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能不能告訴我你最喜歡的5本書是什麼?

至藝


不讀經典枉為讀書人!《易經》中華文化的源頭,講述世間萬事萬物之源!一陰一陽之謂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大道!

《王陽明心學》講述知行合一的道理,知道與做到是有距離的,知易行難,相乃心之門戶!合理調控自己的情緒,掌握自己的人生命脈!

《中庸》不偏不倚,素位其行,博學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教會我們為人,處世之道。

《道德經》講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生生不息的道理,其中“三文化””五行”“無為,”“有為”等的哲學思想


葉嘉蘭庭


1、《學會寫作》—劉楊

對於寫作有很大的幫助,這本書中最讓人受益的是“七步寫作速成法”,簡言之就是通過寫作的七個步驟就能很好的完成一篇文章:1.調整心態 2.準備資料 3.找到敘述方法 4.理順邏輯 5.選好語言 6.模仿套路 7.適應新媒體,方法很實用,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2、《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高銘

最初看這本書是想看看精神病人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因為自己學習的是心理學專業。作者通過與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的對話來讓我們瞭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不同於尋常人的世界觀。裡面有一位精神病人的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他們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雖然違背了科學的客觀事實,但是總能讓人從他們的眼裡看到不一樣的東西,都說天才與瘋子僅一線之隔,而我們就是夾在中間的普通人。這本書讓我重獲了一份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未來的尊重。

3、《人間值得》—中村恆子

週末除了吃飯睡覺看書,是不是感覺幸福的冒泡,但是偶爾也會有聲音提醒你:不思進取,浪費時間。但是如果你讀了這本書,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不鼓勵你人生只追求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的人,她告訴你:人生不必要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就好,你只需要對自己交代。作者是一名心理醫生,她用自己70年的工作經驗對工作是為了什麼,如何建立恰到好處的人際關係,如何獲得幸福感,怎樣平衡工作和生活,以及如何撫平焦躁不安的內心等等一系列我們常常會遇到的問題做了很好的講解,看完這本書會讓你整個人都放鬆下來。

4、《雲邊有個小賣部》—張嘉佳

一本溫暖而又感人的書,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能讓你一直看一直笑,一直笑一直哭。作者的文筆給人一種舒適清淡的感覺,但是卻很有畫面感。一個普普通通的鎮上小男孩,磕磕絆絆的成長經歷,他很平凡、愛情事業雙雙失意,生活並沒有因為他的努力善待他,雖然一事無成,但是故鄉卻有牽掛他、愛他的人,溫暖他,雖然你很平庸,也會成為別人心中的光。

5、《思家小館的晚餐》—安•泰勒

生活有時是無盡的疼痛,坐在同一張餐桌邊的家人,卻往往隔著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他們愛著彼此,卻無法相互取暖。來思家小館吧,這裡會給你溫暖和答案。



林深有言


1.《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作者村上春樹。作為馬拉松愛好者中最擅長寫作的,作家中最擅長跑馬拉松的“跨界達人”。這本書就是村上春樹的人生寫照。他將在寫作和跑步中頓悟的智慧,貫穿在全書的各個小細節中。書中經典之句:“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可謂振聾發聵。你品,你細品。

2.《我們仨》,作者楊絳。即使是日常生活的點滴記錄,無華麗辭藻,溫情脈脈,卻也能讓你熱淚滾滾,感同身受。樸素的話語,平淡的生活,卻最是有力量。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不知在夢裡醒了多少回,不知在心裡流了多少淚。真摯的感情,守望的故事,在都市的喧囂中讓你有切身的感動。

3.《窮查理的寶典》,作者查理·芒格。查理·芒格被許多人稱為20世紀最智慧的老人。作為股神巴菲特最信賴的夥伴和搭檔,這位老人將自己一生的經歷、體會進行了總結,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值得參考的寶貴財富。書中不僅僅介紹了人人趨之若鶩的投資理念和方法,還介紹了很多多元化思維的運用,都會對我們人生的大小決定有很大幫助。

4.《終身成長》,作者卡羅爾·德韋克。以前我們說“知識改變命運”,看完書,你一定會說“思維改變命運”。人和人之間有很大差別的原因不在起點,不在背景,不在學歷,而在思維模式。它貫穿於大大小小的日常習慣裡,隱匿在起承轉合的人生決定中。若擁有終身成長的目標,也許真的能改變一生際遇。

5.《恰到好處的幸福》,作者畢淑敏。畢淑敏老師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幸福之門。人生經歷極為豐富的她,寫下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的各類故事,循循善誘的道出幸福的真諦。這真諦不是快馬加鞭,日行八百餘里直奔功名利祿,也不是頭懸樑,錐刺股,勢要出人頭地。這真諦,就是書中所寫的接納、沉澱,是恰到好處的剛剛好。


大寶姨媽


隨著年齡漸長,經歷、閱歷、思考程度、心境的改變,對書的偏好也會有所改變,不同的書見證了不同的人生階段,某種意義上,書也是我們人生成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高中

高中時期,最愛的是雜誌《讀者》《青年文摘》《萌芽》之類的故事書籍,經常趴在報亭門口看那些小故事,不知道惹了報亭老大爺多少白眼。

偶爾買一兩本回家,看完了也就不知道仍哪去了,下次新的期刊出來時又去了,就這樣往來奔波,樂此不疲,現在家裡還有一大摞讀者雜誌,我沉實實的高中歲月呀!

大學

大學期間,比較喜歡安妮寶貝,她的書幾乎都看過,《薔薇島嶼》《八月未央》《彼岸花》…… 故事中的主角都是那麼叛逆、憂傷,帶著情感的創傷倔強的成長著……

《告別薇安》裡有句話至今仍未忘記,令人深省,我不會抱怨任何人任何事情,因為它是自由的;任何人任何事也不會再束縛我,因為我是自由的。

後來,開始迷戀三毛的流浪文學,像她的《沙哈拉的故事》《萬水千山走遍》《親愛的三毛》……經常沉迷於她和荷西的故事裡,透著文字陪他們一起笑一起憂愁。

當他們在沙漠裡撿到好多面包和酒時,發自內心的歡喜,當三毛把好不容易當漁夫賺來的賬單洗掉時,我攥起了拳頭,你個敗家的傢伙,怎麼這麼讓人不省心……

羨慕三毛的灑脫和對自由的追逐,那時候自己的微信簽名就是敢問圖書館裡的諸君,有誰年少時不曾夢想浪跡天涯。經常幻想著自己的荷西、自己的愛情,渴望著未來也能執筆攜愛走天涯,對未來有諸多美好願景。

現階段

而現階段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生活洗去了自己好多夢幻性的想法,開始想寫文為生。

本階段讀了好多實用性的寫作與文案方面的經典書籍,《學會寫作》《完全寫作指南》《新媒體文案創作與傳播》《一個廣告人的自白》《認識電影》……

對當下的自己來說,或許喜歡已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去做一件對未來有幫助的事,每日全力以赴去學習成長,這或許是一個成年人基本的素養吧!


易木童童


《生活的意義與價值》是諾貝爾獎得主、著名哲學家魯道夫•奧伊肯眾多著作中較為通俗的一本,篇幅也比較短小,但對了解其精神生活哲學卻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奧伊肯是20世紀頭20年頗有影響的生命哲學思潮的一位重要代表,他認為人是自然和精神的會合點, 人以積極的態度不斷追求精神生活以克服非精神的本質。正是這種精神生活的佔用(我們不妨說個人化)首次在心靈內部喚醒了一種確信,使自我表現有可能達到完全的自由和自覺,而這是一切推動人類進步與革新的偉大的創造性勞動所必需的

《沉思錄》,古羅馬*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所著,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內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它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這本書是斯多葛學派的一個里程碑。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 —— *《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鬱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加美好的生活。

《了凡四訓》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給子孫的家訓,以畢生學識、經歷與感悟為根基,諄諄講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勸人向善、謀求磊落的生活,堪為一部歷久彌新的生活方式手冊。

《馬可瓦爾多》是開啟卡爾維諾黃金寫作年代的經典之作。一年四季輪迴 ,一季一個故事;五年過去了,馬可瓦爾多一家也從地下室搬到了閣樓。

《水哎》是一本屬於中國孩子的原創圖書畫,講述城裡女孩來到湘西,遇見以賣水為生的男孩“水”的故事,故事溫暖感人,明亮中帶著淡淡的憂傷,圖畫細膩,畫質淳樸,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

這樣書籍在噹噹網,亞馬遜,京東等網站上都有售賣。個人很喜歡這幾本書。


小溪邊的讀書人


你們好 我是黎書

到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五本書是:

1.楊絳《我們仨》

2.汪曾祺《生活是很有趣的》

3.(英)克萊兒·麥克福爾《擺渡人》

4.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5.(日)貓吉《沒有雙手的小貓,奇比》

🍫🍫🍫🍫🍫🍫🍫🍫🍫🍫🍫🍫🍫🍫🍫🍫

🍹《我們仨》講了楊絳與錢鍾書,女兒錢媛三人的生活,有悲有喜。

“鍾書和我互相理髮,我能用電推子,他會用剪刀✂️” 這詮釋了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 —— 他們仨簡簡單單相守過一生,知足常樂,便是最大的幸福😁

…………

讀完此書我的感受是:也許我還太年輕了,讀此書確實很感動,但還不至於落淚。很多事我還沒親身體驗過,書中的很多情感也只是淺淺的理解。我還會再讀這本書,那時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吧。很羨慕這樣的一個家,特別是他們那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汪曾祺《生活是很有趣的》這本書我剛推薦過~很棒的一本書,書中吃喝玩樂都有[呲牙]

看此書還能賞畫。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這裡列舉幾個:

🍶鳥為什麼要“遛”?不遛不叫。鳥必須習慣於籠養,習慣於喧鬧擾攘的環境。等到它習慣於與人相處時,它就會盡情鳴叫。這樣的一段馴化,術語叫作“壓”。一隻生鳥,至少得“壓”一年。

🍶拓片 [tà piàn]

拓片,指將碑文石刻、青銅器等文物的形狀及其上面的文字、圖案拓下來的紙片,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拷貝出來的一種技能。

🍶穎拓是什麼?為什麼如此受藏家青睞?

穎指筆,穎拓就是用筆畫出來的拓片,是中國傳拓藝術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 中國畫中罕見的畫種。

🍶堂倌,舊時漢族民間對飯店、酒館中的服務人員的稱謂。流行於北京、河北及東北等地區。

就先分享這幾個啦。這本書我還是強烈推薦你們去看!

🍹《擺渡人》它的故事情節很吸引人!結局很美好。看了你會愛上的!突破重重阻礙,只為相親相愛。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可以說是顛覆我有些認知的一本書,既驚訝又同情。

🍹《沒有雙手的小貓,奇比》我看這本書是因為自己本身很喜歡貓,看到書名都愛了。內容也讓人無比感動。失去雙手的奇比毅然堅強的活下來了,簡直就是個奇蹟。與主人感情深厚,一直陪伴著主人……很溫暖的



黎書詩詞歌賦


《壞蛋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主角從懦弱走向強大,雖然包含熱血,青春,激情,卻不適合學生閱讀!

《神墓》講述主角一萬年以後復活,一步步走向巔峰,拯救蒼生的故事,包含玄幻,修仙!

《遮天》《完美世界》《聖墟》這三本是三部曲,講述一個大坑需要三位主角來填,但作者所設的最大的坑居然是最後一部《聖墟》,坑了無數讀者熬夜等更新,卻不知等到的結局是今日無更,望題主慎入!





馬良的筆


能能能

第一本《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只有當你認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深處。”

這本是完整的看過三遍,看到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是精神有問題才喜歡這本“國內精神病人訪談手記”。現在還記得盜屍者這一章節,這位患者在半年時間內盜取二十多具屍體,被抓是因為想盜一具比較新鮮的屍體,而後被抓。他利用這些屍體,不停的實驗,查找各方面的書籍資料,就是為了復活已死去的妻子。

第二本《滿滿都是我對你的愛》

暖萌青春代言人顧西爵“超萌超有愛,百看而不厭”的自傳體小說

第三本《原生家庭》

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傷害子女,並特續影響子女成年後的生活的。

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的主旨並不在於控訴這樣的父母,而在於傳授具體的對策,使那些受過或仍在承受父母傷害的人們獲得勇氣和力量,從與父母的負面關係模式中解脫,恢復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第四本《厚黑學》

為啥有這本呢,嘿嘿,現實社會,臉皮厚要得 。

第五本《我還沒想好》

當我們習慣了,就習慣了,但是孩子不這麼看,他們會發現問題,他們會覺得不正常,他們會質疑這些,他們會有新的想法。但是,我們不是,只是因為:習慣了。

——摘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A從簡


人生的每個階段,喜歡的書籍類型都不太一樣!剛畢業那會比較喜歡雞湯類和打雞血類的書籍, 每每看完都覺得渾身充滿幹勁,但持續不到一個星期後自己就像洩了氣的皮球,恢復到了最初的狀態! 目前我個人比較喜歡實用類的書籍。比如理財書籍,像《窮爸爸富爸爸》《小狗錢錢》《窮查理芒格》等這些書籍都非常棒,它們改變了我的理財觀念,也可以說糾正了我對錢的態度!還有例如《指數基金投資指南》《定投十年財務自由》這些投資入門的書籍,也可以說這是投資的工具書!最近看了的比較喜歡的書還有《全球通史》,《牛奶可樂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那如果覺得自己比較煩躁的話,建議可以去看看《人間值得》《要麼庸俗要麼孤獨》,這些書籍能夠讓人心情平靜,在焦躁的社會環境裡,覓得心靈的一片清靜!



阿敏說不說


1.紀伯倫的《先知》,這是一本奇妙的,充滿智慧的著作,有人覺得它是哲學,有人覺得它是詩,也有人評價它是連接東西方文化的橋樑,總之,它是黎巴嫩送給世界最好的禮物。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心底的寶藏,亦是一個迷,值得每一個人去探尋。

2.沈從文的《從文自傳》,迄今為止最喜歡的自傳之一,沒有誇飾,沒有過多的渲染,白描式的回憶盡顯純粹、樸素,也最接近先生本真的自己。我想只有這樣透徹、自省的人,才能寫出《邊城》的純淨與純美。

3.保羅•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本看似簡單的寶藏書,裡面金句太多,幾乎隨手拈來,每一句都值得深思。當然結局更意味深長,我們苦苦追尋的寶藏也許就在出發的腳下,可是,如果不去經歷千山萬水,你依然無法找到它,像是一個魔咒,但同時也把鑰匙給了你,如何做,自己決定。

4.《魯濱遜漂流記》,童年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從此愛上文字,愛上書,我把它定為我的文學啟蒙書,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遇到它,我覺得多半會是一場無與倫比的美麗邂逅。

5.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最近在重讀的書,信息量太大,要慢慢消化。他的文字簡練、犀利、直擊心靈卻又充滿無限美感。彷彿在一個豐富有趣的人面前,只覺得自己的蒼白與無知。無他,唯發奮爾。向先生致敬!

以上純屬個人感悟,歡迎書友交流分享或介紹喜歡的書,多多益善。[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