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農民挖出“諸葛亮寶劍”,獲500元獎勵!

農民挖出“諸葛亮寶劍”,獲500元獎勵!

“百鍊成鋼”這一成語,最早源於我國古代一項獨特的鍊鋼工藝。春秋時期,人們在冶煉鋼鐵的過程中發現,反覆加熱煅打的次數越多,鋼件越硬,便有意地增加煅打加熱的次數。東漢時,百鍊成鋼工藝已趨成熟,當時“煉”的工藝分為“三十煉”、“五十煉”、“百鍊”等,從解放後出土的文物中可得到證實。 

1978年,江蘇徐州銅山縣駝龍山漢墓出土一把鋼劍,長109cm,劍身長88.5cm,寬1.1~3.1cm,脊厚0.3~0.8cm。劍把正面有錯金銘文:“建初二年(公元77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涑(煉)△△孫劍△。”銘文說明此劍是用“五十煉”工藝製成的。 

農民挖出“諸葛亮寶劍”,獲500元獎勵!

這把劍的發現過程戲劇性十足, 1978年4月的一天,家住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潘塘鄉曹山村的農民曹景志,領著一個10來歲的孩子,揹著一個綠色的軍用揹包來到了徐州博物館找館長。館長不在,年輕的研究員王愷接待了他們。

曹景志從軍用揹包裡掏出了一張發黃的手帕包成的小布包,手帕打開之後,裡面有一張報紙包裹著的銅鏡。王愷一看,發現是一面柿蒂鏡,銅鏡綠鏽尚在,上面還有一些泥土,一看就知道是出土沒多久的文物。王愷興奮地問道:“這鏡子怎麼發現的?還有其他東西出土嗎?”

農民挖出“諸葛亮寶劍”,獲500元獎勵!

曹景志告訴王愷:今年1月份,他在駝龍山南坡採石頭修豬圈時挖出了一些青磚,青磚的下面有個土坑,這面鏡子就是從土坑裡面挖出來的,當時還出土了一些瓦器和老銅錢。“還有一刀一劍,寶劍是諸葛亮的!”曹景志突然又興奮地補充道,他用雙手比了一下寶劍和寶刀的長度,又看了看博物館裡放置的一些青銅劍後,說那把劍沒這些青銅的好看。

王愷聽說還有一刀一劍出土後,頓時覺得不可思議,於是趕緊問道:“為什麼肯定是諸葛亮的劍?”曹景志當即回答,因為劍的身上刻著很多細小的金字,而他認識一個“蜀”字和“王”字。“蜀不就是劉備嗎?劉備有個軍師叫諸葛亮,誰都知道啊。這劍出在山上,不是蜀王就是諸葛亮的,我覺得是諸葛亮的。”

農民挖出“諸葛亮寶劍”,獲500元獎勵!

王愷馬上意識到出土的寶劍和寶刀是更重要的文物,這個土坑肯定藏有大秘密。第二天一大早,王愷就騎著自行車往曹山村趕去。經過將近2個小時的奔波,王愷在曹景志的帶領下,來到了駝龍山上那座古墓旁。經勘查,王愷發現那是一座小型的磚室墓,年代為東漢晚期,墓室已經被挖掉一半,原貌已經被破壞。

當天中午,王愷等人返回曹景志家時,曹家已經將出土的文物能收集到的都收集了,包括鐵劍1把,鐵戟1把,釜1件,五銖錢及貨泉錢78枚。曹景志說,本來出土的是一刀一劍一戟,但鐵刀已經被孩子拿出去玩耍丟失了,丟失地點就在村口的土堆灌木叢附近。但王愷和10多個村民找了一個多小時,幾乎把地皮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鐵刀的下落。

據曹景志回憶,出土的器物之中,就屬鐵刀最為精美,刀身上刻有龍鳳圖案,還有密密麻麻的不認識的金字。鐵刀刀柄上還有一顆紅色的珠子,有點像瑪瑙,又有點像玻璃。

農民挖出“諸葛亮寶劍”,獲500元獎勵!

鐵刀丟失,大家頗為心痛,幸虧“諸葛亮的寶劍”還在。這柄鐵劍長1.09米,手柄上有麻織物痕跡;劍鞘為夾紵漆胎,已朽附於劍上;除了劍鋒部位稍有殘缺外,大體上保存完好。在寶劍的劍柄上,刻著隸書錯金銘文1行,共有21個字,這21個字為:“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孫劍□。”

農民挖出“諸葛亮寶劍”,獲500元獎勵!

建初為東漢章帝劉炟的第一個年號,建初二年為公元77年。蜀郡,漢代時期屬於益州,今天的四川成都。曹景志當初認為這是諸葛亮的佩劍,就是看到了蜀郡這個蜀字。當時的西工官為蜀郡的工官,史書上稱之為“蜀郡西工”,工官就是專門負責生產武器的官吏,王愔就是工官的名字。

農民挖出“諸葛亮寶劍”,獲500元獎勵!

“五十湅”代表的是這把劍的鑄造工藝質量標準,這把劍至少經過了五十次的淬鍊、反覆摺疊鍛打,因此寶劍質量上乘。《漢書˙楊僕傳》:“欲請蜀刀,問君價幾何?對曰:率數百。”可見此劍價值不菲。

這把寶劍自然與蜀王無關,更不可能是諸葛亮的佩劍,這是曹景志的誤解,但這把寶劍卻是貨真價實的國寶。在中國考古史上,從漢墓中出土的鐵刀、鐵劍不少,但有銘文的非常少,有紀年的更少,有紀年和鍛造質量標準的,全國僅有這一把,堪稱絕世國寶。

農民挖出“諸葛亮寶劍”,獲500元獎勵!

最後,王愷告訴曹景志這些器物屬於無價國寶,地下發現的文物應該上交國家。鑑於曹家主動獻寶有功,博物館以徵收的方式徵繳了這批文物,為曹家送去了500元的徵收款並給予了相應物質獎勵。

這批寶物就這樣被徵收進了徐州博物館,但王愷卻始終難以釋懷,因為最珍貴的鐵刀丟失,從曹景志的回憶來看,這把鐵刀更有價值。刀柄上的紅玻璃可能是紅寶石,刀身上密密麻麻的金體文字也許能揭開這座古墓之謎,這批文物的來源之謎。

為此,王愷又接連多次返回曹山村尋找鐵刀下落。多次尋找無果之後,王愷才不得不接受鐵刀已經丟失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