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據說,中國有百分之六十的家庭都是老人在帶孩子,有人甚至說:帶孩子,是中國老人的宿命

。看見這句話不覺心裡泛酸,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把我們養育成人,剩下的小半輩子還要操心勞力的幫我們帶孩子。

為什麼有這麼多老人帶孩子?我覺得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年輕的父母迫於生活壓力,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需要外出上班,但是孩子的日常生活又離不開人的照顧,於是,只能請老人來幫忙了。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哪個老人不疼兒孫呢?聽到兒孫需要自己,老人自然是樂意幫忙的,於是開始了帶娃生涯,有些老人甚至是背井離鄉而來,出錢出力自不必說,還有一些老人身體不好,一邊扛著病痛一邊給子女帶孩子,儘管這樣,還是很多噴老人帶孩子帶不好的話:

千萬別把孩子給老人帶,毀孩子一生。

把孩子給老人帶,還不如不生。

老人帶孩子,看看老人是怎麼毀孩子的。

把孩子給老人帶,你對得起孩子嗎?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一樁樁一件件把老人說得像個十惡不赦的罪人,我看過一篇文章說老人看孩子的8個弊端,什麼怕孩子哭,給零食滿足;怕孩子餓,追著餵飯;哄騙式教育;大讓小教育;老人愛給孩子發聲減少了孩子鍛鍊的機會等等,不得不說,老人帶孩子的時候確實有可能存在這些問題,但是,難道年輕人看孩子就把這些完全都避開了?養育孩子這個漫長的過程有哪個年輕人敢說,上面哪幾個問題自己一個也沒犯過的?

我相信,如果可以選擇,大多數老人都願意時不時來看看兒孫就行了—想念的時候就過來看看或者叫兒孫回家,其他的時間過過自己的小日子,養花逗鳥、跳跳廣場舞,多舒服!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一個家政公司,她說,現在在北京,保姆的工資基本都在一萬以上,如果是帶孩子還要做一日三餐的那都得一萬五起步,想想帶孩子和料理一日三餐不正是孩子看護人的工作嗎?你覺得老人不辛苦,可人家乾的事情的價值用錢來衡量都在一萬五起步的。

即使在北京,也有很多人的工資達不到一萬、一萬五,為什麼寶媽,育兒嫂的工資就能這麼高?說到底就是一個字:累。

從孩子一睜眼開始,穿衣服、督促孩子洗漱、搞衛生、買菜、一天三頓、陪孩子出去玩一直忙到孩子睡覺,孩子都睡了,老人的活都有可能沒幹完。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這麼累的事情,為什麼人家老人還願意給你帶孩子呢?

那都是因為赤城的愛啊。

是的,老人帶孩子確實會有一些弊端,老人年紀大了,忘性大,經常會丟三落四,思想頑固,甚至還有些封建思想,容易溺愛孩子,即便如此,子女也不應該因為一些小錯否認老人對孩子、對家庭的付出。

想想當孩子黏在你身上不肯下來你覺得胳膊痠麻疼痛時,孩子也是這樣黏在那個年邁的老人身上的。

孩子街邊玩鬧,當你追孩子追得氣喘吁吁時,老人拖著蹣跚的腳步追趕孩子的樣子。

當你在為娃終於開學了鬆了口氣的同時,想想每天為你帶孩子的老人。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想想老人,有多少老人是一邊忍受著挑剔,一邊在默默幫子女帶孩子。

老人能為我們帶孩子,我們應該感激他們而不是挑剔他們。

那麼,家有老人帶孩子,子女應該做到什麼呢?

1、多理解、多體諒老人。

有時候在網上看到一些家長髮帖子說孩子被老人帶的時候磕了碰了就覺得老人帶孩子不盡心、笨手笨腳、甚至覺得老人偷懶耍滑的,我覺得實在太不應該了,就算是自己看孩子,孩子調皮的時候也難免會沒看住出現磕碰啊。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年輕人出去打工掙錢了把孩子留給奶奶帶,孩子玩耍的時候不小心觸碰到了老化的電線觸電身亡,孩子媽媽失去理智衝婆婆吼道:連孩子都看不好!奶奶心裡本來就又內疚又心疼,再加上委屈想不開服毒自殺了。

當時我在想,如果孩子父母在場,孩子很大概率還是會觸電,畢竟客觀條件就擺在那裡。但是兒媳婦的責怪卻成了壓死奶奶的最後一根稻草,產生了令人唏噓的結果。

我哥哥嫂子的孩子就是我爸媽帶大的,有的時候孩子摔了,可以看得出來我哥嫂都很心疼,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責怪我爸媽,我嫂子甚至還說:小孩子不摔跤怎麼可能長大。嫂子雖然表示了自己的豁達,但是我爸媽帶孫子的時候卻更謹慎了,他們也不想辜負我哥哥嫂嫂的信任。我一直覺得,正是有這樣明理的嫂子,我們家才一直和和睦睦的。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不磕碰的,自己帶的時候也一樣,孩子磕碰的時候父母是很心疼,但是在責怪老人的同時也應該問問自己:自己帶的時候不也會磕碰嗎?孩子磕碰了,他們是不是比我們還心疼?

換位思考,多理解和體諒了老人,從老人的角度看問題,自然就能理解老人的一番心了。

2、多分擔。

前不久在網上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老人來帶孫子,一天天累得連軸轉,照顧完孩子還得照顧子女,給子女做飯,等子女回家,滿心以為就能輕鬆一些了,沒想到孩子還是得自己看,最讓老人不能忍受的事,子女回家後吃完飯把碗一推,不但不帶孩子,還躺著沙發上玩手機!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照顧孩子、打理家務是個體力活,老人畢竟年紀大了,舉目四望,還能有誰這麼盡心盡力的幫你呢?好好珍惜老人付出,能多分擔點就多分擔點吧。

3、多關懷。

我離婚後還得上班,孩子只能讓我爸爸媽媽幫我帶,我爸爸媽媽給我哥哥帶孩子的同時還得給我帶孩子,十分辛苦。

最近新房裝修,前幾個月我在網上買了一個床墊,見賣家遲遲不發貨,我就在網上申請了退款,沒想到我申請退款後沒幾天,賣家就把貨發了,我那幾天正好出差,不知道我爸媽已經收貨了,還在網上聯繫賣家要求退款,賣家直接給我駁回了,我就申請客服介入,折騰到最後,晚上我和我爸媽視頻的時候說到這事,我爸才和我說,就在我出差後的第二天他就把床墊簽收了,忘記和我說了。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我當時很生氣,責怪我爸早不和我說,還說收了貨了還要人家退款這種行為簡直就是欺詐!害我太丟臉了,我爸解釋了幾句,我也沒往心理去。

第二天,我媽和我說,我爸這幾天身體不好,已經住了幾天院了,昨天才出院,當時我的心情簡直太難受了,爸爸是我最親的人,無怨無悔幫我帶孩子,出錢出力,就算是犯了錯,也不應該那樣的態度和他說話,跟何況爸爸不是故意的。

我突然想到這是今年爸爸第二次住院了,不知何時,在我眼裡像座山一樣魁梧的爸爸就這樣虛弱了呢?他真的老了,有的時候和他剛說完的話,他轉背就忘了,又過來問我,他耳朵也不好了,我和他說話的時候一邊扯著嗓子吼一邊看見他把耳朵側過來一臉認真地聽…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父母年紀大了,身體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小毛病,怕孩子擔心,經常忍忍就過去了,我們真的應該多關心父母,每年帶父母體個檢,看到父母不舒服的時候及時帶他們去醫院,讓父母知道我們也在關心他們。

4、多哄。

婆媳矛盾自古以來就是很多家庭頭疼的問題,婆婆和兒媳婦本來生活方式不一樣,在養育孩子上也有很大的分歧。

我的同事慧慧和老公都上班,孩子只能給婆婆帶,慧慧婆婆帶孩子的時候怕孩子著涼,總是給孩子穿好多衣服,孩子行動不便不說,熱的時候出汗還容易著涼感冒,慧慧和婆婆說了很多次,但是越說婆婆越不高興,還說慧慧老公就是這樣帶大的。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慧慧心疼孩子,又沒有辦法,有一天,孩子又感冒了,慧慧調整“戰略”,不再和婆婆理論,帶孩子去醫院的路上,慧慧故意哄婆婆,說婆婆帶得好,不應該老是感冒,待會兒讓醫生好好看看是什麼原因。

到了醫院醫生一摸孩子後背都是汗,責怪道:怎麼給孩子穿這麼多衣服!能不感冒嘛!慧慧趕緊應下來,說是她給孩子穿的,第一次做父母,不知道給孩子穿多少衣服,還請醫生教一下該怎麼判斷給孩子穿多少衣服。醫生在說的時候,慧慧用餘光漂到婆婆的臉非常尷尬。

從那以後,婆婆按照醫生的說法給孩子穿衣服,孩子的問題上也經常聽慧慧的意見了。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給你帶孩子,感恩父母為我負重前行

我們經常說老小孩老小孩,其實老人和孩子一樣,都是需要哄的,處理問題的時候別針鋒相對,多哄哄老人,再想辦法用智慧解決,老人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畢竟大家都是奔著照顧好孩子的目標去的。

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比我們小的時候難帶多少倍,年紀一把的父母能給我們帶孩子真的很不容易,雖然父母給我們帶孩子時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多理解和關心父母,認可父母的付出,不要讓父母出錢出力還傷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