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皮膚科就診常見問題解惑,皮膚用藥你用對了嗎?

皮膚裸露在外,是為我們抵禦外界有害物質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因此也常常第一個受害,需要診治。

但不少人即使在就醫後,拿著醫生開的外用藥回到家裡,也還是一頭霧水,疑問重重。

皮膚科就診常見問題解惑,皮膚用藥你用對了嗎?

為什麼一會兒用藥水一會兒用藥膏?

市民王先生得了溼疹,到醫院去就醫,第一次醫生給開了一瓶藥水,囑咐他一週後複診。

複診的時候原來的醫生沒上班,王先生換了個醫生看,醫生看了看病歷本,又看了看王先生的皮疹,開了支藥膏。

王先生有點疑惑,為什麼同一個病兩個醫生開的藥還不同?是哪一個醫生錯了?

其實,哪一個醫生都沒錯,同一個皮膚病在發病不同的階段,用藥原則就是不同的。

像王先生的溼疹: 急性期常常有滲出,應先用溶液溼敷,如 3% 硼酸、0.02% 呋喃西林等水性溶液。

有紅色的小疙瘩,即丘疹,而無滲出時,首選粉劑或洗劑,如爐甘石洗劑,陳舊溼疹出現皮膚增厚、苔蘚化時,應選用軟膏等膏劑。

皮膚科就診常見問題解惑,皮膚用藥你用對了嗎?

怎麼什麼病都開同一個藥?

王先生在交費的路上,無聊東張西望,看到前面排隊的兩個人,一個病歷上寫著:脂溢性皮炎,開了硫磺膏,另一個病歷上寫著:疥瘡,也開了硫磺膏。

王先生不禁納悶了,怎麼都開同一個藥,這不是"萬金油醫生"的做法嗎?

其實,同一種藥物在不同的濃度下,可能會發揮不同的效果,比如說:

硫磺:濃度低於 5% 時,主要表現為抑制皮脂分泌,促進角質形成的效果,當濃度達到 10%~20% 時,則發揮出殺菌、殺蟲的效果。

水楊酸:0.5%~2% 之間的水楊酸糊劑與軟膏有角質促成作用,而濃度為 5%~20% 的水楊酸對皮膚有迅速的角質鬆解作用,會造成剝脫。

維 A 酸:對於光老化皮膚,在睡前外用 0.025% 的維 A 酸霜,堅持一定時間就可看到改善,但對於扁平苔蘚、毛囊角化等角化異常的疾病,則常常要用到 0.1%~0.2% 濃度的維 A 酸霜才會收到良效。

皮膚科就診常見問題解惑,皮膚用藥你用對了嗎?

用手塗,還是用棉籤塗?

王先生拿了藥膏,回到家裡,正要塗,又犯難了,用手塗吧,覺得沾了手不乾淨,用棉籤,又好像塗不均勻。

1. 粉劑

用於皮膚表面,主要為了吸溼、減少摩擦,不求通過皮膚吸收藥效,撒佈在患處表面即可。

2. 溶液

可用棉籤蘸取,塗布於皮膚表面,如果用於溼敷,可用紗布浸滿藥液後,覆蓋患處。

3. 洗劑、搽劑

這類外用藥,靜置一段時間後都會有分層,底下有沉澱物,使用前一定要先搖勻,然後用棉籤蘸取,塗於患處。

4. 軟膏、凝膠

這兩類需要通過皮膚吸收藥物中的有效成分來治病,要用手塗,搓至皮膚吸收,再洗手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