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看了這兩個指數的走勢,你就會明白投資到底該咋做了(上)

在投資過程中,很多朋友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到底什麼樣的行情更適合一次性買入後長期持有,什麼樣的行情更適合做定期定額投資,在這裡,我也以兩個最典型的指數為例談談我的看法。

眾所周知,在股票投資上最成功的大師莫過於股神巴菲特了,而股神巴菲特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長達二十年以上。他曾說過:“如果你不想持有一隻股票10年,那麼你連十分鐘都不要持有這隻股”。可見,長期持股很重要。可能很多朋友會說,美國的股市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已經很成熟了,而我國的股市還非常年輕,自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才二十多年的歷史,兩種股市是有明顯差異的,我們不能把巴菲特的理念完全複製到我國股市上來。的確,我國股市是有自身發展特點的,我們必須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結合我國股市發展的特點來做投資,但有一點是能夠達成共識的,即選對股票,長期持有風險是一定會降低的,甚至當你持有一隻股票長達十五年以上,風險趨近於零。但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這很難做到,難就難在拿不住,堅持不了那麼久,正因為堅持不了那麼久,所以我們在股市中倒的也就比較早。

看了這兩個指數的走勢,你就會明白投資到底該咋做了(上)

其實,對於想堅持做價值投資的朋友而言,要想克服拿不住股票的心性,完全可以先從做定期定額投資來過渡,典型投資方式就是基金定投。因為基金定投平均2-5年為一個投資週期,要做一次獲利了結,這對於我們堅持不了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朋友,是完全可以嘗試也能夠做到的。而且基金定投的收益雖不像股票那樣,能獲得年均15%甚至更高的收益,但收益達到10%以上也是完全可能的,而通過基金定投成為人生贏家的、最有說服力的人莫過於臺灣定投教母蕭碧燕了。她靠著基金定投,為孩子積累了充足的教育金,在臺北最繁華的地段買了房,併為自己的後半輩子儲備了大筆的退休金,這對於希望實現財務自由的大多數工薪階層而言,不能不說是創造了人生奇蹟,她的投資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看了這兩個指數的走勢,你就會明白投資到底該咋做了(上)

對於基金定投而言,通過堅持1年,2年,慢慢的,我們的投資心態會變得平靜而沉著,會多一份冷靜,少一分浮躁,我們的心情不會因為股市每天的漲漲跌跌而像過山車一樣上下起伏,有大的波動,相反,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在靜靜等待,等待股票、基金大幅度下跌的到來,等待進場時機的到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不僅自己手中的“票”能拿住了,而且我們會判斷低點區域了,而這又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由於能夠判斷出相對的低點區域,我們就更能夠耐心等待了。

事實上,我們1年,2年,3年,甚至5年堅持做基金定投,耐心持有,都是為了等待股市大漲的一兩次機會,這期間股市也會有小漲,我們也有賺到年化10%以上收益的機會,但若想賺的更多,等待更長的時間是必須的。可以說,等待的時間長短和基金定投收益是成正比的。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當基金定投的收益達到你設定的止盈目標時一定要果斷賣出。

因為我國股市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漲的時間短,跌的時間長,如果因為我們無法克服人性貪婪的弱點而沒有及時獲利了結,那麼我們在基金定投上仍然無法賺到很多錢,更要命的是,我們會因為自己堅持做了基金定投卻沒有賺到錢而對這種投資方式失去信心,從而放棄追求更高收益的機會,這是很令人擔心的。其實,在證券市場中摸爬滾打,你會發現賺了錢給自己樹立投資信心這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決定了我們今後是否能夠堅持做投資,是否能夠早日走上財務自由之路。

看了這兩個指數的走勢,你就會明白投資到底該咋做了(上)

很多人買股票之所以拿不住,是因為股票總是漲漲跌跌沒有定性,給人的感覺是賺個10%甚至20%就趕緊賣出才能躲過下跌,才能讓好不容易賺的錢不會輕易賠回去,因此也不願意耐心等待股票翻倍的機會,況且自己選的股票究竟值不值得持有10年甚至20年這都是問題,所以,長時間等待太難。而基金定投則不同了,由於我們設定了止盈目標,當達到止盈目標時,我們賣出就能夠實實在在地獲利,從而開啟新一輪複利投資,這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而言,不但有助於積累更多的投資經驗,賺到了真金白銀,而且對於我們增強長期投資的信心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於想通過資本市場分一杯羹的普通朋友而言,我們大可以先從基金定投開始,等樹立了正確的投資心態,形成了良好的投資習慣時,我們再轉戰股市,完全來得及,因為股市中從來都不缺賺錢機會,缺的只是會投資的有心人。

看了這兩個指數的走勢,你就會明白投資到底該咋做了(上)

聊了這麼多有關股票和基金定投的心得,其實就是想告訴朋友們,如果你無法堅持長期持有,你可以先做基金定投,再投資股票,當然你也可以只做基金定投,完全可以,這樣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培養我們能堅持的毅力,因為這一點對於投資而言至關重要。很多時候決定我們賺多少錢的不是我們的專業知識有多過硬,而是我們的投資心態是否正確。

瞭解美國股市發展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美國的股市呈現出的總的特點是熊短牛長,即股市上漲的時間長,下跌的時間短,而我國股市發展呈現出的特點是熊長牛短,下跌的時間長,上漲的時間短,面對兩種不同的股市發展特點,我們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投資呢?

這裡先簡單說一下熊短牛長是否適合做基金定投。其實,基金定投在任何一種行情中都是可以做的,但在熊短牛長的行情中沒辦法發揮它的最大優勢,取得最大效果。原因是,下跌時間短,上漲時間長即意味著我們每月定期扣款的基金成本也會不斷上升,儘管也會隨著行情上漲而賺到的錢,但賺的不多。其實這種行情更適合一次性買入,即我們在相對低點加大一次性買入金額,買入後放著“持基上漲”就行了,等達到目標止盈位,獲利了結即可,這樣一來,由於基金成本低,賺的錢也要比做基金定投要多。

看了這兩個指數的走勢,你就會明白投資到底該咋做了(上)

而對於牛短熊長的行情,基金定投可以說是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因為下跌時間足夠的長,我們通過定期定額扣款和低位區域加大單筆投入相結合,我們購買的基金成本也會不斷被攤低,一旦市場反轉,基金價格超過成本價,那麼我們就會盈利,如果趕上像2015年這樣的行情,我們的基金定投翻倍也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基金定投還有一個神奇之處,就是大盤整體在下跌,你卻仍然在賺錢。舉個例子,當你在大盤3000點介入,開始做基金定投時,大盤從3000點跌下去漲上,又跌下去漲上來,漲到3000點,甚至僅僅只有2900點時,你仍然會賺錢,就是因為你購買的基金成本被不斷攤低的結果,而如果你只是做了一次性買入,因為你購買的基金成本一直保持不變,你就只能面對不賺甚至賠錢的結果。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吧,感謝大家關注“樂樂聊理財”,下期我將以兩個典型指數具體展開談談一次性買入持股(基)待漲和定期定額投資的適用行情,感興趣的朋友不要走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