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弄壞同學的“蘋果手錶”,媽媽道歉賠償,對方家長:不是錢的問題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現在社會科技發達,家庭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一些孩子身上的“值錢貨”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貴。

而小孩子之間玩鬧,有時難免會誤碰誤撞到什麼。

弄壞同學的“蘋果手錶”,媽媽道歉賠償,對方家長:不是錢的問題

兒子弄壞同學“蘋果手錶”,媽媽要道歉賠償被拒絕

孟女士的四歲兒子天天前幾天,放學回家吃飯時跟她說起幼兒園的事,講了今天吃了什麼,那個小朋友尿褲子了,藝術課上自己用水果做了一條龍……

天天講著講著忽然想起:“哦,我把李梓豪的蘋果手錶弄壞了,他還哭了。”

聽到兒子弄壞了同學的蘋果手錶,孟女士上來就責問天天:“平時就叫你不要亂碰東西,你沒事拿人家的手錶幹嘛。你知道拿東西多貴嗎?你怎麼弄壞的?”

弄壞同學的“蘋果手錶”,媽媽道歉賠償,對方家長:不是錢的問題

媽媽突然地責罵,讓天天嚇得大哭:“我,我看著好看,想戴一下,然後就摔壞了。我道歉了,不是故意的。”

孟女士:“你道歉就完了,那麼貴重的東西,不得賠錢啊。”

於是孟女士拿出手機找到家長群中,李梓豪家長的微信,加好友進行溝通。向李梓豪的家長歉意,並詢問價錢願意賠償。

收到孟女士的道歉和賠償短信,李梓豪的家長回覆解釋說:“不用賠錢,孩子們也是鬧著玩的。”

孟女士:“那不行,那個蘋果表挺貴重的,我們應該賠的。”

弄壞同學的“蘋果手錶”,媽媽道歉賠償,對方家長:不是錢的問題

李梓豪的家長這才知道,是孟女士誤會了:“不是蘋果手錶,是蘋果做的表,孩子們今天不是藝術課用水果做小製作嗎,你兒子可能沒跟你說明白。不是APPLE WATCH。”

原來搞了半天事件烏龍,孟女士還是表達了歉意。

回頭問天天:“怎麼不說清楚呢。”可是四歲孩子哪裡知道哪些高檔電子產品呢?

弄壞同學的“蘋果手錶”,媽媽道歉賠償,對方家長:不是錢的問題

烏龍緣由:孩子表達能力有限

四歲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表達,但表達能力卻並不完善。孩子的表達完全在認知範圍內,超出認知的事物,孩子是不瞭解和無法表達的。

就像四歲的天天,他對手錶的表達沒有問題,他弄壞的確實是“蘋果手錶”,只是孩子並不知道市面上還有一種也叫蘋果手錶的電子產品。因為在孩子的認知中只存在這一種手錶,自然就不會出現辨別兩種手錶的必要。

弄壞同學的“蘋果手錶”,媽媽道歉賠償,對方家長:不是錢的問題

但大人是知道的,且在生活中更常接觸到的就是蘋果電子手錶,因此到孩子說“蘋果手錶”是,第一反應就是APPLE的產品。

如何陪孩子的表達能力

•學習語言,首先重要的就是語言環境,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學習語言是非常有益處的。

如願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家長,他們更願意讓孩子中努力說話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會再孩子想要表達時,總是熱情的打斷孩子的言語,幫孩子說話。

因此表達的根本就是“說”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一個良好的表達能力,需要詞彙的儲備。閱讀就是一個收集存儲詞彙的好方法。

賢爸小結:

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是非常考驗家長耐心的,一些缺少耐心的家長總是會搶答或斥責孩子。

家長這種過於激進的表達,不但對孩子表達能力的培養沒有好處,真是還會損害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變得不敢表達,對將來步入社會所必要的社交能力帶來阻礙。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賢爸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育兒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