博文,過去的孫祥現在的李學鵬,鄭龍,梅方,都是在經驗成熟之後的當打之年被買進到恆大的。

為什麼恆大過去多年始終能在中後場保持著在亞洲範圍內面對任何球隊都可以壓制性打法?就是因為恆大的中後場在過去的這些年始終是由國內最優秀的同位置球員組成的。


加上以前的政策下,恆大引進了金英權,在後衛線補強,讓外援在進攻中不用太多顧及後防線。後來又引進保利尼奧,加強了後腰,防守的層次和縱深就更強了。

這其中,張琳芃,鄭智和馮瀟霆的作用是最為明顯的。尤其是鄭智。鄭智在恆大這幾年,在後腰位置上的表現,可以說是亞洲範圍內都是頂級球員才能有的表現。無論進攻和防守,鄭智的拿球和分球都是非常關鍵的。

恆大目前最大的問題其實從牌面上看,平均年齡雖然老化了,但大多數人都還在當打之年。尤其是馮瀟霆,李學鵬,都已經在巔峰期,梅方這兩個賽季也有明顯進步。只有郜林和于漢超隨著年齡超過三十歲,在進攻中的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恆大依然可以通過陣容調整來緩解。


唯一明顯的隨著年齡大了,體力下降明顯的,其實就是鄭智,而且目前沒有接班人,沒有可以替代他的作用的人。無論徐新,廖力生還是黃博文,都無法替代鄭智在場上的作用。

如果仔細觀察恆大的比賽,可以明顯發現,鄭智在後腰位置上的狀態和發揮,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決定恆大的比賽輸贏。

最明顯的是,在比賽的前半小時,恆大在亞洲範圍內可以把任何球隊壓制在對方半場,而不用太擔心被反擊。半小時後,隨著鄭智的體能下降,活躍程度下降,恆大的後防線就只能後撤到本方半場,而不敢過多的壓制對手。

鄭智參加的國足比賽也是一樣的情況。

所以,恆大真正的危機和國足其實是一樣的,就是鄭智之後,沒有人能夠替代他的作用。


蕭武彈史


俱樂部的優秀管理,年輕球員的培養,球隊梯隊的培養等等很多因素在裡面。明年期待恆大的表現!


阿爾山反邪教


靠老闆的錢運作和大批的球迷的主客場都去助威,最重要是努力去搶球、踢球、到贏球,永不故棄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