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亮劍》裡最精彩的論文:兩個預言都很準確,論文作者不是李雲龍

一提起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人們馬上就會想起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的畢業論文。可是真正寫過畢業論文的人都知道,要是真像李雲龍那樣寫,肯定拿不到畢業證書。

電視劇為了緊扣主題,強迫李雲龍交出了這麼一份不倫不類的答卷,頗有畫蛇添足之嫌——就是沒有後面李雲龍慷慨激昂的演講,大家也能從他泛黃的衣領、滿臉的硝煙和雙目的殺氣中讀出亮劍精神四個字來。

《亮劍》裡最精彩的論文:兩個預言都很準確,論文作者不是李雲龍

​按照原著的說法,李雲龍的畢業論文叫《論冷戰時期的特種作戰》,李雲龍可以說是莊焱、何晨光、冷鋒的開山鼻祖,何志軍雷克明狗頭老高三個人捏在一起,正好能合成一個李雲龍:勇悍如虎,狡猾如狐,還帶有三分匪氣痞氣。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在《亮劍》電視劇和原著中,最精彩的論文還真不是李雲龍的《論軍人的戰鬥意志——亮劍精神》,而是另一篇《論我國國土防禦的重點》,這篇論文裡突出的兩個預言,全都變成了現實,這篇論文的作者,就是晉西北鐵三角中最聰明丁偉。

要說起丁偉,可是比李雲龍聰明機智得多,打仗從來不肯吃虧,李雲龍非但佔不到他的便宜,反而經常被敲竹槓:“想要孫德勝,拿機關槍來換;幫你打了阻擊,你得出軍費!”氣得李雲龍直接耍無賴:“要錢沒有,要命……也不給!”

《亮劍》裡最精彩的論文:兩個預言都很準確,論文作者不是李雲龍

​其實丁偉也未必是真看上了李雲龍的重機槍和山炮,他是悶聲發大財,不像李雲龍那樣喜歡炫耀——他肯把一個騎兵營送給李雲龍當人情,說明他根本就不缺那點戰馬,要不然以他鷺鷥腿上劈精肉鑽冰取火壓沙求油的性格,才不會把這塊大肥肉讓給李雲龍呢:李雲龍欠了他一個騎兵營的人情,卻只得到了一個連的裝備,大頭兒都被旅長敲了竹槓。

要論起戰略眼光,李雲龍只能排第三,因為後來居上的孔捷跟美軍較量之後,變得越加成熟穩重,看問題的深度也遠遠超過了李雲龍。孔捷之所以只能屈居第二,是因為老謀深算的丁偉比他更具戰略眼光。丁偉在畢業論文中預言的兩場仗,還真的打起來了,而結果也跟丁偉預料的幾乎完全一樣。

丁偉的論文構思,或者說靈感,來自他跟李雲龍岳父田墨軒的一番對話。看了丁偉和田墨軒的對話,讓人產生了一個啼笑皆非的想法:要是田雨嫁給丁偉,這一家子都是挺般配的。

《亮劍》裡最精彩的論文:兩個預言都很準確,論文作者不是李雲龍

​出馬一條槍的李雲龍在喝酒的時候跟老丈人吵起來了,不但吵,而且還拍桌子:“夠了,你這種言論太危險了,是要殺頭的……”倒是丁偉若有所思地點頭表示贊同:“有道理,有道理,從防務角度看,一個國家的周邊地區如果出現一個軍事強國,那麼必然構成潛在的威脅,不管它信奉什麼,也不管他現在和你關係有多密切。”

田墨軒說了什麼大逆不道的話讓女婿李雲龍如此以下犯上地發怒咆哮呢?為了少惹麻煩,咱們把田老先生的話總結為兩點:第一、他們欠咱們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說還沒還;第二、任何時候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是第一位的,任何潛在的威脅都應引起警惕。

《亮劍》裡最精彩的論文:兩個預言都很準確,論文作者不是李雲龍

​丁偉曾經與他們打過交道,對此深有感觸:“他們很現實,一邊說是來幫咱們打擊侵略者,一邊又把已經屬於咱們的工廠礦山設備都拆光運走,連根螺絲釘也沒剩下。”

這時候就看出李雲龍的眼光遠遠不如丁偉了,他忽然有點不認識丁偉了:“我剛才看著你,怎麼渾身不對勁兒呢?到底咋不對勁兒,我也說不出來,總覺得有事要發生……”

確實是有事要發生,丁偉在論文裡給出了兩個神預言:第一、在西部及西南部,可能要發生一場有限的邊境戰爭,這場戰爭出動十個團就能打贏,只要拿下幾十公里縱深的幾個邊境重鎮,他們的首都便無險可守,我們便可揮師直搗黃龍(很抱歉修改了一下丁偉原話,因為原話比較尖銳);第二、倭寇已經傷了元氣,很難緩過來,老美勞師遠征,我們有主場優勢,所以要把對付來自北方的威脅放在首要地位上(同樣有很多話也被筆者刪去了,抱歉)。

這一點丁偉可能有點失算,因為他沒有料到若干年後,堅船利炮打不開的局面,用一個球就能打開,為了一個球都能把臉皮當鞋墊,要是美鈔金條往那兒一擺,很多人早就趴下了。

《亮劍》裡最精彩的論文:兩個預言都很準確,論文作者不是李雲龍

​後來發生的事情,讀者諸君都知道了,在西南出沒出動十個團不好說,但是三個人包圍敵軍一個營,確有其事。得勝之後的三個戰士還憤憤不平,好像受了多大委屈:“敵軍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那一仗打成了虐菜,敵軍逃跑的壯觀場面,不輸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遷徙……

惹麻煩的話少說,最後是要請教一個問題:筆者認為要是論上戰略眼光,李雲龍可能要墊底,孔捷經過血與火的淬鍊,也能位居第二,而第一非丁偉莫屬,不知讀者諸君以為然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