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博威合金:開啟軌道交通智慧融合新篇章


軌道交通迎發展"新藍海"

作為我國高端裝備製造領域自主創新程度最高、國際競爭力最強、產業帶動效應最明顯的行業之一,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經歷6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主研發、配套完整、設備先進、規模經營的集研發、設計、製造、試驗和服務於一體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體系。

博威合金:開啟軌道交通智慧融合新篇章

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顛覆性新興技術與軌道交通加速深度融合,新一代軌道交通系統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比上年增長3.1%,其中高鐵營業里程2.9萬公里以上;國內共計35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85條,運營線路總長度5,761.4公里。

核心零部件國產化趨勢顯現

軌道交通對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苛刻要求,列車運行速度的提升、機車牽引力要求的提高、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速動車的發展,是軌道交通核心零部件實現國產化的主要困難。

據瞭解,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用的車輛與機電設備平均國產化率已超過70%,高鐵國產化率超過90%。隨著國產化率不斷提高,進口替代能力不斷增強。目前,高鐵列車已實現全譜系自主研發,轉向架、列車網絡控制、車體制造等關鍵技術都已實現自主掌控;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核心軟件、成套列控裝備全部實現國產化,對國外產品實現全面替代;高鐵橋樑、隧道等線路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居於世界前列,能夠應對各種複雜、兇險的地質條件。

相關產業鏈助力軌道交通穩步發展

在新一輪技術和產業競爭中,中國軌道交通產業由“跟跑”“追趕”變為了“並跑”“領跑”。未來,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將依託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平臺,廣泛應用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重點研製安全可靠、先進成熟、節能環保的綠色智能譜系化產品,拓展“製造+服務”商業模式,開展全球化經營,建立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創新體系。

博威合金:開啟軌道交通智慧融合新篇章

作為世界軌道交通的後起之秀,中國在地鐵、高鐵建設方面獨樹一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逐步落實,軌道交通產業的市場空間將逐步擴大,產品的廣泛應用,將推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鼓勵更多的相關產業鏈企業如太原重工、博威合金、新宏泰、康尼機電等進入軌道交通行業,從而推動中國高端裝備業的產業升級,有力推進“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