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泰山自古就有“神州”之稱,俗語道:“濟南府人全,泰安州神全”。

泰山的宗教有:儒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長期以來,它們在泰山和諧共存,以庵、觀、寺院、教堂的形式存在著。

相比青島的天主教堂,濟南的紅樓教堂,可能你會覺得,在泰安沒怎麼見過教堂。這是因為宣傳力度不夠。

實際上,我們泰安城裡是有教堂的,並且還有不少教堂的附屬建築,都是很有特色的西洋建築。

清末民初,很多傳教士來到泰安,在這裡建起教堂,開始了他們的傳教生涯。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靈芝街

靈芝,俗稱瑞草。

《說文解字》曰:“芝,神草也”。

明代宋燾在《泰山紀事》中記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封禪泰安,共得三萬八千二百五十本泰山芝草,陳列於今靈芝街上,有並五、並三、連枝、五色、重暈、如意、寶蓋、上下相連等種種形狀,如寶山、神仙、靈禽、瑞獸之象者六百四十二。真宗大喜,詔令封禪日列於天書輦前,封禪結束後,送諸名山勝景並賞賜大臣。泰山靈芝名揚天下,這條街道就被稱為“靈芝街”。

靈芝街是泰安的一條老街。泰安還有老城牆的時候,靈芝街位於城西門外偏南,南北走向,南接財源街(現在依舊),北達大關街,大關街已經沒有了,北面蓋了郵政大樓,走到那裡需要向東拐彎才能出街。

過去的靈芝街可不像如今這麼落寞,它是西部泰山朝拜者上山進香的必經之路,彼時店鋪林立,熱鬧非凡。

靈芝街目前的位置在郵政大樓南面,“金橋 ”正北,“中百大廈”以東,南街口是一家水餃館,已經開了很多年。緊鄰水餃館是一家水族館……街北頭原有一石碾,碾旁有一賣動漫的小店,不知還在否?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青巖居

說到靈芝街就繞不開宋燾。

宋燾,泰安孝門村人(今肥城宋家孝門人),萬曆辛丑(1601年)進士,因其為官正直,被貶為平定州判官,不久罷官迴歸故里。

宋燾歸隠故里後,在靈芝街創建了青巖居,潛心治學,編著了《泰山紀事》、《岱下小史》、《州志補遺》等著作。他在青巖居講學,培養了一大批人才,著名學者泰安人王楫(後中進士,官至寧夏巡撫)即出自其門下。

王楫在《宋青巖先生傳》中雲:“(宋燾)解綬歸裡,……所構館舍,名青巖居,先生著書其中,鼓鑄後學”。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青巖書院

清聶鈫在《泰山道里記》中雲:“城西門外南折為靈芝街,……迤東有青巖書院,明宋燾青巖社也。康熙中趙國麟講學於此。”

趙國麟(1673~1751),是清代著名的藏書家。自言“平生無他嗜,嗜書如性命”。

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趙國麟興復泰安書院,在明儒宋燾之青巖居故址開設學館,名"青巖義社"。此段時光,有趙國麟“家在泰山靈芝街”印、“青巖講學所得之書”印為證。

山東巡撫蔣陳錫按部泰安時,割俸百金,命修廣學舍,賜名“青巖書院”。

靈芝街上仙草匯聚,人才輩出。

聖公會 大紅樓 小紅樓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這裡就是傳說中的“青巖書院”遺址。後被“聖公會” 用做華北區活動中心,也曾被侵華日軍佔據過,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泰安市岱廟辦事處靈芝街小學”。

在門口碰到一個大爺,告訴我說,他就是靈芝街小學畢業的,教室裡都是木地板。他當時的教室在地下一層。

木地板教室?夠豪華的。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光緒二年(1876年)英國傳教士史嘉樂等來到泰安佈教。他們是聖公會派來的。

聖公會,又稱“安立甘會”,屬於英國基督教新教。

光緒十年(1884年),英國基督教新教聖公會的傳教士方學志、夏伯裡也來到泰安,在靈芝街設立教堂機構,建立禮拜堂和育英學校,彼時靈芝街路西大部分房產都歸聖公會所有。

據泰城老人回憶,當時的聖公會禮拜堂高20餘米,與岱廟天貺殿的高度差不多,裡面可容納五百多人作禮拜,整座建築方石壘砌,十分壯觀,頂立鐘樓,全泰城都能聽到聖公會禮拜堂的鐘聲。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聖公會在泰安設立山東教區,以靈芝街教堂為主教堂(已經被毀),主教艾立法,轄泰安、平陰、新泰三個教區。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到1912年,聖公會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在泰安設有學校、門診部等。在泰安郊區、肥城、寧陽、新泰、東平等地也創辦了一些教會小學,招收貧苦青少年和教徒子女學習《聖經》,宣講教義,兼學國文,主要目的是培養教徒,為教會的傳教活動服務。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大紅樓、小紅樓可能是育英學校(中、小學)的教士宿舍和教學樓。

育英學校的校舍、師資、教學設備等在當時都是非常好的。教師多畢業於齊魯、燕京等教會大學。還有部分外籍教師。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有一位新泰人,值得一提。

田樹三,曾用名:田森亭。1901年生人,籍貫:山東新泰莫莊鄉田莫莊。齊魯大學理學院畢業。大學畢業後,在泰安英國聖公會辦的育英中學任職,後任職校長。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民國時期,泰安有名氣的中學是:省立三中(泰安)、泰安萃英中學、泰安育英中學,三所學校在泰安三足鼎立,都是學子嚮往的學校。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聖公會 大白樓 小白樓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大白樓、小白樓是聖公會靈芝街教堂的配樓。創建於1884年。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2016年9月8日凌晨,僅存的四座聖公會建築其中之一被大火燒燬。

泰安也有鮮為人知的西洋建築群

自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開始,聖公會在靈芝街購地建造了禮拜堂、鐘樓、牧師樓、教學樓、醫院等,曾經形成過一個西式建築群,那時的輝煌可以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