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善良的”是工作生活陽光源

“快!幫我拿個杯子來。”醫生張紅說完,對著一根導管吸了起來,導管的另一頭連著一位躺在飛機客艙地板上的老人,張紅正用嘴為老人進行導尿急救。張紅說:“我們不是沒想過醫療糾紛。當時我手機還存了我的執業醫師資格證照片,我是醫生,而且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急救,我們要相信所謂的糾紛是極少數情況,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善良的,我們是在救人。如果每個事情都斤斤計較,什麼都做不成了。”(11月21日 新京報)

筆者讚歎張紅的同時,非常欣賞他“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善良的”這一觀點。正是因為他相信“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善良的”,所以,能夠挺身而出;所以,能夠不懼怕極少數情況;所以,能夠成就救人之舉。“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善良的”成就了張紅,“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善良的”讓工作生活正氣昂揚。

的確,我們的生活中,有極少數人很無賴,心地不良,誣陷好人、傷害好人,給我們的社會造成諸多不良影響。但是,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他們是極少數人,我們不能讓“極少數人”這塊“臭肉”壞了一鍋湯。防範的最好辦法,就是對這種“極少數人”進行嚴懲,就是不放大“極少數人”的影響力。本來嘛,萬人裡面遇不到一個“無賴”,為什麼我們要誇大“無賴”,讓其嚇跑人們內心深處那顆善良的心呢?為什麼要一葉障目,否定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這個基本特點呢?

其實,對於生活,我們應該有兩個基本的判斷,一是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只要我們善於激發,都能釋放出強大正能量;二是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善良的,我們應該呵護老百姓那顆善良的心,我們應該打擊的是少數不良者。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生活,只有圍繞這兩個基本判斷,才能工作陽光,才能生活燦爛。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一些負面現象、畸形現象在網絡被曝光、被氾濫,無形中放大了負面能量,以至於“人心險惡”“壞人不少”成為一些人對社會的基本認識,這樣的“基本認識”一旦形成,就會造成教師不敢教,醫生不敢治,公務員不敢管的怪現象,這種現象,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不僅會影響到個人的工作於生活,而且會影響到單位的管理水平提升。

“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善良的”是工作生活陽光源,如果沒有了這個基本相信,他的工作可能一片陰天,他的生活可能一片霧霾。無論什麼時代,我們應該懂得,被曝光的醜陋畢竟是極個別人,是少數,我們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善良的,這一點必須堅定不移。(殷建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