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得了口腔扁平苔蘚啥原因?會癌變嗎?權威解讀在這裡,快收藏


得了口腔扁平苔蘚啥原因?會癌變嗎?權威解讀在這裡,快收藏

美生潰樂每日一簽

這是口健康研習社創辦以來的第23篇人文健康類原創美文。口腔健康研習社重點關注口腔粘膜障礙性疾病的修復與護理,傳播權威和最新資訊,以助對複發性口腔潰瘍和口腔扁平苔蘚等口腔粘膜疾病有需求認知的人。

今天爭取能系統而全面的介紹下目前醫學上對口腔扁平苔蘚的認知。


得了口腔扁平苔蘚啥原因?會癌變嗎?權威解讀在這裡,快收藏


醫學上沒有發現口腔扁平苔蘚確切病因

扁平苔蘚(英文名lichen planus,縮寫LP)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淺在性皮膚黏膜炎性疾病,病損部位可分別或同時發生在皮膚和黏膜。

扁平苔蘚發生在口腔的稱為口腔扁平苔蘚(英文名oral lichen planus,縮寫OLP),口腔扁平苔蘚是目前口腔粘膜障礙性疾病中除複發性口腔潰瘍(也稱做複發性口腔阿佛他潰瘍)外最常見的疾病。

在中國,我國“口腔白斑,扁平苔蘚兩病防治協作組”曾經對北京、西安、成都、武漢、上海、山西等地區的134492名患者做過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我國的口腔扁平苔蘚的患病率為0.51%。

口腔扁平苔蘚男女都可發病,女性多於男性。

口腔扁平苔蘚的多發年齡在中年人,但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80歲的老者都可發病。

口腔扁平苔蘚是一種典型的慢性疾病,時發時愈,有的慢性遷延在20年以上。

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診斷多根據疾病史、口腔粘膜病損、皮膚、指(趾)甲病損及病理切片等診斷報告做出。

得了口腔扁平苔蘚啥原因?會癌變嗎?權威解讀在這裡,快收藏


你的口腔扁平苔蘚是哪種類型?

要想搞清楚人們——尤其是醫學界——是怎麼對口腔扁平苔蘚進行分類的,是個問題。

因為目前全球尚沒有口腔扁平苔蘚的統一標準。

上個世紀90年代,有國外學者將口腔扁平苔蘚分為網狀型、萎縮型、糜爛型、丘疹型、水皰型和斑塊型;

國內學者將口腔扁平苔蘚分為糜爛型、網狀型、水皰型、斑塊型、萎縮型和其他類型。

中國口腔粘膜病研究權威、博士、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周剛等2003年《臨床口腔醫學雜誌》著文《口腔扁平苔蘚的分類》中,將口腔扁平苔蘚分為斑紋型、萎縮型和糜爛型,其中斑紋型包括上面述及的網狀型、丘疹型、水皰型和斑塊型。這個分類的有點在於幾個方面——

  1. 有利於指定口腔扁平苔蘚的治療方案和治療效果的評定。
  2. 臨床上操作簡單易行,操作方便。
  3. 有利於口腔扁平苔蘚在臨床上的癌變監測。
得了口腔扁平苔蘚啥原因?會癌變嗎?權威解讀在這裡,快收藏


口腔苔蘚的病理表現

口腔扁平苔蘚可在口腔的任何部位發生,一般都是左右對稱,最常見於臉頰黏膜後部,其次是舍腹、牙齦、舍背、唇部、顎部、口底。

口腔扁平苔蘚的病理表現多種多樣,一個口腔扁平苔蘚患者可以同時有多種形態的病損並存,並可反覆波動,就像一個在嘴裡可以遊動的魚,凡是碰到的地方都可能發生,而且病損部位可以相互重疊,相互轉換。

口腔扁平苔蘚最常見典型臨床病損表現為白色小丘疹、針尖大小,組成各種條紋叫威肯線(Wichkham straie)。

白色條紋病變可組成網狀、樹枝狀、地圖狀、環狀、斑塊狀等。

可同時出現水皰、紅斑、充血、糜爛、潰瘍、萎縮等症。

斑紋型口腔扁平苔蘚多感覺不到症狀,常常是偶然才發現的。

部分患者會感覺粘膜粗糙、麻木、燒灼感、口感等不舒服的感覺。

萎縮型和糜爛型的口腔扁平苔蘚患者多有明顯疼痛,並且這兩類的口腔扁平苔蘚患者癌變率比較高,一定要引起注意。

口腔扁平苔蘚也可伴隨全身症狀,通常會全身皮膚黏膜病損,可在身體任何部位發生,以四隻屈側、肘腕部、足踝部、股內側居多,為微凸起的扁平丘疹,慄米至綠豆大小,圓形或多角形,紅色、紫色或紫紅色。邊界清晰,質地稍硬,可融合成斑塊。

丘疹表面有蠟樣光澤,乾燥,伴有較少的粘著性鱗屑,有灰色或白色的點或威肯線相互交錯。有的患者會感到燒癢、皮膚上多見抓痕,伴有潰瘍性損害的疼痛感強烈。

口腔扁平苔蘚患者生殖部位也可發生。

有的人眼結膜、鼻粘膜實道、直腸、尿道、膀胱也可以有。

得了口腔扁平苔蘚啥原因?會癌變嗎?權威解讀在這裡,快收藏

口腔扁平苔蘚的病理特徵

口腔扁平苔蘚的典型病理特徵為基地上皮細胞液化變性,固有層淺層淋巴細胞帶狀浸潤。淋巴細胞多為CD4+T細胞和CD8+T細胞,其中5~10%的淋巴細胞表達IL-2受體,表明口腔扁平苔蘚的病理動態過程與T細胞的激活和增殖有關。

口腔扁平苔蘚還可以出現更多病理特徵,像上皮過角化或不全角化,上皮釘突成鋸齒狀,病變上皮內淋巴細胞數目增多、遷移,基底膜增厚或斷裂、分支及重疊...這些都比較專業,就不在一一累述了。

得了口腔扁平苔蘚啥原因?會癌變嗎?權威解讀在這裡,快收藏

口腔扁平苔蘚的發病原因

所有的病,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對因治療。

可惜,醫學上對於口腔扁平苔蘚的真正發病原因並沒有確切的結論。

不確切,並不是沒有,事實上對於口腔扁平苔蘚的發病研究很多。

目前認為口腔扁平苔蘚的發生與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有關。下面我們一一解讀——

  1. 精神因素:西方有研究報道在115例口腔扁平苔蘚患者中發現有56例有精神創傷史,包括失業壓力、親人生死離別、婚姻糾紛等。徐治鴻報道105例口腔扁平苔蘚中有精神神經症狀者54例,佔51%。臨床中常可見到口腔扁平苔蘚發病與失眠、情緒波動、更年期或經前期精神緊張有關,這些因素去除後,病情即可緩解。
  2. 內分泌因素:臨床中也有女性口腔扁平苔蘚患者在妊娠期間病情緩解,哺乳後月經恢復時病損又復出現。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1988年報道55例口腔扁平苔蘚患者與50例健康人相比,患者的紅細胞電泳時間、全血比粘度、還原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均高於正常組,這說明高粘血癥及微循環障礙與扁平苔蘚發病有關。臨床上可見到有的女性口腔扁平苔蘚者在妊娠期間病情緩解,哺乳後月經恢復時病情又出現了。有國內的醫學研究表明,口腔扁平苔蘚男性患者血漿雌二醇下降,經期女性經期期間和絕經期女性血漿雌二醇及睪酮含量都低於對照組,而妊娠期女性血漿雌二醇增高,這都與口腔扁平苔蘚病情緩解相一致。女性與男性的雌激素部分有腎上腺皮質分泌,以上改變或與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有關。
  3. 免疫因素:鑑於口腔扁平苔蘚長期反覆發作,在上皮下固有層內有淋巴細胞浸潤帶,用組化方法染色後發現淋巴細胞主要是T淋巴細胞,而第一層為大單核細胞,所以懷疑口腔扁平苔蘚的發生與免疫因素有關。口腔扁平苔蘚的發生是一種口腔粘膜發生的與T細胞介導的免疫性疾病,這個結論的得出源自於,推測口腔扁平苔蘚的發病機理可能是:當外來抗原或與外來抗原結合的自身抗原作用於口腔黏膜時,上皮細胞發生改變,並激活固有層的淋巴細胞增殖,發生改變的上皮細胞引起T淋巴細胞對上皮的自身免疫性攻擊,造成基底層細胞和基底膜損傷。破壞的上皮細胞可產生白細胞介素等活性因子,可吸引更多的T淋巴細胞到病變部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目前國內外臨床用皮質類固醇及氯喹等免疫抑制劑治療口腔扁平苔蘚,且有一定療效,其機理就是這樣的。這也證明了口腔扁平苔蘚發生與免疫有著密切的聯繫。
  4. 感染因素:通過口腔扁平苔蘚病的病理切片和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口腔扁平苔蘚病損內有可以的病毒和細菌。比較流行且被認可的說法是病毒可能作為致病因素。還有科學家發現口腔扁平苔蘚病損內有包涵體存在,並認為是病毒感染的證據。但有些醫學家在實驗中得不到任何感染的證據。中國有醫生提出口腔扁平苔蘚的葛冰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病友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後對口腔扁平苔蘚有效的報告。然而幽門螺桿菌感染廣泛,亞型太多,這個結論需要進一步的驗證和觀察。
  5. 微循環因素: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在1981年通過對159名正常人的嘴唇、舌粘膜的微循環進行觀察,發現口腔扁平苔蘚患者的唇和舌部微血管的形態發省了改變,他們的微血管擴張、淤血者明顯高於正常人,微血管血流速度明顯減慢。北京醫學院口腔系1984年曾對18例口腔扁平苔蘚者進行甲皺、舌菌狀乳頭、眼球結膜微循環觀察,發現異常的佔67%。華熙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1988年對55例口腔扁平苔蘚者進行觀察,發現血流流變異常的有57.14%,這都說明高粘血癥及微循環障礙與口腔扁平苔蘚發病有關。
  6. 遺傳因素:國外醫學家發現一個家庭中可以有好幾個人患有口腔扁平苔蘚,從而提出口腔扁平苔蘚有遺傳因素存在的假說。不久,有的學者發現口腔扁平苔蘚的HLA抗原某些位點異常,HLP-B5及HLA-B8等位點的頻度增高。近期國內有研究者說我國口腔扁平苔蘚患者與HLA-DR1密切有關。這都是口腔扁平苔蘚與遺傳因素有關的證據。
  7. 其他因素:國內外還有報道,認為糖尿病、高血壓、消化道功能紊亂也與口腔扁平苔蘚發病有關,這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證實。

我們會發現,人們對於找不到原因的疾病,找到的可能原因一般都很多,這導致人們對不明原因的疾病治療方法也很多,但好方法都不多。

口腔扁平苔蘚疾病,就是其中的一個。

得了口腔扁平苔蘚啥原因?會癌變嗎?權威解讀在這裡,快收藏

你的口腔扁平苔蘚會癌變嗎?

自從上個世紀初Hallopeam報道第一例口腔扁平苔蘚的癌變病例後,人們對口腔扁平苔蘚癌變的研究越來越多。對於口腔扁平苔蘚癌變率的認定從0.4~10%不等。

你的口腔扁平苔蘚會癌變嗎?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口腔扁平苔蘚列為“癌前狀態”。

而口腔扁平苔蘚與口腔鱗癌之間是否存在關係,醫學界對此還存有質疑。一批學者認為口腔扁平苔蘚是一種良性疾病,治療預後良好。他們認為造成惡變率異常的原因在於:

  1. 沒有嚴謹的流行病學研究。
  2. 部分口腔癌的發病遠離口腔扁平苔蘚病損區。
  3. 缺乏排出是否暴露於致癌劑等危險因素的記錄。
  4. 某些口腔扁平苔蘚服用甲基多巴、阿地平、開博通、奎尼丁後,口腔出現呈放射狀白色條紋或白色斑塊類似於口腔扁平苔蘚。這位苔蘚樣反應。
  5. 有部分資料認為口腔扁平苔蘚高癌變的臨床證據和病理證據不足。

那麼,我們怎麼看口腔扁平苔蘚的癌變呢?

我們應該排除苔蘚樣反應病變的病例後再來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引起反應的藥物停用,或去除引起病變的因素後,症狀可以減輕或消失,這就能區別口腔扁平苔蘚和苔蘚樣反應的鑑別。

如果確定口腔扁平苔蘚的癌變,那應該有確切的臨床病理診斷。

當發現口腔扁平苔蘚惡變時,須做活檢病理以確診。

可採用基因檢測法進行癌變技術診斷。

如果口腔扁平苔蘚作為一種癌前狀態,那麼其發生發展與腫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和腫瘤促進因子的激活密切有關。所以基因檢測可以作為口腔扁平苔蘚發展為癌變的生物指標。


得了口腔扁平苔蘚啥原因?會癌變嗎?權威解讀在這裡,快收藏

內容預告

我們今天分析了口腔扁平苔蘚的概念,分類,臨床表現,病例表現和原因。

明天,我們將解讀口腔扁平苔蘚的治療方案。

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