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癌細胞之魔童降世!達爾文進化論或許是控制它的“乾坤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生命健康界,癌症就是那個“哪吒”般的存在!

癌细胞之魔童降世!达尔文进化论或许是控制它的“乾坤圈”

癌細胞,原本作為一個正常細胞開心快樂地存活在組織中。一不小心就被“天命”選中,在物理、化學、病毒等致癌因子的“強迫”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從而變成了一個人人聞“癌”色變的“混世大魔王”。

癌细胞之魔童降世!达尔文进化论或许是控制它的“乾坤圈”

癌細胞跟哪吒一樣,委屈的不行。不僅自己莫名其妙地“被黑化”了,大家還戴著有色眼鏡針對它,像是在說:“殺死癌細胞!攻克腫瘤!戰勝癌症!”

癌細胞真的就應該被趕盡殺絕嗎?能不能給它一個“乾坤圈”來控制其“殺傷力”,最後不危及性命達到和平共處呢?

癌细胞之魔童降世!达尔文进化论或许是控制它的“乾坤圈”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819-52

最新發表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便給予了我們一種全新的控制癌細胞生長的思考方式。受達爾文進化論啟發,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叫做“適應性腫瘤發生”的理論,提出了新型癌症治療策略:

癌細胞生存的環境或許會是控制癌細胞“魔性”的“乾坤圈”。

癌細胞的生長與細胞外環境有關

目前,我們談及癌症治療,大多數研究者都認為癌症是由細胞內部變化而引起的。現代醫學也集中火力針對細胞內的惡性突變,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焦土化”治療手段致力消除癌症。

但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的基礎科學副主任James DeGregori博士和莫菲特癌症中心的Robert Gatenby博士認為,達爾文理論同樣適用於癌症的發生發展中。他們認為,癌症生長受細胞外環境變化的刺激,周圍組織環境的改變加速了癌症性狀的演變。

癌细胞之魔童降世!达尔文进化论或许是控制它的“乾坤圈”

莫菲特癌症中心的Robert Gatenby博士 圖片來源:MARK SOMMERFELD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他們在一組年輕小鼠和一組老年小鼠的骨髓幹細胞中製造了同樣的致癌突變。研究結果發現,突變細胞在老年小鼠中發生增殖,而在年輕小鼠中則沒有。這說明,相同的致癌突變對細胞的影響取決於年齡,但決定因素不存在於突變細胞內,而是與周圍正常細胞的代謝和基因活性有關。

癌细胞之魔童降世!达尔文进化论或许是控制它的“乾坤圈”

這個圖像來代表適應性腫瘤發生:癌症(螃蟹)是由細胞形成的,因為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得更加混亂。

這一研究思路徹底逆轉了癌症治療的傳統治療策略,一種全新的“適應性腫瘤發生理論”自此誕生了。具體來說就是,在正常情況下,細胞能很好地適應了周圍健康組織發出的生化生長信號、營養物質和身體暗示,從而茁壯成長。如果某種突變“生產”出癌細胞,而周圍的環境不適合它生存,那麼它很可能就會停止生長。但是,一旦周圍的環境被炎症破壞,癌細胞便找到了自己的“安樂窩“,就會不斷進化生長變得肆虐猖狂,從而將正常細胞“淘汰出局”。

全新策略:最大耐受劑量(MTD)

為了再次論證這一理論,研究人員們搭建了一個小型前列腺癌的臨床試驗。他們發現,醫生為消除癌細胞大量使用化療藥物,起初看來十分有效,會讓腫瘤迅速縮小或者消失。但不久之後,殘存下來的癌細胞便會捲土重來進行反撲,而曾經有著神奇療效的藥物便奈何不了它了。就像農田中,一旦同款殺蟲劑用久了,害蟲就產生耐藥性了。

癌细胞之魔童降世!达尔文进化论或许是控制它的“乾坤圈”

圖片來源:Mesa Schumacher

依據進化論,為了儘可能拖延腫瘤生長和轉移的時間,科學家嘗試嘗試給癌細胞帶上“乾坤圈”,把癌細胞的“魔性”控制在可控範圍內。研究人員們用一種化療方法改變癌細胞生長的環境,把癌細胞控制在微小、不殺死且敏感可控的狀態,來觀察其預後結果。

試驗結果證明,使用常規治療的腫瘤患者在13個月後癌症復發,且情況不可控制。而使用這種“游擊戰術”的腫瘤患者,不僅藥物使用劑量比標準減少了一半,且控制腫瘤的時間高達34個月。

癌细胞之魔童降世!达尔文进化论或许是控制它的“乾坤圈”

James DeGregori博士 圖片來源:youtube.com

James DeGregori教授表示,這一療法建議患者在服用抗癌藥物使得腫瘤縮小50%後停止用藥治療。此時,大量對治療敏感的癌細胞“存活下來”。之後,這些留下的癌細胞隨著腫瘤再次生長,等到長大到一定程度後對其進行治療。而此時,與傳統治療的細胞外環境不同,大多數腫瘤細胞對抗癌藥物依舊十分敏感,且不產生耐藥性,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

因此,與傳統的持續最大劑量給藥方法相比,這種治療策略不僅能夠更長時間地維持對腫瘤的控制,而且由於藥物劑量的顯著減少,毒性大大降低,病患將減少毒副作用帶來的傷害。

結語

達爾文的進化論不僅衝破了中世紀宗教的桎梏,解放了思想。或許在當下,對於癌症治療也存在全新的意義。

正如Gatenby博士所說的那樣,“我們的目標是讓你死於年齡、死於意外,而不是死於癌症。”或許不久的將來,晚期癌症,也能如糖尿病一般的成為可治療的慢性疾病。

End

[1] Darwin’s Ideas on Evolution Drive a Radical New Approach to Cancer Drug Use

[2]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evolution to treat and prevent cancer

[3] A CLEVER NEW STRATEGY FOR TREATING CANCER, THANKS TO DARWIN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往期精選

圍觀

Nature:餓死癌細胞?限制紅肉或能減緩癌症生長速度

熱文

省錢又可靠!血檢預知阿爾茨海默症準確率高達94%

熱文

毒蛇啟發!超快速無痛貼片注射器已成功出道

熱文

完整時間線!FDA對諾華Zolgensma療法開展調查

熱文

想睡個好覺咋就這麼難?您有一份好覺指南待查收

醫藥

免疫療法 | 生物仿製藥 | 疫苗 | 耐藥性 | 藥物靶點 | 健康生活 | 藥企新聞 | 藥物盤點 | 製藥技術 | 藥物副作用

基礎研究/轉化醫學

白血病 | 肺癌 | 胃癌 | 結直腸癌 | 肝癌 | 乳腺癌 | 胰腺癌 | 心血管疾病 | 神經退行性疾病 | 腸道微生物

醫療器械/生物技術

體外診斷 | 醫療器械 | 生物納米 | 3D打印 | 基因檢測 | 單細胞測序 | 基因編輯 | 輔助生殖 | 人工智能 | 精準醫學

政策

抗癌藥 | 4+7帶量採購 | 耗材 | 備案制 | 註冊人制度 | 健康中國 | 新版基藥目錄 | AI醫療器械 | 遠程醫療 | 同股不同權

市場/資本

IPO | 融資 | 合作 | 基金 | 港交所 | 科創板 | 創業板 | 研發投入 | 收購 | 市場&消費

癌细胞之魔童降世!达尔文进化论或许是控制它的“乾坤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