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物質獎勵僅有一時之用,“德西效應”教你獎勵的“正確姿勢”

現在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現在幾乎每個家庭的物質條件都是非常好的,孩子都是能夠獲得不錯的物質生活的。

但是就是因為這樣,父母就被這物質生活迷住了眼睛,覺得孩子最重要的是物質,所以就一味給予孩子物質上的東西,而忽略掉其他方面的東西,導致了孩子發展不好。

父母認為對於孩子現在最好的東西就是物質了,所以在生活中總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不在精神上滿足孩子。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只知道用物質來獎勵孩子。因為父母知道這物質是孩子喜歡的,也是和容易的,對孩子進行獎勵的話,孩子也是會很開心的,而且也是有動力去做的。但是這物質獎勵只是一時有用而已,根本就不能對孩子產生比較久遠的影響。

物質獎勵僅有一時之用,“德西效應”教你獎勵的“正確姿勢”

父母物質獎勵的行為

1、 用孩子喜歡的東西吸引孩子

孩子平時是比較地貪玩或者頑皮,有時是不會聽父母的話的,父母對於孩子教育是要用點技巧的。所以父母就會抓住孩子的弱點,在孩子比較調皮或者是不聽父母的話的時候,父母就用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或者是其他東西來誘惑孩子,告訴孩子要是他們能夠做得好,能夠安靜學習或者聽父母的話,父母就會獎勵他們喜歡的東西。這時孩子聽到自己的額喜歡的東西,孩子是會遵守父母的要求做事情的,達到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

2、 表揚孩子

孩子在平時中,會做一些讓父母誇獎的事情,或者是在學習表現得比較優秀的時候,父母表揚孩子,並不是進行精神上的表揚,而是直接通過物質來表揚孩子,對孩子的獎勵是物質上的,並不是心理或者精神上的表揚。

有時候父母工作忙或者是有什麼事情,對於孩子的獎勵都是比較敷衍的,只是拿錢給孩子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是去玩之類的。

現在的父母對於孩子的表揚獎勵都是物質上,根=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對孩子進行一個精神上 的獎勵,父母覺得這物質上的獎勵來的方便,而且孩子也是喜歡的,這樣兩全其美,甚至覺得這種方式能夠促進孩子的動力呢。其實父母的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或許這物質獎勵是有一時的作用,但是這並不是長久的,也並不是很有用的。這要是一味地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是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的。

物質獎勵僅有一時之用,“德西效應”教你獎勵的“正確姿勢”

物質獎勵對孩子的影響

1、 養成孩子功利心

父母用物質獎勵孩子,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回報的,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報酬的,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父母之後都是會給自己獎勵的。這樣長期以往下去的話,孩子就會認為他做的事情是要有報酬的,沒有報酬是不會做的,這樣孩子的價值觀是錯誤的。孩子這樣下去的話,是會養成孩子功利心的,孩子的功利心就會很強的,自己做的事情就一定要有物質的獎勵,即使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也是覺得要有報酬的。

2、 養成孩子貪婪的性格

父母想通過物質獎勵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有更大的動力去發展,但是父母每次都是用物質來獎勵孩子的話,是會導致孩子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大的,會變得越來越貪婪的。要是一旦父母哪一天沒有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的話,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怨恨,抱怨父母為什麼沒有獎勵他們,孩子會將這物質獎勵看得理所當然。

有時候孩子在父母給予物質獎勵的時候,孩子是會給父母提更多的要求的,甚至是會討價還價的,獲取更多的物質獎勵。這樣下去,孩子會變得更加的貪婪,會變得越來越貪心,養成貪心的性格。

物質獎勵僅有一時之用,“德西效應”教你獎勵的“正確姿勢”

3、 降低了孩子的內部動力

在孩子發展中,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內部動力,這內部動力是能夠維持孩子的長久發展。

這物質獎勵就是外部動力,父母經常通過激勵孩子的外部動力來引導孩子去做事,這樣一旦沒有了這外力的動力,孩子就不會去發自內心的做事情的,沒有內部動力去完成事情,他們只會覺得事情很難完成,孩子變得更懶。父母的這種行為嚴重地阻礙了孩子內部動力的發展。

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做過一次實驗,讓兩組孩子去做題,一組孩子則是無償做題,另一組孩子在做完題之後會得到獎勵,等孩子做完之後,繼續讓這兩組孩子自己選擇無償做題,之前有獎勵做題的孩子不願意無償做題,而另一組本來就沒有獎勵做題的孩子,則更樂意選擇解題。

這個心理學家就叫做德西,這個實驗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德西效應",從這德西效應中可以看得出來,這要是對孩子進行物質上的獎勵的話,孩子的內部動力就會比其他人還要弱,影響到了孩子的觀念以及動力。父母在對孩子進行獎勵的時候,父母要認識這德西效應,通過德西效應來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獎勵姿勢。

物質獎勵僅有一時之用,“德西效應”教你獎勵的“正確姿勢”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獎勵

1、 獎勵要適度

父母不要總是獎勵孩子,不要在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就對孩子進行獎勵,父母要適度地對孩子進行獎勵,對於孩子應該做的事情,不需要給予孩子物質上的獎勵,父母要表揚一些孩子做得好就行了。父母不要過度誇大孩子的行為,對於孩子做了一點小事,父母就對其拼命地獎勵,孩子做的事情只是很微末的,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很偉大的。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意識,那就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獲得獎勵的,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報酬的。

2、 父母要給予正確的獎勵

並不受父母不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一個獎勵表揚,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獎勵要正確,要用這獎勵去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通過這獎勵從而引導出孩子內心的動力,讓孩子能夠體驗到成就感。

孩子通過這些成就感,能夠促進孩子的進一步發展,讓孩子會更加主動以及積極,不再是因為這物質方面的獎勵才去做的事情的。

物質獎勵僅有一時之用,“德西效應”教你獎勵的“正確姿勢”

3、 父母要給予孩子精神上的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Deci建議過,想要刺激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就是讓孩子覺得"我能做到"。

對於孩子的獎勵,不要總是想著要給孩子物質上的獎勵,父母要想著給孩子精神上的獎勵,有時簡單的一個行為表揚就能夠起到比物質上更好的效果。父母在孩子做好事的時候,不要急著給孩子物質獎勵,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個擁抱的行為或者是吻臉頰的行為,讓孩子的內心得到一個鼓勵。父母的這種行為是給孩子一個內心驅動力,這種精神更是能夠促進孩子內心的發展,能夠從內部激發孩子的動力,促進孩子進一步的發展。

父母要知道不要總是對孩子進行物質上的獎勵,這物質上的獎勵對孩子來說並不好,而且孩子會造成孩子一些行為上的缺陷,或者是養成孩子不好的習慣以及性格。父母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一個考量和反省,不要讓自己的行為導致孩子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父母可以去認真認識一下德西效應,去通過這德西效應,更好地瞭解孩子的獎勵情況。父母可以認識到自己的物質獎勵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同時地,父母可以通過這德西效應,對孩子進行一個正確的獎勵姿勢,對孩子進行一個正確的獎勵,促進孩子的發展。

我是海馬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