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披荊斬棘求突破!看如皋的氫能突圍戰


披荊斬棘求突破!看如皋的氫能突圍戰

在江蘇省中部,南通、泰州與蘇州三市的交界處,有一個佔地不到1500平方公里的小縣城——如皋。2011年,它因被評為“世界長壽鄉”而引起外界關注,而8年之後的再一次出名,如皋就已經和“氫能”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聯合國氫經濟示範城市”、“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永久會址、長三角首個“國家級氫燃料電池研發檢測中心”所在地......一系列頭銜之下,如皋既贏得了喝彩與掌聲,也不斷遭遇著外界的質疑——“氫”作為一種超前的未來能源,一個小縣城真的能把它發展起來?鮮花和疑問伴隨而來,一時讓這個不到145萬人口的小城化作了漩渦的中心。

從跑龍套到唱主角 如皋成中國“氫能”名片

氫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製取,具有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等諸多優點。國外尤其是日、韓、德等國家對此的研究,早在20世紀末就已經開始,2010年入局的如皋顯然算不上先行者,但在國內,它對氫能產業的佈局仍具有拓荒意義。

2010年,彼時的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面臨產業升級的壓力,經過多番考察以及專家論證,氫能產業化是大勢所趨。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號召下,當地政府毅然決然地將氫能定為了自己的產業培植髮展方向,並連續寫入地區發展的“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沉心靜氣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今天,海陽北路的左側,形似跑車的汽車文化館已經落成。它的建築總面積達到5100平方米,布展面積為3860平方米,集汽車科普、汽車歷史、汽車文化、汽車體驗、產品展示等功能於一身,館內展示瞭如皋多家主機工廠及相關零部件配套企業的產品,已成為如皋“氫能小鎮”的重要地標。

在它的對面,一棟棟人才公寓拔地而起。據《如皋市扶持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規定,對來如皋創新創業的氫能產業人才,通過相關評審的可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對在如皋氫能企業全職工作的本科(雙一流)及以上人才,連續三年給予最高每人每年2.4萬元生活津貼補助,對落戶的氫能產業人才政府給予最多100平方米左右的人才公寓或最高100萬元的購房券。眼前的公寓裡,配套設施日趨完善,一批氫能領域的人才已完成入住。

披荊斬棘求突破!看如皋的氫能突圍戰

沿著惠民路由東向西行駛,業界領先的氫燃料電池製造企業“百應能源”、全國首家商業化加氫站“神華加氫站”以及建設中的長三角地區首個“國家級氫燃料電池研發檢測中心”都在此處,它們的周邊還分佈著南通安卓思、江蘇清能、勢加透博等一系列知名氫能相關企業。據統計,近九年時間,如皋對氫能產業的相關投入已超數億元,並在去年實現年產值近50億,成為了全國氫能產業發展的龍頭城市。

201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如皋是唯一以地方政府身份參會的主體,而隨著第二、第三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在如皋順利舉辦,該市也被選作了會議的永久會址。“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對如皋發展氫經濟的一種肯定”,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氫能產業園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目前,如皋在國內的知名度還不算高,但在國際上談起氫能,如皋已是中國的一張名片。”

9月26—28日,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即將在如皋再度開幕,屆時一批海內外企業和相關領域學者、行業領頭人將再次齊聚如皋,共話氫能產業的發展與未來。

從一片空白到“五位一體” 氫能產業越做越強

在百應能源的陳列室裡,氫能無人機、車用燃料電池、單兵電源、應急電源等最新產品琳琅滿目。百應能源廠長施忠貴告訴我們,“多年的研發與攻關,百應能源已將氫燃料電池的生產成本降低了60—70個百分點,實現了更低的價格,更長的壽命,整車燃料電池系統已處在全國領先水平。”

2011年剛落戶如皋時,百應能源只是一個單一從事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研發的企業,8年時間的攻關和投入,現在的百應已經掌握了膜電極研製的核心技術並申請了專利,同時,其在電堆、備用電源系統、車用動力系統乃至整車調試運維技術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輕軌電車、通訊基站、應急補電車、叉車、無人機等領域。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了4.57995MWh的配套的氫燃料電池系統裝機容量,位居全國第四。

在工廠中,我們見到了已經投入商用的氫燃料電池物流車。該款車型由百應能源和青年汽車合作研發,搭載了百應30kw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和3個140L的儲氫罐,通過在車身側面充入氫氣,可實現純氫行駛最長約305km。工廠的西北角,一批氫能物流車也已裝配完畢,正在等待外銷。

廠區另一邊,多輛藍白色塗裝的氫能源公交已經完成了上牌手續。“氫能源公交具有清潔環保、行駛平穩等特點,在外地投放時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歡迎”,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眼前的13輛氫能公交,即將在如皋下月的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期間投入試運營。

百應能源的成長只是如皋氫經濟不斷壯大的縮影。八年多時間,如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吸引了涵蓋制氫加氫設備製造、膜電極研發、氫燃料電池電堆系統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裝等相關企業入駐,建設出了一條集制儲運氫、加氫、氫燃料電池研發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開發製造、氫能產品示範應用“五位一體”的氫能產業鏈。

從積極探索到市場運作 氫能發展還需國家標準出臺

在如皋經濟開發區惠民西路與益壽北路交叉口,天藍色的“加氫站”三個大字異常醒目。

這是中國第一家商業化加氫服務機構“神華加氫站”的所在地。記者看到,“神華加氫站”的出入口均被藍色的彩鋼瓦擋住,但透過圍擋往裡看,兩部嶄新的加氫機已經完成安裝,內部的建設裝修也已基本告終。

雖尚未投入使用,但眼前的成果卻也來得並不容易。開發區負責人告訴我們,“光討論審批流程,相關部門就整整花了一年時間。”

國家2010年發佈的《加氫站技術規範》規定,加氫站可採用單獨建設、與加油站合建、與加氣站合建三種形式,但對於其審批部門卻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而這就給如皋出了一個難題。

“由於加油和加氣分屬安監和住建兩個部門管理,所以首先我們找到了這兩個部門要求進行審批”,但經過安監、住建部門從如皋—南通—江蘇省的層層報告,最終審批程序都沒有完成,“發展氫能,加氫站是基礎設施,沒有加氫站,氫能源車就沒辦法跑。”

幾經波折,如皋政府聯繫上了國家氫能標準委員會。參照委員會專家的指導意見和本地實際情況,如皋政府決定由市安監部門參照加油站相關標準負責加氫站的審批查驗。“如皋作為一個氫能示範城市,總得要探索,總得有擔當”,一番討論研究下來,如皋市安監部門最終扛起了主導”神華加氫站”審批建設的大旗,也讓全國首個商用加氫站落地如皋一錘定音。

與此同時,如皋的加氫站審批“創舉”在全國也傳出了名氣,一時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紛紛跑來“取經”。當地政府將自己的審批標準和審批流程邀請專家進行了論證,並在全國其他地區進行了推廣。

2018年8月,由於江蘇省安監審批政策的調整,如皋的商業加氫站改為參照燃氣標準進行管理,由住建部門牽頭建設,安監部門從嚴把關審核,兩部門齊力推動商業加氫站的進一步發展。

據瞭解,目前“神華加氫站”的儲氫加氫設備、土地證、房產證均已完備,但由於其衝裝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的審批在國內缺乏相關國標法規和先例,所以審批程序還在進行中,因此也暫時無法投入商用。不過,據相關人士預計,“今年9月底前它的手續都能辦完”,屆時,“神華加氫站”將正式開門迎客。

“神華加氫站”的投入商用,將打通如皋氫經濟運行的最後一環。它不僅能驅動全國領先的氫能源公交投入運營,還將促進如皋當地氫能相關產業的高速發展,讓建設“氫能社會”的夢想更早地照進現實。

“目前氫能產業的發展還未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運用階段,但技術儲備一定要先做起來”, 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隨著氫能大幕的緩緩拉開,如皋在相關領域的佈局與技術積澱已經成為了這個小縣城的獨特優勢,正如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的宣傳口號所言“風正帆懸,氫舟競發”,如皋的氫能發展之路定將越走越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