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追夢人⑥」鄧繼濤:勇立潮頭創大業

從業建築、紮根鄉鎮企業、參與組建現代企業……鄧繼濤將奮鬥精神融於崗位、融於日常、融於人生,不斷完成一次次自我超越,而且每一次超越都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給他的團隊帶來更多的獲得感……

鄧繼濤,葛洲壩松滋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省、市兩級人大代表。他以發展大水泥、壯大建材工業為己任,成功地將荊州水泥製造產業支柱立起來。

「追夢人⑥」鄧繼濤:勇立潮頭創大業

永立潮頭

建築工人到總經理的華麗轉身

這個1 米83 的漢子,是個土生土長的松滋人。1982 年,鄧繼濤高中畢業,拜師學藝,當起了一名建築工人。活兒雖然辛苦,但畢竟是一門手藝,能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閒時間裡走出去,額外賺點工錢,也是很高興的事。做得久了,成為遠近有名的能工巧匠。

80 年代,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初期,個體經濟、鄉鎮企業呈現出勃勃生機。鄧繼濤憑著自己的一身技術,從一名當地鎮辦企業松滋市城郊建築公司的技工、施工員,逐漸成長為項目經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鄉鎮企業發展進入瓶頸期,松滋城郊建築公司為尋求發展進行民營化改制。鄧繼濤審時度勢,傾囊而出,成為松滋城郊建築工程公司的法人代表。

改制後的松滋城郊建築工程公司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鄧繼濤不惜重金攬才,一批大學生被聘至企業。人才,給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松滋城郊建築工程公司立足松滋、拓展宜昌、武漢市場,先後打造出一批省級“楚天杯”、地市級“荊楚杯”優質工程項目。

二十世紀初期,鄧繼濤響應松滋市委市政府“工業興市”號召,創建了湖北賽秦漢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工業企業,主營琉璃瓦生產。這一次的成功轉型,為鄧繼濤在建材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7 年,松滋市委市政府響應國家“節能減排、關小建大”號召,計劃將原來汙染比較大的7 家小水泥企業關閉,重新建設一條環保水泥生產線。政策引導下,由5 家股東聯合成立了雙七水泥有限公司。可公司成立不久,就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公司資金鍊斷裂。公司勉強投產後,由於經營不善,又一次掙扎在破產邊緣。2010 年,臨危受命的鄧繼濤出任雙七水泥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這是一次艱難的出任。公司一度負債過億元,當時的鄧繼濤只好憑藉自己在商界的資源,四處找朋友借錢。

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穫。鄧繼濤從理順公司治理結構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內部改革,公司上下圍繞增產量、擴銷量、降成本、增效益的總體目標,打響了振興雙七的攻堅戰,使公司當年年底扭虧增盈。

2011 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2 億元,上交稅金2862 萬元。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成為納稅大戶。

長風破浪

高質量發展成就行業標杆

有一種成功,叫永不言棄。

做大做強本土企業是鄧繼濤一直以來的夢想,2010 年10 月,工信部發布《水泥行業准入條件》,要求水泥企業通過兼併進行重組。鄧繼濤認為這是小企業生存發展的天賜良機,於是立即召開股東會決策,選定合作對象。在松滋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鄧繼濤與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公司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頻繁接觸和深度溝通,2014 年4 月,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與雙七水泥有限公司實現了聯合重組,成為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鄧繼濤出任公司總經理,這一次重組,迎來了松滋水泥的革命性轉變,合作後的葛洲壩松滋水泥有限公司充分吸收國企的管理理念、先進技術、資金支持,公司管理走向戰略化、系統化、規範化,同時公司坐擁松滋劉家場豐富的石灰岩山地資源,促成了松滋和荊州的水泥產業快速發展升級,公司發展由此進入快車道。

強者把握機會,智者創造機會。奮鬥的人,總會遇到那一束光,照亮你的整個世界。

2015 年,鄧繼濤又積極爭取到葛洲壩集團淘汰荊門落後產能的異地技改項目,促成投資12 億元、年產200 萬噸水泥的環保節能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落戶松滋,並於2016 年4 月建成投產,實現了松滋人的“大水泥”夢想,公司一躍成為荊州地區建材行業的龍頭企業。

經過5 年來的發展,葛洲壩松滋水泥公司不僅實現水泥產能擴大,其產業鏈也不斷延伸,發展成為具有水泥年產能300 萬噸、預拌混凝土120 萬立方米、混凝土骨料80 萬噸的綜合性企業。如今,公司還在不斷延伸產業鏈,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和智能製造水平,逐步實現由發展速度到發展質量的轉變。

藍天白雲下,林海青山間,花園式廠房坐落其間,沒有一絲粉塵的異味。坐在車間休息室裡,透過玻璃牆,一邊看著生產線上的生產,一邊品著香味四溢的咖啡,感覺有種說不出的美妙。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勇立潮頭的鄧繼濤,正引領著葛洲壩松滋水泥有限公司以“水泥行業”環保領跑者的姿態,堅定不移地在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上闊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