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拆遷也有“連環計”?誘拆手段多!你都看破了嗎?

當涉及到拆房時,大家的想法與注意力都關注到強拆以及如何避免強拆,但取而代之的是徵收方正在使用陷阱來誘惑被拆遷人,並在不知不覺中為被拆遷方帶來了更低,更不合理的補償,大家通常在事後才幡然醒悟,卻也早已無力迴天。

拆遷也有“連環計”?誘拆手段多!你都看破了嗎?

連環計第一招:逐個擊破之早簽有補償

以前經歷過拆遷的人都知道,在拆遷前期拆遷方給的優惠政策都很令人心動,但是如果遭受到被拆遷方的拒絕,被拆遷方會使用很多見不得人的手法來強迫搬遷。

通常拆遷方告訴被拆遷方如果早簽章的話,拆遷方將提供大量的早籤獎勵,甚至獎勵金達到六位數,對於一些被拆遷的人來說,這是一筆鉅款。因此,一些被拆遷的人看到獎金就很熱衷,並立即簽署了賠償協議,他們認為這是一筆很賺的買賣。

實際上,原來的拆遷人可以獲得的合法合理的拆遷補償可能遠高於所謂的獎金,這一事實很形象的說明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面對這種誘惑,被拆遷人必須保持警惕,如果您意識到拆遷補償是不合理的,但是您不會計算補償,則找不到任何真實證據,您必須在第一時間諮詢專業的拆除律師!

為了獲取利益,拆遷方可謂是絞盡腦汁,如果一計不成就會另生一計,總之一定要達到他們的目的。

拆遷也有“連環計”?誘拆手段多!你都看破了嗎?

連環計第二招:內部分裂之你有特權

一個拆遷項目不可能只有一戶人,所以很有可能抵抗拆遷的人團結在一起奮力抗爭。這個行為就會讓拆遷方很難搞定,不過誰讓拆遷方貪婪呢,於是針對這一舉動措施,拆遷方開始使用引誘方式來達到自己的計劃。

於是拆遷方開始逐一擊破,放棄了大家一起召集的思想。開始一家一家的做思想工作,針對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拆遷方可以根據被拆遷方想法來談攏補償協議,不過,這僅僅是談,並沒有任何紙質文件,就類似先把你哄開心了,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迷迷糊糊簽訂協議的原因之一。

連環計第三招:孤立心理戰術之別人都簽了

重點就是利用甜言蜜語來吧被拆遷方哄開心了,再來要求對方簽訂協議,就是這麼簡單,不過大家還是紛紛中計,只因為是利益燻心。

拆遷也有“連環計”?誘拆手段多!你都看破了嗎?

連環計第四招:騙的就是你之空白協議

一些肆無忌憚的拆遷方除了以微利引誘被拆遷人簽訂不合理的補償協議外,還會採取更多過激的手段,拆遷方誘導被拆遷方簽訂協議時,補償金額和補償內容均為空白,不過這些都被被拆遷方所忽略。

即使有所注意,拆遷方將繼續哄騙準備簽字的拆遷人,因為私人賠償尚不能寫在表面上,你只需要簽名,我保證你只會得到比我們約定的更好的補償,而且不會為了說服拆遷而對你不好。

但拆遷人只要簽了字,拆遷的承諾就不會白紙黑字寫成是空的!但此時的拆遷協議上已經有了拆遷的簽字,直到拆遷人得不到好的補償,才突然意識到後悔為時已晚。

拆遷也有“連環計”?誘拆手段多!你都看破了嗎?

連環計第五招:消滅證據之協議都由拆遷方保存

更不用說那些被迫簽署不公平補償協議的被拆遷人,即使他們根據被拆遷人感到滿意的補償計劃簽署了補償協議,也不意味著被拆遷人的補償將得到解決。

這時不法拆遷人還可以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即在拆遷人缺乏法律意識的情況下,由拆遷人保留該協議,以便他可以修改拆遷補償協議,避免拆遷單位保護的機會。通過法律渠道獲得的權利。

即使上述方案全都可見,被拆遷人的安置補償問題真的安全嗎?不幸的是這種情況並非如此,不法拆遷人員的陷阱常常使被拆遷方無力招架。

拆遷也有“連環計”?誘拆手段多!你都看破了嗎?

連環計第六招:時過境遷,規劃有變

即使重新安置是一個問題,和解補償協議中也存在著一個關鍵的環節,這也是一種補償形式,人們常說的“安置房”或者“回遷”即屬於這一種拆遷補償的範疇,然而,即使拆遷方看來是和平的,而且通常有安置安排,被遷出的人也不能按時留在安置室。

拆遷方給予更多的往往不是可以即時入住的現有住房,但“正在建設中”、“立即開始施工”等的說辭讓被拆遷人左等右等,結果往往等來的是讓人失望的說辭“政策有變、規劃變動、原本的安置房不建了、無法入住了,然後提供給被拆遷人其他的安置補償安排,但苦於拆遷已經簽訂了協議,只能搬進過渡期的安置房,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想要為自己抗爭卻已無計可施,

因此,被拆遷人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前必須三思而後行,只有當補償協議中的所有補償條件能夠實現時,它們才是可靠的。

但是與無良拆遷方相比,被拆遷人的實力始終極其薄弱,因此,一旦被拆遷人發現自己正在進入拆遷陷阱,先要找到專業的拆遷律師。律師能利用豐富的案件處理經驗和專業素養提供具體有效的利益爭取手段,避免被拆遷人意外掉入陷阱,失去捍衛利益的主動權。

■專業的行政法領域律師,定期提供行政法知識的交流與分享。
■關注“楊在明徵地拆遷律師”遇到了拆遷問題隨時可以進行溝通與諮詢。
■“楊在明律師”曾參與立法、擔任過法律課堂講師、在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中國行為法學會客座教授、遵循“只為被拆遷人服務”的宗旨。
■個人微信公眾號:北京拆遷律師楊在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