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所有癌症中,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前3的結直腸癌,是什麼樣疾病?

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是發生在結腸和直腸上的癌症病變。不論男性還是女性,結直腸癌是,繼肺癌之後,第二個最常見腫瘤。雖然結直腸癌在發病上沒有性別傾向,但是男性更容易在較年輕的年齡患有結直腸癌。關於結直腸的具體發病原因,目前仍然不清楚。結直腸癌在女性因癌症死亡原因中排在第二位;在男性,位居第三位。

所有癌症中,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前3的結直腸癌,是什麼樣疾病?

出現這些症狀,需要警惕結直腸癌

① 排便發生變化,比如腹瀉、便秘、大便變細(細如鉛筆),這些變化會持續很多天
② 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③ 因便中帶血,便呈現黑色
④ 如果來自直腸流血,大便會帶鮮血
⑤ 腹痛(或有絞痛感)、腹脹氣
⑥ 即便有一段時間沒進食,也會有腹脹感
⑦ 經常疲乏無力
⑧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

哪些危險因素與結直腸癌有關係?

① 年紀較大
② 吃紅肉或者加工肉食較多(高動物蛋白飲食),吃全穀物、蔬菜、水果較少(低纖維飲食)
③ 大量飲酒
④ 有乳腺癌、卵巢癌、或者子宮內膜癌病史
⑤ 有結直腸癌家族史
⑥ 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或者腸易激綜合徵病史。

⑦ 肥胖
⑧ 吸菸
⑨ 缺乏鍛鍊,靜息狀態生活方式
⑩ 結腸或者直腸出現息肉病變,這些息肉最終有可能會發生癌變

結直腸癌治療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包括癌症性質(病灶大小、位置和分期)、病變是否反覆發生、病人的目前全身狀況。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化療、放療、手術。

這是最常見的治療手段。40%的患者在診斷患有結直腸癌的時候,已經是進展期,此時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式。切除癌症病灶,並且同時摘除其附近的淋巴結,減少癌症擴散的風險。如果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其通過手術可以治癒;如果手術不能治癒,它可以緩解癌症症狀。

2. 化療

主要是用化學藥物殺死癌症細胞。常應用於結腸癌的治療。手術前,可先通過化療縮小癌症病灶。靶向藥物治療可以針對性抑制一些促癌蛋白質,相比其他種類化療藥物,其副作用比較小。用於結直腸癌的靶向藥物包括貝伐單抗(阿瓦斯汀)和雷莫蘆單抗(Cyramza)。

有研究表明進展期結腸癌患者接受化療後,如果有結直腸癌家族史,其癌症復發和引起死亡的可能性會明顯減小。【1】

3. 放療

主要是應用高能放射線摧毀癌症細胞,並且阻止其增生。常用於直腸癌的治療。在手術前,它可以縮小腫瘤。

在手術後,放療和化療可以聯合應用來減少癌症復發的可能性。

主要是破壞腫瘤組織,不是切除腫瘤。方法包括射頻消融、乙醇消融、或者冷凍消融。這些方法需要在超聲或者CT掃描引導下通過探針或者探頭進行消融術。

結直腸癌的預後

結直腸癌如果得不到治療,它就會擴散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進一步對身體造成損害。越早發現和治療結直腸癌,其完全治癒的可能性就越大。結直腸癌的預後取決於這些因素:(1)診斷時,結腸癌的分期;(2)癌症病變是否造成結腸穿孔、或者阻塞結腸;(3)患者全身健康狀況。一些病例,結直腸癌會復發。

所有癌症中,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前3的結直腸癌,是什麼樣疾病?

如何篩查和診斷結直腸癌?

篩查可以發現癌前的息肉病變,也可以發現早期的結直腸癌病變。越早及時治療結直腸癌,其治癒可能性越大。最常見的篩查和診斷結直腸癌方法如下:

1. 大便隱血試驗(便潛血檢測)

檢查大便是否含有血。由於不是所有癌症都會引起出血、或者時刻都在出血,所以這個檢測不是100%準確的。此外,其他疾病(比如痔瘡、消化道潰瘍、炎症等)也可以引起出血。因此,便潛血檢測會出現假陽性結果。

2. 大便DNA檢測

結腸癌或者癌前息肉樣病變會脫落細胞進入糞便,此類檢測分析這些脫落細胞的DNA標記物。這種檢測會比較準確發現結腸癌,但是它不能發現所有與腫瘤相關的DNA突變標記物。

3. 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

乙狀結腸是緊鄰直腸,屬於結腸最後一個部分。此項檢查相對時間短、無痛、或者會有一定不舒適感。引起腸穿孔風險比較小。但是,乙狀結腸鏡只能檢查直腸和結腸的後1/3部分,也就是隻能發現位於這些部位的息肉或者癌症病變。如篩查完整的結腸,需要做結腸鏡檢查。

4. 結腸鏡檢查

可以檢查完整的結腸和直腸。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息肉病變,可以在檢查同時切除這些病變,或者取疑似癌症病變組織做病理檢查來進一步確診。一般情況下,結腸鏡檢查無痛感。雖然有出血和腸穿孔的併發症,但是很少發生。

5. 鋇劑灌腸檢查

鋇劑灌腸後,在X線顯影下,可以看見鋇劑填充和覆蓋腸表面,清晰顯現直腸和結腸,有時會顯現少部分小腸結構。此類檢查發現任何異常,都需要通過結腸鏡進一步檢查。

6. 影像學檢查(包括CT、超聲、MRI)

在清腸道後,結腸CT檢查可以呈現結腸結構,如發現異常,需要常規的結腸鏡進一步檢查。超聲或者MRI掃描可以幫助發現癌症病變有無擴散。

結直腸癌常規篩查年齡起始於45歲,一直到75歲;76歲到85歲,要考慮患者的意願、全身狀況、生存期、既往篩查史來決定是否進行結直腸癌篩查;85歲以後不再考慮結直腸癌篩查。結腸鏡每10年檢查一次,CT結腸掃描每5年檢查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檢查一次。 

如何預防和減少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所有癌症中,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前3的結直腸癌,是什麼樣疾病?

【常規篩查】:對於既往有結直腸癌病史、年齡45歲以上、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患有克羅恩病的人,需要常規進行結直腸癌篩查。

【飲食】: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比如全穀物、蔬菜、水果,少吃紅肉和加工肉製品。少吃飽和脂肪,適量吃優質脂肪,比如橄欖油、魚油、堅果、牛油果。

【鍛鍊】:中等強度、規律鍛鍊可以降低患有結直腸癌風險。


參考文獻

[1] Jennifer A. Chan; Jeffrey A. Meyerhardt; Donna Niedzwiecki; Donna Hollis; Leonard B. Saltz; Robert J. Mayer; James Thomas; Paul Schaefer; Renaud Whittom; Alexander Hantel; Richard M. Goldberg; Robert S. Warren; Monica Bertagnolli; Charles S. Fuchs. Association of Family History With Cancer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Colon Cancer. JAMA (2008). 299[21]:2515-2523.

此文屬於北美小丫的“小丫說醫”系列醫學科普文章,用樸實的語言科普醫學知識,解讀老百姓常見的疾病。如果您喜歡“小丫說醫”,請您關注@“北美小丫”,謝謝!

文章由北美小丫所著,文章版權歸屬於北美小丫,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即,註明文章來源“今日頭條”和文章作者“北美小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