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臨門一腳腿軟 愛瑪科技果然“倒”了

本報訊(記者 林珂)飽受業內質疑的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愛瑪科技)最終還是未能敲開 A股的大門。就在公司上會前,《金融投資報》和金融投資網刊發了題為《愛瑪科技“奔A”保薦人關聯方突擊入股》的報道,對愛瑪科技招股說明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了質疑,引發業內高度關注。證監會11月27日晚間公告稱,鑑於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八屆發審委2019年第187次發審委會議對上述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在《愛瑪科技“奔A” 保薦人關聯方突擊入股》報道中,愛瑪科技保薦人關聯方突擊入股備受市場關注。可以看到,2017年10月,中信證券(港股06030)的關聯方通過增資入股愛瑪科技,2018年1月31日中信證券就與愛瑪科技簽署了首發上市輔導協議。證監會官網顯示,2018年6月22日,愛瑪科技報送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然,作為保薦人,中信證券旗下子公司和私募產品突擊入股,很難讓人完全相信其中沒有利益輸送之嫌。

再從基本面看,愛瑪科技業績波動十分劇烈,成長性問題也是公司面前的一大難題。具體來看,雖然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淨利潤在2017年出現斷崖式下滑,儘管2018年出現恢復性增長,淨利潤卻不及2016年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淨利潤大幅波動背後,現金流狀況不容樂觀,也是愛瑪科技面臨的一大難題。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87339萬元、141231萬元、72726萬元、29214萬元。可以看出,自2017年起就呈現出不斷下降趨勢,2018年現金流量淨額僅相當於2017年的一半,2019年上半年則僅相當於2018年全年的40%。

作為充分競爭的行業,更好的產品意味著可能獲得更多的消費者肯定,從而換取更高的市場份額。從研發角度來看,愛瑪科技不僅研發投入佔比低於同業,在發明專利數量上也弱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對此,有投資者質疑其真實的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0.96億元、1.16億元、1.50億元和0.91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 為 1.49% 、 1.49% 、 1.67% 和2.04%,比例較低。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相比,2016-2019年上半年,雅迪控股(港股01585)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63億元、1.83億元、3.05億元和1.23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45%、2.33%、3.08%和3.03%,且雅迪控股營收規模略高於愛瑪科技。新日股份營收規模小於愛瑪科技,但研發支出佔比更高。

除上述質疑外,愛瑪科技遭遇專利訴訟也是業內質疑的焦點。有報道稱,原告浙江一企業近期將愛瑪科技等公司訴至杭州中院,後者已於11月26日正式立案(編號:2019浙01民初4159號),案由為“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涉嫌侵權產品是愛瑪科技的in麥車型,涉訴金額約3000萬元。對於愛瑪科技招股說明書中存在的其他疑問,《金融投資報》仍將繼續關注。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