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五六十年代的溧陽縣報刊登了什麼,你知道嗎?

編者按:五六十年代中期,全省報紙工作有較大的發展,曾經縣縣都有報紙。後來由於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困難,縣報全部停刊。這一時期的縣報,也是江蘇報業志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中共溧陽縣委機關報《溧陽報》創刊於農業合作化高潮時的1956年3月。起初,是八開二版五日刊;之後,隨著形勢的發展,曾兩次縮短刊期,擴大版面,到1959年1月,改為《溧陽日報》四開四版週六刊。由於縣委的重視和編輯部同志的努力,報紙受到讀者歡迎和上級的好評,報社先後被評為溧陽縣全面躍進單位、溧陽縣文教系統先進集體;1960年5月,被評為江蘇省文教系統先進集體,派代表出席了江蘇省文教群英大會。

《溧陽報》之所以能辦得如此好,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縣委加強了對報紙的領導,認真貫徹了“全黨辦報”的方針。就在創刊號上,當時的縣委書記魏永貴同志發表了題為《全黨動手,辦好黨報》的署名文章,要求全黨和全縣人民關心和愛護縣報,“經常為她寫稿,提意見,時時學習她,運用她,並認真地為她做好發行工作。”創刊不久報紙發表的頭條新聞《農業高額豐產運動在全縣展開》,就是經魏永貴同志逐字逐句推敲、修改而成的。

1957年,四十年代鹽阜區有名的“博古通訊員”顏景詹同志調來溧陽任縣委第二書記(後任第一書記),就直接過問報紙工作。凡是縣委召開常委會、縣委會、擴大會等重要會議,總要通知報社的領導或編輯、記者去列席或參加。平時,他常到報社來面談;下鄉工作時,常要報社派員隨同,以便編輯部及時瞭解基層情況和縣委的意圖,搞好報道工作。他還親自為縣報撰寫社論和文章。縣委對編輯部送審的重要文稿,不論時間多晚都能及時閱覽。

1958年12月30日,縣委在“關於《溧陽報》改為《溧陽日報》的決定”中,再一次強調要進一步貫徹“全黨辦報”的方針,並對各級黨組織建立與健全通訊組,開展寫稿,讀報、用報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

1960年3月,《溧陽報》創刊四週年之際,縣委召開有各公社宣傳委員、文教主任、秘書和積極通訊員180人參加的大會,著重討論瞭如何發展壯大通訊員隊伍,以及做好黨報的發行和讀報工作。

當初,參加《溧陽報》辦報工作的同志大多是25歲上下的小青年,對辦報沒有實際經驗。在縣委的領導下邊幹邊學,不斷總結經驗,摸索豐富報紙內容、提高報紙質量的路子。《溧陽報》一問世,編輯部就注意不斷加強報紙的言論工作,對報紙上報道的大事、要事,或者值得提倡應引起群眾注意的事,都配上評論、短評或社論,旗幟鮮明地闡述編輯部的立場和觀點,發揮黨報的喉舌作用。同時,圍繞全縣的中心工作和實際情況,編輯部經常派編輯、記者深入第一線抓重點報道。

如1956年7月30日全縣遭9至12級颱風襲擊,降暴雨300毫米,嚴重威脅全縣的塘壩、圩埂等水利工程,位於圩鄉最低窪地區的大溪埂超過警戒水位而告急。編輯部立即派一名編輯頂風冒雨步行30多里趕往現場採訪,並用長途電話發回通訊《守衛大溪埂的人們》,及時報道了當地群眾在縣領導同志坐鎮指揮下戰勝洪澇災害的決心和信心。

為了發揮輿論指導作用,報紙重視樹標兵、學先進的報道。經公社黨委推薦和縣委認定,在《溧陽報》上曾經陸續報道了一批農村工作中的標兵。其中有:農業標兵方土法,多オ多藝的女標兵李鳳英,生產隊長劉鎖金,出色的大隊書記鄒永來,堅持常年勞動的公社黨委副書記徐玉庚,農村食堂會計滕押金,還有生產隊中的一面紅旗一一上街生產隊,社辦工業的榜樣一一南渡農具廠等等。報紙在報道這些標兵時,配了言論和照片。

編輯部還注意不斷改進專欄。起初,經常固定的專欄有“天下大事”“在兄弟國家裡”“祖國在前進”“農業技術”和“文化生活”等。後又增闢了“溧陽簡訊”“溧陽古今”“上游副刊”,這三個專欄辦得較有特色。以“上游副刊”為例,發表過一批生活氣息濃、短小精悍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和演唱材料等通俗文藝,還刊登影評、書評和美術作品,使這個副刊成為讀者喜愛的一個園地。

報紙創刊不久,編輯部就發表了馬墊鄉淦西農業社彭富保的來信,批評城東區委委員陶維祿同志強迫群眾填河、造成200畝田無處出水的錯誤。這是一次對幹部中強迫命令的官僚主義作風公開性的指名批評,影響很大。報紙重視讀者來信,關心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疾苦併為之呼呼,因而受到群眾的信賴,讀者來信不斷增加。編輯部經常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來信加以整理發表。

五六十年代的溧陽縣報刊登了什麼,你知道嗎?

在辦報過程中,編輯部團結了一大批熱愛黨報、積極寫稿的通訊員。1958年5月和1959年5月,報社曾兩次評出積極通訊員204人,在報上公佈名單以資表揚,並贈予紀念品。編輯部還編印內部刊物《溧陽報通訊》,刊登報道提示、業務輔導材料和通訊員來信等,以加強編輯部和通訊員之間的聯繫。副主編還經常抽查編輯的閱稿情況,以督促編輯人員愛護通訊員的勞動成果,保證有價值的稿件不致被埋沒。

五六十年代的溧陽縣報刊登了什麼,你知道嗎?

《溧陽報》最初的負責人是管秉達,之後由宣傳部長王化彥兼報社主編,馬錫超等擔任過副主編。該報改為日刊後,每天的發稿量約1500字,而工作人員(包括會計在內)僅18人。那時,內部雖有編輯、記者之分,但除了分條條外,一般集編、採、校於一身,還要輪流值夜班,收聽記錄廣播新聞、處理拼版問題和校閱清樣,工作十分緊張,經常忙到“兩頭紅”(從當天白天忙到第二天日出)。

翌日,只休息半天,下午又要上班。在工作中,大家親密合作,互相幫助,力爭把每一篇重頭稿寫好,把每一個版面編好。為了擬好一個通訊標題或一條新聞標題,大家集思廣益,搜腸刮肚,絞盡腦汁。由於報紙的質量逐步提高,其發行量也從創刊時的每期7000份上升到24000份。

在三年調整時期,根據上級的決定,全省各縣縣報停刊,《溧陽報》也於1961年2月11日停辦。從創刊到停刊,整整辦了5年。時過30年,在中共溧陽市委的重視和關懷下,《溧陽報》於1991年5月22日又正式復刊了。從此,《溧陽報》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內容來源:中共溧陽市委黨史工委、溧陽市地方誌辦公室、《金瀨札記續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