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長安新能源混改“落槌”,長安放棄控制權

長安新能源混改“落槌”,長安放棄控制權

12月3日,時代財經從長安新能源方面獲悉,長安新能源混改項目“落槌”。本次融資於今年11月完成,引入長新基金、南京潤科、兩江基金、南方工業基金在內的4家戰略投資者;四方股東分別擬增資10億元、10億元、7.4億元、1億元,一共28.4億元。據內部人士表示,增資簽約活動已於12月3日在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舉行。

隨後,長安汽車同日晚間發公告稱,本次增資擴股以現金方式進行。增資後,其持有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股權比例將由100%稀釋到48.95%,喪失控制權,新能源科技變為聯營企業,預計放棄權利事項對其合併報表產生的影響為增加淨利潤22.91億元。

引入外援後,將有助於長安新能源推出新產品,增強競爭力。目前,長安新能源旗下只有四款車型,跟競爭對手有很大差距。長安新能源方面對時代財經表示,長安新能源接下來將加快新品推進步伐,包括SUV E-Pro、E-Rock,以及剛剛公佈無偽諜照的E-Star都將陸續導入市場。

长安新能源混改“落槌”,长安放弃控制权

增資後持股情況 圖片來源:長安汽車公告

4家戰投均有國資背景

長安新能源此次引入的4家戰投分別為重慶長新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南京潤科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承為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重慶南方工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別擬增資金額10億元、10億元、7.4億元和1億元,佔增資後長安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股比分別為17.9737%、17.9737%、13.3006%和1.7974%。

據時代財經瞭解,南京潤科為南京地方國資背景,長新股權基金和兩江基金則為重慶地方國資背景,南方工業基金則兼具央企、地方國資和民營資本混合屬性。

长安新能源混改“落槌”,长安放弃控制权

天眼查數據顯示,南京潤科成立於去年1月24日,為南京溧水經濟技術開發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子公司;疑似實際控制人可追溯至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

長新股權基金成立於今年11月18日,主要股東包括重慶承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重慶渝富資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承為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疑似實際控制人可追溯至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兩江基金成立於2016年5月30日,主要股東為重慶承運貳號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疑似實際控制人可追溯至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

成立於2016年3月11日的南方工業基金,主要股東包括國華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夥)、南方工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重慶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南方工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國華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夥)和南方工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疑似實際控制人均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疑似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市財政局。

长安新能源混改“落槌”,长安放弃控制权

該增資擴股項目於今年9月30日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當時希望通過增資擴股引入不少於2家戰略投資者,且長安汽車放棄本次增資的優先認購權。截至12月3日,上述四家戰略投資者已向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遞交投資意向登記材料,並繳納保證金。

持股降至48.95% 長安汽車喪失控制權

本次增資完成後,長安新能源註冊資本將由9900萬元增至約2.02億元。同時,長安汽車持有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股權比例將由100%稀釋到48.95%,喪失控制權,由其全資子公司變為聯營公司。

長安汽車稱,放棄同比例增資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權利,主要是考慮到單獨依靠長安汽車來發展新能源業務難度會持續加大,為了增強新能源科技公司的發展活力,提高其運營效率,加速整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資源,需引入外部資源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革,最終實現新能源科技公司的順利轉型。

2017年10月,長安汽車發佈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並提到兩個時間節點:在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打造;2025年,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電氣化,並計劃投入100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長安新能源是長安汽車去年7月分支出去成立的子公司,被視作“香格里拉計劃”的重要支撐,但至今陷入嚴重虧損。

據長安汽車公告顯示,截止今年10月31日,長安新能源的資產總額為26.83億元,而負債總額達到了22.5億元,淨利潤虧損5.79億。

长安新能源混改“落槌”,长安放弃控制权

長安新能源業績情況 圖片來源:長安汽車公告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對時代財經表示,長安新能源引入融資與其自身發展不太順暢有關,母公司業績承壓,無暇顧及其發展,長安新能源出於進一步發展的考量,需要通過融資緩解資金壓力,以保障後續研發及產品投入。他指出,目前長安新能源的產品競爭力不足,未來要根據政策重新調整戰略,開發更多新產品等,需要投入研發的資金較多。

未來部分車型仍需代工

事實上,引入外援後,長安新能源面臨的轉型壓力依然較大。

縱觀長安新能源的產品矩陣,僅有逸動EV460、逸動ET、奔奔EV360、CS75PHEV四款新能源車型,對比業內北汽新能源、比亞迪等品牌,佈局仍有一段距離。數據顯示,長安新能源今年9月銷量為965輛,同比暴跌87.2%,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為29048輛。

長安新能源產品矩陣 圖片來源:車企官網

長安新能源方面對時代財經表示,長安新能源接下來將加快新品推進步伐,包括本月將上市的純電SUV E-Pro,以及在今年廣州車展全球首發的E-Rock,和剛剛公佈無偽諜照的E-Star都將陸續導入市場。據公開信息顯示,純電SUV E-Pro是基於長安CS15燃油車基礎上開發而來。

值得關注的是,時代財經在長安汽車發佈的一則資產評估報告中看到,目前長安新能源並無自己的生產工廠。

2021年長安新能源將以外購方式購入長安汽車投資修建的南京江寧新能源汽車一期生產基地(已投資建設),構建自身生產能力。而截止2021年前整車零部件生產及安裝均委託代加工和組裝,其委託加工產生的成本仍佔主營業務成本一定比例。

該份報告還指出,長安新能源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包括油電兼容車型和純電動的全新平臺車型。2021年前生產與傳統車共線的油電兼容車型,均委託長安汽車進行代工生產;2021年後生產的全新平臺新能源汽車,採用代工和自行生產相結合的模式。

“除了引入資金加速轉型外,長安新能源還亟須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佈局和技術提升,並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的保值率,才有望進一步推動實現全面電氣化的轉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對時代財經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