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溝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溝

清晨,金色陽光灑進池杉林的一刻

在南京六合區一個非常低調的小地方,

那裡不僅私藏南京最美秋色,

幽靜的山間湖畔,

其實更加適合看雪看月亮。

前兩天連南京都下雪,

儘管小得可以忽略,

只有紫金山頂稍有積白,

但我們心存希望,

靜候下次瑞雪再次來臨金陵城,

相約止馬嶺。

在蘇皖兩省的界山止馬嶺,萬畝林地,山幽林靜。每年南京入秋時,止馬嶺上麻櫟、楊樹、板栗等早已開始落葉,松樹、毛竹還是夏季的一片碧綠。從山頂往下看,林間呈現不同的顏色,宛如南京的“九寨溝”。

本文作者三年來多次前往止馬嶺,見證過這裡的紅葉,更見證了這裡的白雪。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撰文、攝影:葛宏軍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南京止馬嶺雪後初霽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看盡止馬嶺,

最美是深秋。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止馬嶺曾名“芝麻嶺”,

這裡並不大,

山也不高,水也不深,

平日裡默默無聞

一年中只在秋日初冬,

因著水庫和紅杉林,

美上一回。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止馬嶺,又名芝麻嶺,位於南京市六合區竹鎮,周圍萬畝林地,草木茂密,山幽林靜,各種飛禽走獸出沒其間,一派原始風光,為蘇皖兩省自然保護區。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路過此地區,走著走著,忽然跨下的馬兒不走了,停在當地,這裡林深幽靜,風景秀美,連馬兒都止步不前了,後人就叫此地為止馬嶺。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池杉倒影

這片自然保護區由一水庫和山地組成,水庫之中有片杉樹林。這片池杉種植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排澇技術不發達,這兩處地勢低窪,年年積水,只能栽種耐水的樹種,後來修建水庫,久而久之,當年種下的池杉已在水中成林,成了今天的奇觀。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入秋時節,止馬嶺滿山遍野淺紅深黃,蜿蜒崎嶇的山道落葉沙沙。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山色層林盡染,蕭疏恬淡,讓人心境開闊。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江南的雪對攝影人是很奢侈的,

而在2016年,

那一天,落了一夜的雪。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疾馳雪後止馬嶺

考慮到日出後就會迅速融化,城裡積雪時間太短。一夜無眠計劃著清晨就去拍。日出前到達拍攝位置,首選去了紫金山,山裡的溫度比城裡低,積雪會稍微厚些。直接上天文臺想拍攝雪景,不巧那一天天文臺維修不開放!只能到山下的植物園等地拍攝,發現效果一般。好在小雪還在持續,不如換個地方拍攝,一週前去看過止馬嶺,心想下雪的時候一定會很美!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這是難得的好時機,再查了下六合當天的實時圖片,都有積雪,放心了,肯定有戲!吃過午飯偶遇一攝友,一同前往。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馬嶺山道是單行線,路面比較窄,順行上山,山上的積雪較厚,樹枝上都佈滿了雪,被壓彎了腰,童話般的森林。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山林間出現圓滾滾、不規則的雪墩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這是雪化後的山林間,這裡之前是火山,圓滾滾的火山石漫山遍野。

地面上攤著無數大小不一的岩石蛋,大雪過後地面就形成了高低不同的雪墩,天氣寒冷,部分岩石蛋上凝結了一些冰凌,最長者有半米,非常適合攝影。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傍晚,童話般的池杉林

傍晚才到達池杉林,但發現前方道路被大雪壓塌的樹枝和竹子擋住了出去的路。第2天來拍了日出。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深秋止馬嶺早霞

冬天的池杉林,清晨水面一般都會升起霧氣,逆光照在湖面上,加上水杉樹的影調,再配上水鳥,都是經典的畫面。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水庫的對面山擋住了陽光,等幾十分鐘後陽光就會從小山尖升起。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太陽昇起後的池杉林

太陽露出的那一刻,金黃色的陽光灑在霧氣騰騰的水面上,紅色的樹葉、樹幹的倒影配上白雪,偶爾還闖入幾隻野鴨子游弋在水面上,時不時的潛水捕食。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陽光灑進樹林裡的那一刻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湖裡遊著野鴨,湖邊還住著幾戶人家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一節節樹幹挺立,樹幹基部膨大、縱稜粗狂,與水中的倒影相連。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止馬嶺除了池杉林,還有風車,

晴天的夜裡可以觀星星,

附近還有很多蘆花。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殘月下的風車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蘆花掩映的風車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今年雨水少,所以水會更加清澈

而在空中俯瞰沐雪的止馬嶺,

又是一番美麗風景。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空中看止馬嶺全貌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空中看池杉林,樹冠像綻放的花朵,綴滿在碧水之上。

深秋,南京成了九寨沟

雪後池杉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