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北省境內有一個鎮是“全國重點鎮” 、“湖北省生態鎮”、“ 湖北省森林城鎮”,被稱為“五縣通衢”

,其內有一個鄂王城,是湖北省簡稱“鄂”的源頭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個鎮就是地處大冶市西南部的金牛鎮,它東南與咸寧市擔山鎮為鄰,南連咸寧市雙溪橋鎮,西鄰武漢市江夏區湖泗鎮,北接鄂州市太和鎮。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牛鎮總面積有154.69平方千米,下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總人口6萬多。交通上與106國道、107國道相接;另有黃鹹高速、鄂鹹高速兩條高速穿鎮而過,並在金牛設立互通出入口。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牛殷為鄂國,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在這一帶活動。在古代,金牛鎮是揚越族的一支鄂氏族的活動中心,是古鄂國(鄂氏族所建的諸侯國)的都城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的“鄂王城遺址”,位於金牛鎮鄂王城村胡彥貴灣。城址依崗毗地形而建,呈南高北低狀。城內地平面高出附近地面5—10米,城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其東西長約500米,西北寬約400米,城垣總長為1530米,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現存城垣基腳寬約20米,頂寬約10米。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鄂王城城址是鄂東南極為重要的一處歷史文化古城址,對於東周楚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曾將鄂王城列為“十一五”搶救性保護的陽光工程項目,為了使承載楚文化古老歷史片段和文明印跡的鄂王城城址免遭進一步破壞,該城址1985年,被大冶縣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鄂王城城址,金牛鎮境內還有龍泉、劉復故居、龍川書院、宋代王鑄墓、五里亭、下馬湖廟、靈溪觀、張王廟、太平天國將領墓、勝橋冶煉遺址群、東周時期古遺址、香爐山新石器遺址等文化遺蹟。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牛鎮有三項民間藝術被列入“黃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個是民間手工藝水竹籃,另外兩個是民間美食金牛麻花和金牛千張皮

水竹籃是金牛鎮所產的一種手工竹藝編織品,按形狀分有圓型和橢圓型,有大號、中號、小號三種型號,各式各樣的水竹籃均是網眼籃身,花紋鎖口。該鎮的周福益水竹籃被列入黃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牛麻花是一種民間大眾化的小食品,以麵粉、食油、礬、鹼等作為主要原料,造型既有傳統的髮辮型、剪刀型,也有鴛鴦型、燕子尾型,口味有甜鹹兩種。其製作技藝被列入黃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牛千張皮,人們習慣稱“金牛皮子”,是黃石特產、鄂東南風味食品,主要原料是黃豆,食用時,可切成絲條狀煮鮮魚,或切成三釐米寬的條,結成皮子跎燜紅燒肉。其製作技藝被列入黃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金牛鎮以創建省級森林城鎮為目標,積極打造生態金牛、綠色金牛、宜居金牛,狠抓造林綠化工作。並打造以健康養生產業為核心、健康養生服務為主題定位,按5A級景區高標準打造,金總投資6.3億元,總建築面積佔地約3000餘畝的中高端養老旅遊小鎮。

湖北“鄂”的源頭出自該鎮,擁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牛鎮人脈資源豐富,人才遍及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各個領域。有很多在武漢漢正街、浙江義烏、江蘇常熟、廣州新塘、湖南株州及岳陽等地從事服裝加工生產貿易等行業,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