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她以一介罪臣後代的身份歸順了武則天,她在仇恨和復仇中生存並且成長,她每天面對的,是那個曾將她的家族滿門抄斬的女人……身為罪臣之後,她竟然贏得了武則天對她的信任和依賴。她在則天時代有過輝煌,有過不堪,她權傾一時,最後卻為何被李隆基所殺?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上官婉兒的爺爺是唐高宗時的宰相上官儀,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她的母親鄭氏在臨盆前夕,曾夢到一個金甲神人,神人贈給她一杆秤,說道:“持此可稱量天下。”鄭氏醒來以後,第二天一早就給公公上官儀報告。上官儀聽說這個夢以後,著實高興,對鄭氏道:“看來,我們上官家又要出一代名相了。”鄭氏也料想,腹中的孩子必是一個男孩,將來必能稱量天下。誰知,生下來卻是一個女兒,鄭氏也就不把那個夢當回事了。出世才滿月,鄭氏時常把婉兒抱在懷中,逗道:“汝能稱量天下麼?”婉兒一雙機靈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母親,雖然不能說話,卻呀呀地回應著母親。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婉兒本來可以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成長,然而,災難驟然降臨。麟德元年(664年),高宗因為武則天攬權過多,自己處處受掣肘,對皇后頗有不滿。但是,心裡又拿不定主意該怎麼辦。要是在以前,高宗肯定找皇后商量了,但是,這次針對的就是皇后。高宗為此坐立不安。最後,他找到信任的宰相上官儀,請他來商量此事。面對皇帝的詢問,上官儀出語驚人地說道:“皇后專恣,海內所不與,請廢之。”上官儀這麼一說,唐高宗本來還沒有想做什麼的心,一下子堅定起來了。他立刻命令上官儀草擬廢后詔書。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按照《資治通鑑》的記載,“左右奔告於後”,皇帝身邊的宮人迅速向武則天告密去了。武則天可沒有猶豫一分一秒,風風火火趕來面見高宗。上官儀寫下的廢后詔書墨跡未乾,武則天已經領著人從天而降。面對多年來依賴慣了的妻子,高宗害怕了,他為了推卸責任,吐出了一句話:“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皇帝把過錯都推給了上官儀,上官儀的日子開始不好過起來。不久,許敬宗奉武則天之命上奏,聲稱上官儀、王伏勝曾侍奉廢太子李忠,三人暗中勾結謀逆作亂,按律應該處斬這是一個一箭雙鵰之舉:上官儀除掉了,而廢太子李忠的威脅也徹底解除。而可笑的是,當年正是上官儀起草了廢李忠為庶人的詔書,現在,上官儀和李忠倒莫名其妙地成了同黨。因為廢后詔書事件,上官儀被武則天羅列罪名殺害,婉兒的父親上官庭之也被殺。還在襁褓之中的婉兒與母親鄭氏一同被罰入掖廷。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本來幸福的家庭,在剎那之間家破人亡。

然而,掖廷的艱辛生活並沒有泯滅婉兒的智慧。自古以來,皇宮中就有專門教授宮人禮節以及歌舞琴棋等技藝的學館,到漢靈帝時,宮學的內容又擴展到了文學詩書以外。唐朝宮學館制度進一步完善,皇宮中專設掖廷局管理宮女名籍及日常事務,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工桑養蠶,會其課業”,局中有宮教博士專管教育,教習宮人書算等等課程。宮廷中的資料非常豐富,絕非民間可比,宮人只要想學,成才的機會還是非常多。在宮教館中的學習,除了有可能引起皇帝的注意成為嬪妃,還有可能晉身“宮官”。宮官是宮廷女官職司,共分六尚與朝廷中的男性六尚書編制呼應,為首的是正五品的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其下還有二十四職司及諸典制女史等等。

出身不凡的鄭氏當然不願意終生為奴,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荒廢無才。因此,婉兒在液廷不但得到了宮廷教習的培養,還得到了母親的從嚴要求和監督。隨著時間的推移,祖父上官儀文采斐然的遺傳在這個孫女的身上一天天顯現。到婉兒十三四歲的時候,她已經因為文才出眾成為宮學館有史以來最富才華的學生,名聲大噪。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儀鳳二年(677年),武則天下令召見1歲的上官婉兒。對於武則天的所有問題,上官婉兒都一一流利作答,而且不卑不亢、態度從容、談吐儒雅。最後武則天讓她以剪綵花為題,寫一首五律詩。婉兒才思敏捷,很快寫好了詩,呈獻給武則天: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剪舒。

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

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此詩文意通暢,辭藻華麗,語言優美,渾然天成。武則天看後,連聲稱讚。又看了最後一句,眉頭一皺,問上官婉兒:“這最末兩句是什麼意思?”上官婉兒從容回答道:“天后陛下,我聽說詩是沒有一定的解釋,要看解釋人的心境如何。就算陛下說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辯。”

這樣的回答讓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以為上官婉兒必遭大禍,不料武則天卻高興地說:“回答得好!我就喜歡你這樣的性格!”還當場講述了她年輕時馴獅子驄的事。武則天感嘆道:“此女才智非凡,賽過鬚眉!”她從上官婉兒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為婉兒的秀外慧中驚訝不已。在那一刻,武則天的心,霎時變得柔軟起來。而就是她這一剎那的心動,給婉兒的一生帶來了新的希望。武則天當即下令免去她的奴婢身份,並讓她掌管宮中詔命。這是婉兒生命的又一個轉折!

傳說武則天讓婉兒做了太子李賢的侍讀。當時的少女婉兒情竇初開,這時的太子李賢也才24歲。對於婉兒這樣的美女加才女,很難說李賢沒有對她動過心。然而,傳說中的愛情即使存在過,也很快就被碾得粉碎。儀鳳四年(679年)八月二十二日,27歲的李賢被廢去太子位。而置他於死地的那份廢黜詔書,正是1歲的上官婉兒替武則天草擬的。李賢很快就被武則天逼迫自殺。李賢的早逝也結束了婉兒那哀婉悽美的初戀。也許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婉兒會流下黯然的淚水,為自己那折的愛情哭泣,為自己愛過的男子在心裡祭奠。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事實再一次證明,宮廷中沒有愛情,婉兒已經堅定了自己緊跟武則天的決心,而這樣的決心伴隨了她一生。

在宮廷裡,無論愛有多深,最後都會被政治的鐵腕搗碎。當愛被毀滅,婉兒才開始真正成熟起來。李賢死後,那個純真的婉兒便死在對李賢的愧疚和懷念中。她以驚人的速度成熟,而這種成熟是一種生存方式的成熟。她周旋在李武兩家的殘酷鬥爭中卻仍毫髮未損,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此時的世故圓滑成了生存的迫切需要。

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然而,伴君如伴虎,在君王的左右,其實任何時候都像在高空走鋼絲一樣。傳說中,紅梅妝是婉兒的發明。據《新唐書》記載:“嘗仵旨,當誅,後惜其才,止黥而不殺也。”

一天,婉兒與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私相調,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人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武則天非常生氣地說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最後,還是張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婉兒的額頭受傷,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更加嬌媚。宮女們都覺得這樣很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男寵薛懷義被武則天厭棄後氣憤不過,他沿著宮中的一條密道,想求見女皇。上官婉兒不予通報,將這失寵的“床榻上的君王”拒之門外。懷義一氣之下,一把驚天大火親手燒了他為女皇建造的明堂。武則天知道後大怒,認為是上官婉兒逼薛懷義放火,本要殺了上官婉兒,但實在愛惜上官婉兒的才華,只在上官婉兒面上處以黥行。這種近乎毀容的刑罰叫做“面”。婉兒很懂“將錯就錯”,於是,修修剪剪,把“破相”的額頭,粉飾為“紅與黑”的“紅梅妝”。粉面紅梅妝,格外嫵媚妖燒。武則天的懲罰,倒成全了婉兒的儀態。

發生這件事情以後,上官婉兒更加精心奉武則天,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聖曆元年(697年)開始,女皇又讓她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婉兒的權力越來越大,甚至被稱為女宰相。如若她的祖父上官儀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19歲的時候,這個小女孩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別說文武百官,就是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也得看她幾分面子。

上天賜予她聰明智慧,她便以此來雕琢自己。在艱難的塵世中,她慢慢成為那個中庸狡黠、八面玲瓏的女官。她學會了圓融的關照,學會了左右逢源,學會了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以至於在偌大的男性朝廷中,唯有婉兒才堪稱智慧的主宰。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證聖元年(695年),武則天稱女皇的第五年,她委派侄子武三思、上官婉兒修周史,為其歌功頌德。上官婉兒憑藉聰明和才學,在修史的過程中為武三思提供了大量的幫助。武三思對此感激涕零,並對這個女人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情。而上官婉兒也敏銳地看到了武氏一族的勢正因女皇而迅速發展,越來越大,勢不可擋。她在武三思那裡找到了安全感。二人暗地裡,頗有一些往來。

後來中宗復位以後,上官婉兒同時獲得了中宗和韋皇后的寵信。專掌詔命、手握大權的上官婉兒為了維護自己現有的權力,逢迎所有喜歡她、需要她的男人,她利用中宗對自己的器重,很快與中宗建立了親密的關係。並運用自己的控制能力成為中宗的“患難之友”,她自己也在這種給予中獲得了“未來”。她不但沒有被“一朝天子一朝臣”廢棄,反而成了“不倒翁”。中宗封上官婉兒為昭容,封上官婉兒母親鄭氏為沛國夫人,所以史料上又稱她為上官昭容。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婉兒天生的高貴和優雅,使她更鐘情於那往來唱和的千古詩篇和文人雅士的風月清談。後來,她把武三思介紹給韋后,武三思被韋皇后管住,丟下婉兒一個人。後來,婉兒遇到另外一個男子,這個男人就是崔湜。那個時候的婉兒,已經人到中年,崔湜也是一個才子,能寫一手好詩。她和他之間的交流,更多的是從詩歌開始。他們在詩中彼此表達情感,似乎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他們才能更好地觸摸對方的靈與肉。而婉兒也覺得唯有同這個男人在一起,才能有一種超越肉體的溝通和提升。後來,崔湜還引見了他的幾個弟兄:崔蒞、崔液、崔滌。兄弟四人,個個都生得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從此,上官婉兒行走坐臥,無時無刻都有崔家弟兄四人追隨陪伴在一旁。上官婉兒常常在宮中設宴,一個美人兒身邊坐著四個少年兒郎,在兩旁陪著飲酒說笑,行令賦詩。後來崔湜在主持銓選也就是官員的選拔時,與吏部侍郎鄭媚附權要,收受賄賂。事情終於暴露。景龍三年(709年)四月,侍御史靳恆與監察御史李尚隱在早朝的時候,當廷彈劾崔、鄭愔。中宗當即命令將二人下獄。但因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為其辯護,崔湜仍官復原職。

然而,平靜的宮廷裡,卻孕育著一場風暴從上官婉兒為唐中宗所起草的詔書中,易看出她的言語間有意無意地流露出稱讚武氏家族的言語,對李氏皇室宗親頗有輕薄排抑。

這就激怒了太子李重俊,李重俊憎恨上官婉兒處事的偏私。他更恨武三思,因為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娶了安樂公主。刁蠻的安樂公主仗著自己是韋皇后親生,常常凌辱李重俊,當眾呼之為“奴”,甚至命下人對他拳腳相向。而原因,僅僅是因為李重俊是庶出。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神龍三年(707年),太子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起兵舉事,殺死了武三思父子,在府中卻沒能找到恨之入骨的安樂公主,隨後率兵入宮,要抓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

上官婉兒驚慌失措地跑進中宗的寢宮,淚流滿面地對中宗和韋皇后說:“皇上,太子帶兵入宮,借名是要索取我上官婉兒頸上的頭顱,得逞後就會索取皇后,最後是殺皇上而奪位啊!”

這還了得。唐中宗急急下令,召來了禁軍,然後與韋皇后同上官婉兒一道登上玄武門,在玄武門佈下重兵,以抵禦李重俊。很快,宮外的援兵也到了。裡外夾擊,一場激戰,唐中宗依靠朝中的重臣,很快就平定了李重俊的起事。

唐中宗在盛怒之下,將謀反的太子李重俊廢掉,打入冷宮。

自小宮中的生活,讓上官婉兒懂得如何審時度勢。景龍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後,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三天後即位,即唐殤帝。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衝入宮中,殺韋后及其黨羽。婉兒在殺聲震天之中,裝束整齊,命令宮女列隊秉燭迎接李隆基。婉兒從容地出示先帝駕崩時的遺詔(假託的),申明自己的立場是反對韋后她們的,但這次她失敗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認定她是韋后一黨,於是鋼刀利劍無情地砍了下去。她在46歲的時候,結束了自己在宮廷裡的一生。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上官婉兒死後,李隆基愛惜她的才華,於開元初年,讓人蒐集她的詩作,編成文集二十卷,還令文學家張說作序。這本寫滿了上官婉兒才情的詩集,並沒有流傳下來。不過,《全唐詩》收錄了她的遺詩32首。

上官婉兒流傳下來的詩作不多,最動人的是這首《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婉兒生於664年,卒於710年,在人生長卷裡僅僅翻過了46個頁面代名媛,一代紅顏,在無情的四季交替中絢麗輝煌地開盡。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傳奇,她的身世,她的聰慧,她的文采,她複雜的感情生活,她帷幄朝廷的天才能力。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這一切,是出色的交際能力也好,是卑鄙無恥、趨炎附勢也罷或許,在那個混亂殘酷的宮廷裡,她只有依靠這些,才能生存下來。儘管上官婉兒也曾一度享盡榮華與權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這其中的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即便曾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最後,她仍未逃脫厄運,做了皇權爭鬥的犧牲品。

即使看透榮華富貴,她卻始終沒有明白盛極必衰的道理。她曾想擁有至高的權力,只是,她忘了,世間只有一個武則天。在那個時代,天下畢竟是男人的天下。世間萬物,想通了,我們從來不曾真正擁有過什麼。生命結束的一剎那,所有的榮華富貴,所有權力的紛爭,所有的愛恨情仇,都將煙消雲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