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媽媽我討厭你”,和孩子聯結斷裂?家長可用“遊戲力”來修復

很多時候,家長會遇到很多親子衝突,我們也弄不明白孩子為什麼這麼鬧騰,不明白為什麼就是不肯聽話,像是在"對牛彈琴"。還常常因為孩子太過頑皮,就吼叫訓斥了他。

在與孩子產生矛盾的時候,聽到孩子說:"媽媽我討厭你",家長感到膽戰心驚,害怕自己和孩子的聯結斷裂。

對於大多數的父母和孩子來說,聯結的斷裂與重建,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但是每個家庭有著不同的親子關係,聯結重建的過程也有難易之分。

有些親子之間很少發生矛盾,他們的聯結很久才斷裂一次,而且很容易被恢復重建,有些則經常斷裂,並且重建的過程相當漫長痛苦。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提出了一種育兒理念——遊戲力

他在所著《遊戲力》一書中,寫道:"遊戲,是孩子的頻道,語言到不了的地方,遊戲可以。"

當家長擔心和孩子聯結斷裂時,可以使用"遊戲力"來修復親子聯結。

“媽媽我討厭你”,和孩子聯結斷裂?家長可用“遊戲力”來修復

“遊戲”是修復親子聯結斷裂的法寶

  • 遊戲可以讓孩子走出孤獨感,無助感

遊戲力是有趣的,它能帶來歡聲笑語,歡樂愉悅的氣氛能戳破孩子的"情緒泡沫",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自尊的人格。

遊戲可以讓孩子走出孤獨和無助的陰影,比如比較膽怯的孩子扮演勇敢強勢的遊戲角色,或者陪孩子練習,幫助他們把遊戲玩得熟練,既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又能讓他明白合作努力的重要性。

孩子所有的學習幾乎都是在互動中完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也是最好的老師。親子之間的身體接觸,互相的眼神交流,聲調發生高低變化等等,都是在教育孩子。

遊戲是療愈孩子內心最好的方式,最顯而易見的是遊戲力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運用用遊戲力,陪伴孩子並逐漸幫助他建立起自信,慢慢學會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比嚴肅批評說教更加有用。

  • 遊戲揭秘孩子的內心世界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用她的語言,才能有效地讓孩子知道:我們聽懂了她的心聲,我們讚賞她的努力,我們相信她能合作。"

遊戲,是孩子內心世界的揭秘。

有些心事,孩子也許永遠不敢開口,說給我們聽,但是在遊戲裡一定會真情實感地玩給我們看。雖然可能玩遊戲的時候會很頑皮、無厘頭,但是這就是孩子在用遊戲的方式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

因此,要想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需要掌握"遊戲"這門語言,擁有"遊戲力"。

“媽媽我討厭你”,和孩子聯結斷裂?家長可用“遊戲力”來修復

  • 遊戲力建立活潑的接觸,重新修復和家長的聯結

父母們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要與孩子建立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即建立親子聯結。建立親子聯結就需要用父母的愛與孩子交流情感,給孩子溫暖。

遊戲力的關鍵在於創造親密而有意義的聯結。獲得"遊戲力"的重要方法是與孩子一起遊戲。通過一起遊戲,孩子在歡樂與笑聲中,感受到了我們的愛。

我們都知道,孩子永遠需要單獨玩遊戲以及與同齡夥伴相伴嬉戲的時間和空間。但實際上,當家長有效地參與孩子的遊戲時,孩子獲得的樂趣會更多,從而更快速地修復和家長的聯結。

家長還能在共同遊戲中"傾聽"到孩子的心聲,父母加入到他們的遊戲,在遊戲中和孩子建立聯結,促使內心的孤獨被驅除,感受到愛與被關注。

久而久之,親子關係也能變得越來越好。

遊戲力源於遊戲,這不僅僅是有益的遊戲和養育技巧,寓教於樂更是一種人生哲學,一種輕鬆樂觀地面對生活的態度,一種真正看見孩子、教育孩子的能力。

“媽媽我討厭你”,和孩子聯結斷裂?家長可用“遊戲力”來修復

用"遊戲力"修復親子關係,家長可以這樣做:

  • 積極加入孩子的遊戲

勞倫斯•科恩著的《遊戲力》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年幼的小男孩喜歡把蝙蝠俠之類的超級英雄的頭砍下來,並將它們從樓梯上扔下來,我給孩子媽媽的建議是:親自加入兒子的遊戲,而且是要充滿熱情地積極投入。

孩子需要同家長一起互動遊戲,這樣才能實現"遊戲力"的正面意義。

在現實中,家長常常會因為工作很忙很累,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玩遊戲。所以鮮少陪伴他們。

還有的家長認為遊戲是無所謂的小事,孩子玩遊戲與小夥伴玩就可以了,不需要家長插手。或者覺得很多事情比與孩子的遊戲更重要,因此不去陪伴他。

但是,遊戲是孩子與家長的互動合作中共同完成的。

父母要學會放下身段,蹲下身體,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與他們的視線保持同一水平,主動親近,像同齡人一般與孩子玩耍說笑。

也要隨時隨地參與遊戲,要降低自己的心態,隨孩子的心願,他想玩什麼,就陪他玩什麼。

“媽媽我討厭你”,和孩子聯結斷裂?家長可用“遊戲力”來修復

  • 隨孩子的心願

做一個積極的遊戲參與者,陪伴孩子玩想玩的遊戲,並且用他們希望的方式玩。

比如說孩子喜歡體育,喜歡踢足球,我們瞭解到以後,多陪孩子踢足球、練習,慢慢地融入孩子的世界。

家長要加入孩子的世界,就需要經常給出一個時間,跟隨孩子,陪伴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你可以陪伴他們玩新的遊戲,還可以幫助他們把遊戲玩的熟練。不專制獨斷、跟隨孩子的心願,能讓他感到被尊重,感到愛的溫暖。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安全感和自信力,而這兩者來自被關愛和被悉心照料的感受。成長中的孩子心願得成,可以幫助他維護自我認同。

給他愛的滋養,滿足他的需求,讓他們知道不管自己是怎麼樣,都被父母深深地愛著,這樣孩子才能獲得內心的力量。

“媽媽我討厭你”,和孩子聯結斷裂?家長可用“遊戲力”來修復

  • 放鬆心情,不在遊戲中說教

很多家長看見"遊戲力"會說:"我也很想跟孩子快樂地玩遊戲,但是我就是不能自由自在地學會'遊戲力'。"

或者,你已經閱讀了很多教育的書籍,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和技巧,但卻越學越感到壓力,面對孩子無法放鬆下來。

那麼,無法擁有"遊戲力"的原因可能就是心態問題。

要用"遊戲力"促進親子關係,首先就得放鬆心情,建立遊戲心態。

在加入孩子游戲之前,要讓自己放鬆下來,避免在玩遊戲時陷入對孩子的說教,要知道,父母嚴肅的說教,孩子在遊戲中是無法收聽的,甚至還會被孩子嫌棄厭惡。

在遊戲裡,父母更容易和孩子產生和諧的親子聯結。遊戲是孩子的重要語言,也是深度親子聯結的重要時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與理解,在聯結斷裂的時候,用"遊戲力"積極地與孩子溝通。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重新聯結方式,所以想要修復親子聯結,就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和興趣,量身定做。

父母要陪伴孩子玩他感興趣的遊戲,用心關注孩子的需要,巧用時機和技巧。找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親子聯結方式,努力把"遊戲力"變成親子間堅固有愛的聯結。

“媽媽我討厭你”,和孩子聯結斷裂?家長可用“遊戲力”來修復

我是童心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