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裡60多歲的老人,都辛苦了一輩子,現在該享福了嗎?

天才小凡


回答這個問題比較沉重,在大多數人看來,60歲已經是花甲之年,理應在家裡享福了。在城裡面如果說老人到來60歲,基本上都已經退休了,每天就是在家裡遛遛鳥,哄孩子或者是和老朋友一起出去旅遊,日子過得相當愜意。這樣的情景只有在城市當中才能看到,到了農村就完全不一樣了,農村的老人雖然已經60歲,但還是辛苦的勞作,有的甚至還要去城裡打工。

很多人心裡都產生了疑問,60歲應該在家裡享清福了,為啥還要辛苦的工作呢?因為農村老人60歲以後是沒有退休金的,養老金也是非常少的,農村老人養老金基本上分為兩部分,其一是基礎養老金,其二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實養老金就是為了想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有個基本的保障,一份養老金,每年大概是一兩千元,自己在家種點地,兒女們再補貼一些,基本生活不成問題。

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在去年每月是88元,國內各個省市的養老金數額不同,在河南是98元,山東是118元,北京是710元,最高的則是上海達到了930元。省市裡面也是不同的,主要還是根據各個地區的經濟財力,就比如山東省,養老金標準是118元,而青島市則達到了168元,比山東省高出來50元

為了能夠在老年生活多拿到一些養老金,建議勞動力還可以的農村人,最好將自己收入的10%繳納到養老保險當中,畢竟繳費早和多繳費將累計個人的養老金賬戶,在退休後便能夠拿到更多的養老金,許多人也都知道,養老金一直都是多繳多得。

1、 提高農村60歲老人養老金

坦白說,目前的60歲農村老人很多沒有交過養老保險,享受的也只是農村基礎養老金。據權威統計,不過100元左右的樣子,但是要知道現在的物價已經不是當年可比了,所以我們建議給這些老人提高養老金待遇。可能有人會說了,他們沒有交過養老保險,憑什麼。其實,第一代農民交公糧、農業稅、三提五統可以說是一個都沒落下。

2、 設立農村基金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有很多的公益組織,他們都是致力於改善民生等等,然而關於專門針對農民工的公益組織卻相對來說少之又少。所以專家建議設計一個專門關愛農民工的基金,讓他們能夠在需要時及時得到社會的幫助。

3、 加大宣傳教育,提高子女贍養老人的意識坦白說,在農村地區,很多都是依靠子女來養老的。但是現在的問題hi一些子女根本就不在父母身邊或者由於知識文化水平受限,贍養老人的意識比較薄弱。所以專家建議加大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孝道意識,讓更多子女擔負起更多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4、 有能力的可以購買一點商業養老保險

商業保險作為社保的補充,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當然,我們只建議有經濟能力的去購買,生活水平不高的人或家庭先放一放。

農村老人養老的問題,是比較複雜和系統性問題,需要政府主導牽頭,全民參與才能完成的系統性民生工程。










西瓜柒哥


農村老人到六十歲,辛苦了一輩子,確實該享福了,但是幾乎沒有一個在家享清福的,還是家裡為家操心。

以我家為例,我父今年65歲了,頭髮幾乎都全白了,清瘦憔悴的一個老頭,可還是跟村上的人在一起做建築,早出晚歸的。我也曾經叫他不用再去做這麼辛苦的工作,平時在家種種菜之類輕鬆點的活。我爸回答我,他還能做得動一天的情況下,都會盡量去做,不會每在家坐吃等喝,讓人伺候。確實,直到現在,我爸都還是家裡的頂樑柱,主心骨。前些年我弟買房錢不夠,我爸幫他湊的。我修房子,他從頭做到尾,我照常在外面上班,一天都沒耽誤。


城裡的老人,六十歲後每個月有不菲的退休金,可以到處旅遊瀟灑,而不必為經濟來源操心。而農村老人,現在每個月除了一百多塊的養老金,如果不做事,就沒任務經濟來源。而六十歲的老人,兒女也處在剛結婚,事業起步的階段,孩子上學要錢,買房買車都要錢,沒有更多的精力和物質來幫補家裡,更多的還是父母主動幫襯兒女,幫他們帶孩子,幫他們湊買房首付款。所以他們也沒法停下來在家安享晚年。

在此對我的爸母說聲,“你們辛苦了”衷心的祝福天下父母身體安康,幸福長壽。


薇香拂軒


你好,就我本人的經歷說一下,我老家在美麗的沂蒙老區,我爸今年62了,像作者說的農村老人60歲了就享福了嗎?我可以告訴你答案是 不,農村不像城市裡的老人退休了就可以享福了,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這一說,只要你能幹動,你就的幹活,不幹活就沒錢花,說到這有人該問了,不是有子女嗎?不是有養老保險嗎?那我先回答你第一問題,你要知道年紀在60左右的老人,他們的子女都是在1970到1985之間,他們的擔子也不輕,上有老下有小,小的都在上學的年紀,那只有委屈老的咯。第二個問題養老保險,你知不知道農村老人都是交的最低檔的那一款,一個月才一兩百塊錢,能夠幹啥?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也有享福的,有錢沒辦法。


臨沂老黑


我認為是的,從子女的角度來說,父母辛苦一輩子,60歲本應該是讓他們頤養天年的時候了。畢竟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條件咋樣,我就不說了,如果是家裡孩子多的,能拉扯大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實際上,60歲的人,在各行各業依舊常見。從普通工人到企業高管,60歲依然在承擔著繁重的工作壓力。

說說我自己的狀況吧,我的父親今年就已經61歲,母親也即將60。我們家兄弟姐妹四個,都已成家。今年我的寶寶出生,母親便來到我所在的城市帶孩子,我和我老婆上班。父親則在老家工廠做工,上班的環境並不好,鐵皮廠篷。現在這個季節,廠房溫度能到40多度。我曾不止一次的勸過父親不要再上班了,父親每次都說閒不住。其實我們都知道,父親只是不願意給我們增加負擔。直白的講我和哥哥姐姐們都是這個社會上最平庸的那一部分人。如果我們足夠富有,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負擔一說了。


母親在我這邊帶孩子,老婆不願意讓母親把寶寶帶回老家,所以只能在我所在的城市帶娃。平日裡的日常開銷,母親也是儘量幫我節省,一毛一塊都不多花。因為認識的人不多,母親總歸住不慣這裡。雖然沒有和我講,我也能感覺到母親還是有些想家。作為子女,在父母60歲的時候還需要父母的幫襯,內心是很愧疚的。卻又沒有足夠的能力改變這些。

像我們這樣平庸的人,在社會上依舊是主流。每天醒過來面對著車貸、房貸、小孩子的開銷,壓力山大。花甲之年的父母,不得不放棄頤養天年的生活,把自己本該享受生活的時間,又無私的奉獻給了子女。


純情小澀郎


在農村,大部分60多歲不算老人,幹活還是一把好手,農村裡只要你能動,大多數都願意幹活,不是說子女孝順他們就不幹活,是很多老人都習慣這種生活了,不幹活突然閒下來就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的,我爸媽52年的,我爸一個月也有一千多,倆老的完全可以不用種莊稼了,自己種的菜,這錢也完全可以夠開支了,在說我們家土地承包出去了,倆老的不是去果園打工,就是到處收的邊邊角角來種莊稼,一天都閒不住的,很多人噴子女不孝順才會出現老人幹活的事,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當然也有這種情況子女不管,老人只有種點莊稼賣了貼補家用。


四川王楊


60歲的年紀,是退休的年齡了,很多城裡的職工都開始養老,享受接下來的人生了。然而,在農村,有一些老人依舊下地幹活。我是來自農村,每當在村裡看到滿頭白髮的老人肩挑綠色的牧草或者其他農作物行走,就感到莫名的傷感。



就拿我外公外婆來說吧,一輩子在農村務農,家境不說殷實,但總體過得去。如今兩個人已經都超過了60歲,滿頭白髮,特別是外婆背駝得厲害。可是,她們依舊下地幹活。種植玉米,收玉米,曬玉米,都是老兩口去做。上個星期,去接她們來我家吃飯的時候,看見外婆頂著烈日,一個人在樓頂清理玉米粒裡面的殘渣。等我走到樓頂,脫了鞋子走到她跟前的時候,才發現這腳下踩的地板在烈日的照射之下燙得有點無法忍受,可就這麼一位老人卻已經在此待了很久。莫名的心酸,如潮水般湧來。



在農村,老人一大把年紀了還這麼勤奮去幹活,一是,他們勤勞的本性,促使他們付出;二是,很多老人一輩子在農村務工,對於土地,對於莊稼存在深厚的感情,下地幹活是一種情懷;三是,生活的需求。有一些農村的家庭,生活壓力很大。兒子外出務工,賺不了多少錢,光是養活自己都困難,或者成了家的孩子照顧妻兒都吃力,這就不得不需要父母繼續在農村勞作,填補家用。

當然了,上了年紀的老人,孩子有出息,在外面買房了,也會把老人都接過去生活,進入享受生活的階段。所以,個人覺得農村60多歲的老人,辛苦了一輩子,現在應該享福了。但是,能否真的享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們的外出闖蕩的成績。所以,在農村重視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父母要確保做到孩子堅決不能輟學。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有點意思的事兒


我今62年的五十八歲是黑龍江人。農村人為了子女累了多半輩子。做了一身病。心臟病,高血壓。最近半年做了三次手術。花了三四萬。報了一半兒。東借西湊的。也沒有勞動能力了。我就一畝地。怎麼生活呀?想過自殺又沒有下去狠心。老公。去世十年了。嗯,病養好恢復一段時間。還得去。早點兒活兒幹,對付點兒生活費吧。農村人太苦了。沒有工資。靠兒子,兒子生活也不富裕,孩子上學成天補課。孩子學都要上不起了。哪有錢管你?為什麼不給農村60多歲的多開點兒工資呢?


愛美的小清


條友們好,我爸今年剛好60歲,是個退休教師。我們生活在江西萬載的農村,沒聽說過什麼滿了60歲就享福的。都是活到老做到死。他們不是沒錢,也不是缺勞動力。老一輩的人吃苦過來的。主要是他們閒不住。包括我爸,在農村退休工資將近有5000千。他還種了5畝田,還種菜賣,養魚。不要他們幹活都難受,總多想替兒女減輕負擔。


江西萬載老表


大家好,我本人看法農村60歲的老人是該享福了,人們總說養兒能防老但是我從懂事以來在農村真沒看見過幾家人是這樣的,我們農村很多還是養兒養孫養兒媳,兒子結婚了自己的家庭都顧不上怎麼能顧的上老人呢,在現實社會當中,老年人一直都是弱勢群體,特別是農村的老年人。雖然現在農村的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農民各方面的條件也提高了,但是對於農村的老年人來說,日子仍然不是很好過。農村老人雖然也是辛辛苦苦勞動了一輩子,可他們卻沒辦法像城裡老人那樣領取退休金,安享晚年的生活,最關鍵的是,農村的老人還容易遭到子女的嫌棄。同樣都是60歲的老人,城裡人在家裡享福,農村人卻遭子女嫌棄,原因讓人心酸。


海南小梁哥


60歲了本該享福的年齡,可是有多少人能無憂無慮的去享福呢,都是能幹點啥都搶著幹。希望孩子能輕鬆點。

我大姑爹還有兩年都70歲了,每天早上5點就去地裡幹活,除草。修剪,施肥,打藥,幹到11點多回家,歲數大了受不了,下午就不去地裡,一年摘橙子5萬多斤,全靠大姑爹跟大姑媽(比大姑爹小2歲)摘的時候還早從山上往下背。孩子們也心疼。都是房貸,孩子上學啊,壓力都大。

我媽跟我爹,50多歲了,也是這樣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