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為什麼《少年的你》的最後魏萊突然會向陳念道歉?她在怕什麼?

看完《少年的你》很久,一直沒有為這部電影寫點什麼。

一是因為這種校園霸凌題材實在是太過於沉重,另一方面是因為實在覺得很多人都分析了,很多人都已經給出了完美的電影解讀。

有人誇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演技好,有人誇導演的功力足,還有人說題材,故事充實,這些說得都不錯,但是拋開這些表面的東西,我想談劇中的一個細節,也是看完電影以後,一直困擾我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在前期魏萊死不悔改,即便是到了警察局也是毫不在乎,可是在後期,撕開周冬雨的衣服,拍下她的裸照以後,卻怕了,甚至跑來向她道歉?”

一個前期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的施暴者,到了後期為什麼突然會轉了性,甚至還想跟陳念做好朋友呢?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為什麼《少年的你》的最後魏萊突然會向陳念道歉?她在怕什麼?

第一個:怕復讀,怕父親不理自己?

在劇中,其實魏萊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她說是因為怕再復讀,她說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沒有理自己。

這種藉口看起來很難讓人信服,但是對於魏萊來說,我大體是相信的。

從鄭警官去她們家的時候,就能看出她們家的家世背景,以及經濟地位,出生在這種家庭的女孩,天生什麼都不缺,唯獨缺少關心,唯獨缺少關愛。

而父親作為女兒人生之中接觸到的第一個異性,對於女兒來說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的,所以魏萊可以誰都不在乎,可以誰都不管,唯獨不想失去,就是父親,就是父愛。

一旦父愛崩塌,對於魏萊而言,人生其實最重要的一種信仰也沒有了!

為什麼《少年的你》的最後魏萊突然會向陳念道歉?她在怕什麼?

第二個:這一次有人證,有物證。

在學校的時候,魏萊三人組之所以敢天不怕,地不怕的欺凌胡小蝶,甚至在她跳樓以後還毫不在乎,原因是因為她們心中明白這事找不到她們身上來。

一沒有人證,二沒有物證。

當然最重要的是因為沒有物證證明胡小蝶的死與她們有關,假使有直接證據能夠證明胡小蝶的死同她們有關,她們後來也不會這麼囂張的去欺負陳念。

當然還有一點是鄭警官的上司在同他吃夜宵的時候提到的,因為孩子的心中沒有是非觀,沒有足夠的認知。

為什麼《少年的你》的最後魏萊突然會向陳念道歉?她在怕什麼?

就像他的上司講到的那樣,曾經有一群男孩子在學校活活將一個男孩子打死,警察問他們的時候他們都懵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人可以被打死!

而在胡小蝶跳樓自殺以後,魏萊等人的心中其實已經有了足夠的認知,那就是:“原來校園霸凌真的可以逼死一個人!”

所以這就是魏萊在發現有視頻監控,有樓上鄰居人證的時候,突然害怕,緊張起來的緣故,她明白了後果的嚴重,也明白了證據確鑿,只要傳播出去,她肯定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為什麼《少年的你》的最後魏萊突然會向陳念道歉?她在怕什麼?

第三個:烏合之眾。

《少年的你》中有這麼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有一次魏萊帶人上門堵陳唸的時候,陳念躲到了垃圾桶裡面。

而魏萊三人組中有一個女孩子其實是有聽到垃圾桶裡陳唸的手機響聲的,可是她卻選擇了放過陳念。

結合這個細節,到後面這個女孩子來找陳念尋求幫助,以及最後在魏萊的慫恿下又開始對陳念拳打腳踢,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心理事實,那就是大多數時候,人心是善的,而一旦被裹挾,一旦盲從,就很容易由善變成惡。

為什麼《少年的你》的最後魏萊突然會向陳念道歉?她在怕什麼?

在魏萊的嘴裡是當時大家都不知道怎麼了“玩過火”了,可是用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就特別容易理解,其實就是盲從,其實就是被傳染。

在《烏合之眾》有這麼一段話解釋的就特別清楚: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雖然魏萊看起來是這群霸凌人的核心,但是我們也很難判斷她不是被這個群體所裹挾,所脅迫著。

在群體中,個體為了獲得認同,往往會不辯是非,一旦脫離群體,就會認識到自己其實是錯的,而這大概也是後來魏萊來找陳念道歉,來找陳念求原諒的緣故吧!而這這個角度來說,其實魏萊也是受害者之一!

為什麼《少年的你》的最後魏萊突然會向陳念道歉?她在怕什麼?

最後,我想用電影中的一句話來結尾:即使身處陰溝,也仍然要仰望星空。

而這也是這部電影想要傳遞出來的一個信念,少年的你,心要向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