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从民工到院士,他自学考上清华,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如今获何梁何利20万奖金!

他15岁当民工,23岁通过自学考上清华大学,留学美国时胸怀大局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任教;他数十年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爱国奋斗,开拓创新,在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和网络信息安全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刚刚获得

2019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电子信息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

从民工到院士,他自学考上清华,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如今获何梁何利20万奖金!

管晓宏教授

截止目前,西安交大陈学俊院士、姚熹院士、谢友柏院士、郑南宁院士、陶文铨院士、蒋庄德院士、何雅玲院士、俞茂宏教授等11人获得过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从民工到院士,他自学考上清华,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如今获何梁何利20万奖金!

管晓宏,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针对能源、电力和互联网等网络化系统,提出了系统优化、物理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解决了多个公认难题,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为能源电力等系统的提效节能和保障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美国李氏基金杰出成就奖和多篇国际最佳论文奖,连续五年被Elsevier列为中国高被引学者。他领衔的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荣获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从民工到院士,他自学考上清华,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如今获何梁何利20万奖金!

1970年,不满十五岁的管晓宏参加了陕西华县(现渭南市华州区)柳枝公社的民工队,到冶金部第十冶金建设公司参加三线建设,先后当过民工、乐队乐手、木工、钳工、车工。在当工人的近8年时间里,他用借来的教科书,自学完了初中、高中的全部数理化课程,自修了微积分、理论力学、电工学等大学课程。

1977年,管晓宏靠自学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便任职于西安交通大学。1988年8月,管晓宏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电机与系统工程系攻读博士。在美学习期间,他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及每年数百万至上千万美元的经济效益,并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他的导师、著名华裔科学家陆宝森教授称他是"该系成立15年来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1993年5月,管晓宏获得博士学位,由于他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加上导师强力推荐,被美国当时最大的电力公司PG&E(太平洋燃气与电力公司)聘任为高级顾问工程师。

由于研究专业热门,美国的各种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优越的机会接踵而至,面临选择,管晓宏还是决定回国。1995年7月,管晓宏辞去了美国的职位,回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工作。

从民工到院士,他自学考上清华,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如今获何梁何利20万奖金!

在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带领十几位师生开拓电力系统安全性评估领域的研究,坚守十余年后,团队提出电网安全性冗余判定解析条件和安全性评估新方法,

最终实现了能源电力系统安全性快速评估的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该成果应用于西北电网安全性分析,为电网规划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关键技术。

上世纪末,互联网开始进入国内。凭借多年海外经验,早在2000年,管晓宏就果断带领团队在西安交大开创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研究,还把自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配套经费投入其中。经过六年攻关,团队编写了近200万行代码,历经1200多次网络试验,提出了基于混合指数分布的僵尸网络探测与规模估计方法,解决了僵尸网络分布区域和规模大小的国际难题。

从求学到求职,管晓宏的脚步始终紧随祖国的需要,他说,"我是在西迁精神影响下成长的一代,祖国的召唤就是我的方向。"

从民工到院士,他自学考上清华,放弃美国高薪回国,如今获何梁何利20万奖金!

老一辈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来都怀揣着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传统,而管晓宏的"中国梦"就是科教强国梦。他以自学改变命运,以科研奉献国家,带领团队不断攀登高峰,解决国际难题,努力践行着新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科技报国的使命和担当。

延伸阅读: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对我国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祖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基金设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每年评奖一次,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不超过5名,每人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100万港元;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总数不超过65名,每人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20万港元。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青塔、华商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