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讓絕望變為希望—走近九江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汪波

在人們的印象中,得了腫瘤疾病就意味著宣判了死亡,沒有了生的希望。在九江市中醫醫院腫瘤科,有這樣一位醫生,他總是以一顆醫者的匠心和熱心、與罹患癌症等腫瘤疾病的病友

並肩作戰,讓絕望的病友,重新找到生的希望。他,就是九江市中醫醫院2019年“十佳醫師”、腫瘤科主任汪波。

讓絕望變為希望—走近九江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汪波

砥礪前行 練就精湛醫技

汪波1992年畢業於江西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畢業後來九江市中醫醫院工作至今,工作期間取得了研究生學位,先後擔任內科主任、腫瘤科主任、大內科黨支部書記、江西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和碩士生導師等職務。兼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省抗癌協會康復與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市腫瘤質控中心副主任委員,研究型學會九江市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

讓絕望變為希望—走近九江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汪波

汪波先後赴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進修學習,2008年被確立為第4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丁德秭學術經驗繼承人。先後被評為江西省省名中醫、九江市名醫培養人、九江市中青年知名醫學專家等稱號,多次被醫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

經過不懈努力,汪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中醫辨證論治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道惡性腫瘤及其他常見的多發惡性腫瘤,如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腫瘤的介入治療,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體腔熱灌注化療。還參與研發了參龍散結丸,益腎散結丸等院內製劑,臨床療效顯著。

情繫患者 鑄守醫者心懷

汪波常說,“作為一個腫瘤科的醫生,最大的驕傲不是能取得多少榮譽,而是能讓更多的人不再懼怕腫瘤,讓更多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對於所有病友,他一視同仁,總是用愛心和雙手盡力延長患者的生命,減輕他們的痛苦,將愛心、耐心、責任心體現在工作的點點滴滴中。”

讓絕望變為希望—走近九江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汪波

由於腫瘤科的患者都是重大疾病患者,為此,汪波在服務患者態度上顯得格外細心和謹慎。“科裡許多腫瘤患者是晚期,家屬為了不影響患者情緒,往往都是瞞著患者的實際病情。”面對各種疑問和不解,每當這時,汪波都充滿耐心和愛心,安撫患者和家屬的情緒,並鼓勵患者要盡力配合醫生的治療。

幾年前,有一位72歲的病友易某被確診為肝癌晚期,輾轉多家醫院求診,預計生存期3至6個月,後經人介紹來到汪波處就診,汪波為易某制定運用腹腔熱灌注化療、院內製劑、中醫藥非藥物療法等在內的中醫治療方案。經汪波精心治療和心理疏導,易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病情逐漸穩定下來,奇蹟般地存活了近三年。

潛心腫瘤 引領學科前行

2006年,醫院對內科實行二級分科,汪波被任命為腫瘤科主任。在他的帶領下,腫瘤科由弱到強,發展成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醫專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省重點中醫專科、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腫瘤中心九江市分中心、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基地,是贛北規模最大的中西醫結合腫瘤專科。

讓絕望變為希望—走近九江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汪波

學科建設是科室發展的核心和根本。近年來,汪波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一系列腫瘤臨床和基礎的研究,並與上海龍華醫院合作參與國家一項科研專項課題,完成省衛計委及市科委科研課題4項,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篇,國家級及省級期刊論文30餘篇。

同時,汪波堅持以中醫藥為特色,以中西醫結合為方向,在全市率先開展腫瘤中藥製劑的介入治療,全面開展中藥口服、中藥外敷、中藥貼敷、耳穴埋豆、熱敏灸、中藥直腸滴入、熱療及規範化化療、體內伽馬刀“放射性粒子碘125植入”、腫瘤中西醫結合介入治療及生物治療等多種手段,臨床上對肺癌、原發性肝癌、婦科腫瘤,頭頸部腫瘤,惡性胸腹腔積液、癌性疼痛等有獨特的療效。

由於醫術精湛,吸引了九江及周邊眾多腫瘤病人慕名來院就診,年門診量已達1萬餘人次、年出院約1000餘人次。

讓絕望變為希望—走近九江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汪波

27年來,汪波始終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恪守救死扶傷的職責使命,始終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為己任,挽救了許多垂危的生命,使面臨腫瘤困擾的病人重新獲得生的希望。

文字/攝影/王絮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