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自學中醫以改善家人身體健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林縣強


自學中醫一定要把易經看一看,至少要做到有一定的瞭解,學中醫很多不理解的地方用易經的思維去指導就很容易理解,且學熟練了自主運用的時候更少不了易經思維的開導,脫離這個總原理去學習終究成就有限!


鬼谷子大人


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很想學醫,那是因為去舅舅家得到了一本醫書。

書裡詳盡介紹了各種草藥的生長地,特點,用途。每一種草藥都是彩色繪製,那時我也想當畫家。我先是對書裡栩栩如生的圖片著迷,進而發現這些草藥自己認識很多,因為那時鄉村小學的體育課很多時候都是去找草藥,去山上挖麻芋,去田坎挖黃連,去竹林邊挖何首烏……,挖到後統一交學校(就兩個班),曬在民房祠堂改成的教室外,等幹後賣到鎮上藥房。賣得的錢用來買油印機、油墨、紙張,考試時好讓老師不再在黑板上寫題我們在下面抄題。這些錢還用來給家裡沒錢交學費的同學支付學費、給他們買筆、本子、書包文具。

因此,我認識了不少草藥,當我看到書中的打破碗碗花時,眼睛都睜大了,這不是野棉花嗎?這種叫花的草除了水裡到處都是,牛不吃羊不聞,它居然是草藥?為啥老師不叫我們挖這到處都是的草藥?興沖沖跑去告訴老師,老師說藥房不收這種藥。

藥房不收就不是藥了嗎?書上畫的和長的一點不差,用途都寫了好多,搗碎敷在患處可以治頑癬,有微毒,還可以殺蛆。茅坑裡那麼多蛆,先殺蛆,我決定了。剎那興趣高漲,覺得自己以後可以當醫生,那幾天,茅坑裡被我扔滿了野棉花。蛆被我殺了,頑癬也是我的目標。那時是各種膠鞋風靡大小角落的時候,伴隨膠鞋而來的是香港腳,爛腳丫,我自己就是爛腳丫。

爛腳丫不就是頑癬嗎?我按書中所說把野棉花搗碎敷在腳丫上,敷上後刺痛從腳丫爛處擴散,又感覺有些發麻。幾天後,腳丫爛處長出了紅色的皮膚,爛腳丫居然好了。我就在大院子裡到處炫耀展示給別人看,於是,隔房幾個叔叔,還有姑姑的腳上,都敷上了野棉花,姑姑的爛腳面積比較大,我特意給她把全腳都敷上。又過了幾天,幾位叔叔的腳好了,姑姑的腳卻沒好甚至連小腿都紅腫起來,痛得路都走不了,父親氣得把我趕得滿山跑,又把姑姑背到鎮上,醫生說姑姑中毒了,爛腳丫破皮了是不能用野棉花敷的。姑姑吃了幾副中藥後腿慢慢好了,她的爛腳丫也好了。

所以,自學中醫改善家人健康容易嗎?要想自學就先保證家人不要中毒吧。





san旺


中醫是個範疇很大的學科,臨床方面它包括《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針灸推拿學》《中醫骨傷學》等等,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弄清楚,您側重於學習哪方面?

如果您側重於中醫中藥內科方面的治療的話,還需要學習《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紮實的基礎才可以,因為中醫的診治特點是“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具備上述條件才可以用藥物調理,否側很可能不能改善健康,甚至損害健康。

如果您學習的側重點是《針灸推拿學》,想用中醫理療的方法給家人調理健康的話,需要注意些操作手法與步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您還想用針刺治療的話,建議您需要把西醫的《人體解剖學》瞭解一下,因為如果誤操作的話,可能造成重大的急性創傷,比如“氣胸”“腸漏”“腹腔感染”等等。

總結,中醫是門深奧的學科,需要專門的深入學習、實習,才能夠在臨床上施治病人。那作為一位中醫愛好者來說,如果我們想給家人以保健養生調理的話,我建議可以去書店買一些養生保健方面的書籍,此類書籍多以食療、推拿、理療的方式調理的,只要記住裡面的配方與操作規範就可以做到安全有效了,但另一方面,如果調理改善不了的話,還必須要去醫院就診。


社區接大夫


這個問題太大了,我都不敢回答,先標記一下,慢慢答。

安全,是最重要的。中藥是可以毒死人的。肝腎損害也會有,不深入學習是很危險的。所以,我推薦食療或者簡單的中醫外治療法。

既然是自學中醫,那肯定是零基礎啦。目的呢,倒是很實際,改善家人身體。那就是,萬一生病了,治病的事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做。自己要做的只是改善,就相當於治未病的意思。

治未病的核心是改善偏頗,內科系統講體質,我建議再多一點注意身體的物理平衡。內科系統調理體質,可以學習下中藥,然後把重點放在食療這一方面。物理平衡,學習下經絡腧穴和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等技術。這些學會了就可以簡單操作了。

中醫體質學現在一般用王琦教授的九種體質,分別為:平和質、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痰溼質、溼熱質、氣鬱質、血瘀質、特稟質。網上可以找到一些小程序或者APP測試,也可以自己找題目做一下自己計算分數。



歷史上有些人是為改善家人的健康而自學中醫的,他們最終成為一代名醫,造福當時,澤被後世。最有名的是張仲景,還有朱丹溪,繆希雍,吳鞠通,許叔微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尊從《黃帝內經》,博採眾方。他們的家人有的被庸醫誤治而死,因此學醫特別用心。


竹溪梅花


下午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首先買本《中醫基礎理論》把臟腑表裡,別通關係,經絡循行路線,髒與髒之間關係,髒與腑之間關係搞明白了,然後再看《黃帝內經》,先練習刮痧,撥罐,艾灸,足部反射療法,原始點療法松筋,全息易象,陰陽五行八卦,再研究扎針,中藥,一步步來。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這個問題提的不錯,學習中醫主要為實用,但這個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學會的。我個人認為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學會診斷。通過望聞問切察知病位所在,屬哪個臟腑那天經絡的問題。二、把握陰陽五行,進一步掌握病情屬陰還是屬陽,是寒性還是熱性,病因是什麼。三、瞭解藥物和食物的基本知識,對症下藥和用食物保健。


yhz560116


自學中醫,改善家人身體健康應該注意,一,不要使用中藥方劑為家人治病,可在中醫為家人患病治療時,注意醫生的中藥方劑配方使用什麼藥材,基本方是什麼?增加或減少了什麼藥材,認真加以學習。二,不要輕易使用中藥補養家人身體。因為人的體質不同,藥材涼熱屬性不同,進補的藥材也不同。進補的方法不對,可能事與願違。三,建議你先從中醫經絡開始學起,學習一段時間後,得到專業人士認可後,應用指針或艾灸的方法為家人身體保健服務。


上品茶道


要學中醫,首先學會認識病症,病症大概分為三類:一寒症,二風溼症,三熱症。至於更復雜的,例如溼寒,溼熱,或者裡熱外寒,上熱下寒等。那就要看行醫經驗。其次,背誦一千種常用中藥的藥用價值,副作用,忌和什麼藥相剋。第三是組方原理:帥將兵使。第四藥的用量,多了會中毒害命,少了治不了病。


手機用戶62172741700


要學會評價一個處方或方法的安全性。有一些方法,可能有記載說有效,但是不安全,就要問一下有經驗的中醫。很多中醫方法是安全的,別說自學中醫,就是沒學中醫的,也經常用,比如胃寒嘔吐用生薑湯。換句話說,自學中醫對保護自己和家人是有好處的,比什麼都不懂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