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著名作家

嚴歌岑曾說過:只有自律,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郎朗的成功讓全中國的家長們開始對“特長”充滿了期待,學鋼琴、學樂器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能夠超越郎朗的現在依然沒有。

郎朗曾在採訪中說過,他能獲得這樣的成就,要感謝爸爸的“狠逼”。

郎朗在鋼琴上的天賦有目共睹,對音律的敏感,對節拍的掌控都讓他在學琴路上比別的孩子輕鬆了幾分,但是,郎朗在北京求學的時候,每天練琴至少是8小時起,試問哪個孩子會如此乖的坐在鋼琴面前8個小時?郎朗的父親就是將他“逼”著練出來的。

等到學業有成的時候,回頭想想那時對父親的憎恨就會煙消雲散,沒有父母的“逼”,沒有這份自律,就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萌萌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可是經常三天兩頭被老師投訴,要不就是作業沒有全部完成,要不就是課本忘記帶。萌萌媽苦不堪言,每天陪著孩子讀書,還要監督做好每一件事,只要稍微晃神,孩子就會出狀況。

萌萌媽經常偷偷觀察,發現只要她一離開,萌萌就會開始發呆,一道計算題也能做10分鐘!很顯然,萌萌在學習上完全沒有自覺性。

萌萌媽雖然經常抱怨、生氣,可是每天當孩子做作業時,還是會忍不住放下一切事情坐到孩子身邊,一道道題目檢查過去,並幫忙整理書包,收拾文具。也許,在明年,萌萌上四年級的時候,依然會被投訴學習不自覺。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聰明的父母早早就明白了優秀孩子是“逼”出來的

成功的人都有一樣共同點:對自己狠。毛主席堅持冬泳,強化自己的戰鬥意識,保持清醒的頭腦;魯迅在書桌上刻下“早”字,堅持不遲到;董卿在父親的嚴厲要求下,背誦大量的古今詩詞,成就了今日的才華橫溢。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狠的就是一股逼迫自己堅持的勁,就是通往成功的墊腳石,對自己不狠,家長又不夠狠,孩子長大後往往都會有這幾個缺點。

1、依賴性強

一個孩子從小自由懶散的生活,沒有養成自律、自覺的秉性,會讓孩子沒有自己的主心骨,只要旁人給予攛掇或者暗示,孩子就會跟隨別人的腳步去行走,對別人的依賴太強,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因此,會有很多家長總是抱怨孩子沒有監督,沒有陪做作業,就會特別磨蹭,作業質量特別早,這些孩子就是完全沒有自律、自覺的意識,全部依靠家長來學習。

2、競爭力低

沒有被逼過的孩子,沒有多少自己的想法,凡事過得去就好,也不會有自己太強烈的願望或者追求,這就表現在競爭力特別低,甚至會逃避競爭。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比如班級裡面競選班委,有一些孩子躍躍欲試,積極參與,有一些孩子就好像事不關己,一點也不想去嘗試。這些不參與的孩子沒有自律、自覺的意識,本身就沒有多少優點,自然不會對於需要競爭的事情有太多熱情。

這種缺乏競爭力的孩子,長大後就很難適應社會的壓力,甚至會一事無成。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3、自學能力差

現在的社會不是讀完大學就能夠應付社會的需求的,想要有一個更好的職業發展,在工作後也必須要不斷學習。而這些沒有被家長逼過的孩子,對於學習一般都很抗拒,而且自學能力極差。

這樣的孩子以後如何面對社會的優勝劣汰?

蔡康永在自己的《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良短信》中寫道: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作為父母,可能你我都會有這樣的感觸,公司年會時,同事因為有才藝,登上了舞臺,之後獲得領導的賞識,有了一個更好的提升機會;或者,工作得疲憊之餘,看到自己的朋友因為會某種技藝,可以進行兼職,讓自己的職業領域更加開闊。這個時候的你我就只能默默的暗自療傷:小時候怎麼不多學點東西呢?哪怕是字寫得好點也可以啊。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我們後悔自己年少時的無知與荒廢,所以現在千方百計的像讓孩子多學一點,但是又被各種民主思想所困,捨不得逼孩子。要知道,你的一時心軟,就會讓一個優秀的孩子擦肩而過。

一些家長說,這樣逼孩子,孩子哪有快樂的童年?

我們要說的是:你現在逼孩子去學習,大家看到的是孩子的辛苦與痛苦,可是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堅持的毅力,已經刻到孩子的骨子裡,伴隨他們一生,助他們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父母逼孩子也要注重方法

1、制定時間計劃表

21天好習慣養成法到現在依然火爆,自然是因為它確實有道理。制定一個合理的時間計劃表,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分配好時間,讓孩子嚴格按照這個時間表去走。這種方式會讓孩子變得很有條理,而且減少出現拖拉磨蹭的現象。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2、家長要有原則

父母逼孩子的同時,也要逼自己!

有些家長週末的時候就自己推翻了時間計劃表,帶著孩子跟隨自己的腳步到處逛。

家長要有自己的原則,週末的時候必須在作業完成之後才能出門,是雷打不動的。雖然這個決定會讓自己很被動,可能要推掉許多朋友間的聚會,可能會失去很多促銷的實惠,但是,作為父母自己都沒有重視這個原則,以後再“逼”孩子還會有用嗎?

《增廣賢文》有云:養子不教如養虎,養女不教如養豬。

教養孩子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作為父母更應以身作則,對自己狠一些,才能教出好孩子。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3、要有獎懲機制

一些人說,孩子的學習不應有太多的金錢成分,學習本身就是他們自己的事,為什麼要給獎勵呢?

話是這樣沒錯,但是學習是漫長的生涯,如果沒有一些驚喜點綴和襯托,怎麼會讓孩子對學習保持興趣呢?

因此,家長在“逼”孩子努力學習的同時,也要拋出一些有誘惑力的獎勵。比如孩子每天堅持練琴,達到21次,可以獎勵孩子去聽一場演奏會,或者孩子自己喜歡的活動。

相反的,如果做得不好,就可以進行懲罰。孩子的學習計劃堅持到20天,還差了1天,那麼就取消掉之前的獎勵。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想要讓孩子人生路上看到更多更美麗的風景,父母就要懂得讓孩子堅持學習的方式方法,也希望所有成人都知道,孩子不是天生優秀的,沒有家長的“逼迫”,放棄是分分鐘的事。堅持下去的毅力,不僅會讓孩子以後嚐到成功的滋味,更會讓作為父母的我們一生輕鬆。一個優秀的孩子真的太省心了!

作為父母的你,會逼著孩子學習嗎?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媽粉絲圈,點擊,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想要孩子優秀,家長不“逼”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