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飛機的襟翼位於機翼哪個部位,有什麼作用?

飛機的襟翼位於機翼哪個部位,有什麼作用?

採用開縫式襟翼的殲-15戰鬥機

所謂襟翼,是與機翼連接的一段附屬機構,是飛機氣動舵面(控制面)的一種,就像人衣服的衣襟一樣可以偏轉活動,因此得名為“襟翼”。很多朋友分不清襟翼和副翼,其實從位置上看,襟翼位於機翼內側的內翼部分,而副翼則位於機翼外側的外翼部分。而從功能上看,副翼主要的作用是實現飛機的偏航、滾轉,機翼的左右副翼可以差動,一側向上,一側向下,兩方的升力差驅動飛機向一側滾轉,之所以用副翼操縱偏航和滾轉,是因為副翼位於機翼外側,與機身升力中心和重心中線距離更遠,控制力矩更大。而襟翼的功能與副翼有一定差別,它主要是通過偏轉作動來改變機翼的彎度,根據伯努利定理,機翼彎度變化可以增加上下表面氣流流速差從而增加壓差,起到增升效果。有的飛機上,還會把襟翼和副翼合併在一起,這種特殊的操縱面叫做“襟副翼”,常常在一些高速飛機上使用,能起襟翼和副翼雙重作用。襟副翼有全翼展式的,同時向下偏轉時當襟翼用,差動上下偏轉時當副翼用,襟副翼也有分段式的,兩段同時向下偏轉時當副翼用,差動偏轉時當襟翼用。

飛機的襟翼位於機翼哪個部位,有什麼作用?

國產殲-10戰鬥機,作為第四代戰鬥機也採用了前緣機動襟翼設計

最傳統、最典型和最初使用的襟翼是後緣襟翼,就是與機翼後緣相連接的襟翼結構,後來又出現了許多五花八門的襟翼。在這裡舉幾個例子:

第一,開縫襟翼。開縫襟翼是一條或幾條附著在機翼後緣的可動翼片,平時與機翼合為一體,飛機起飛或著陸時放下,放下後襟翼與機翼之間產生一定距離和縫隙,這個縫隙可以使機翼下表面的氣流順著縫隙流到上表面,增加上表面氣流流速,從而達到增加上下表面壓差,緩解機翼氣流失速的作用,從而起到很大的增升效果,可提高升力系數80%以上。開縫襟翼在大型民航客機和艦載戰鬥機上普遍使用。

第二,後退式襟翼。後退式襟翼一般在機翼後緣安裝,平常不用時緊貼機翼,使用時通過一個滑軌機構後退同時向下偏轉,起到增加飛機機翼彎度和機翼面積的作用,增升效果明顯。國產殲-5戰鬥機,就採用了後退式襟翼設計。

第三,前緣機動襟翼,這是一種安裝在機翼前緣的特殊襟翼,與大多數襟翼安裝在後緣不同,前緣機動襟翼的作用也是增加機翼彎度,增大機翼面積以提高氣動效率。前緣機動襟翼對於飛機氣動效率和機動能力提升非常顯著,以至於大部分注重機動性的第四代戰鬥機都安裝了前緣機動襟翼。第五代戰鬥機中,蘇-57戰鬥機也在進氣道前緣採用了變形的前緣機動襟翼結構設計。

qinghangwang

(旋翼機、固定翼、直升機相關圖紙、資料)

文章源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