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本週股市三大猜想及應對策略

猜想一:股指持續弱勢震盪?

實現概率:80%

具體理由:上週市場衝高回落,滬指3000點得而復失,周跌幅1.19%。分析認為,股指從節後的五連陽到最近連續四連陰的殺跌,市場的走勢可謂非常具有戲劇性,世事難料,上週五的這根放量下跌中陰線,使得市場調整的時間繼續拉長,調整的幅度繼續加大。

在安信證券看來,短期市場焦點仍將圍繞三季報展開,在未來一個階段的A股市場可以類比2014年2月至6月,處於結構性牛市向全面性牛市的過渡期,在過渡期中,市場整體以震盪為主。

山西證券表示,展望後市,指數維持震盪走勢的概率較高。後續如果前期熱點股的業績公佈後不及預期,市場風格將從進攻轉向防禦,調倉換股的情形下指數或寬幅震盪。 同時,科技和消費板塊仍有機會,但需要精選個股。

展望四季度,建信基金分析指出,從海外市場來看,隨著10月以後市場不確定性增加,風險偏好可能下降,儘管流動性寬鬆預期有望再度升溫,但未來海外大類資產的關注重點可能從資產的流動性轉向資產的風險情況。因此對A股而言,一方面需要關注海外短期權益資產波動和A股的聯動,引發外資流入或流出A股,另一方面關注國內經濟數據變化帶來的影響,可關注低估值、高股息的金融和地產板塊的配置機會

應對策略:分析建議多看少動,高拋低吸,滾動操作,重點關注績優股、銀行股、科技股、有業績支撐的中小創等。

猜想二:中小創成市場焦點?

實現概率:80%

具體理由:創業板也可以借殼了! 10月18日晚間,市場期待已久的重組新規正式落地。其中,放開創業板借殼限制為當中五大方面之一。對於這一修訂,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分析稱,這對於“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無疑是一大利好,將促使這些企業通過借殼創業板公司進入A股市場。

此前,考慮創業板市場定位和防範二級市場炒作等因素,證監會禁止創業板公司實施重組上市。長城證券分析稱,“修改《重組辦法》尤其利好創業板中的科技創新企業。由於此前禁止創業板借殼上市,部分公司的質量有所下降。有條件放開創業板股票資產重組和借殼上市,有助於提高創業板的整體資產質量。”

銀河證券分析師指出,綜合目前市場情況和各類投資者的持股偏好分析,隨著機構投資者比例的上升,A股投資將逐步趨於理性化的價值投資,不同於以前估值主導的A股市場,投資者將會更關注於基本面情況。此外,在不走老路、轉型升級、科技興國大戰略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創業板的表現大概率優於主板。

值得一提的是,浙商證券研究顯示,從目前預披露的信息來看,今年A股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同比增長4.40%。從業績增速環比改善的個股數量來看,環比改善的個股佔全部A股的比例為50.17%。而中小創繼一季度後,再現盈利拐點!

應對策略: 分析建議加大對中小板及創業板中的行業龍頭公司及有業績支撐個股的關注及配置。

猜想三:銀行股再度走強?

實現概率:80%

具體理由:在近期的行情中,銀行股的走強明顯強於大市。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銀行股走強主要是因為估值比較低,市場到年底往往會選擇低估值板塊佈局;此外,銀行股是近一年來大藍籌中漲幅比較小的板塊,機構賺“估值切換”的錢。

天風證券認為,近期銀行板塊跑贏大盤,是否有年底行情主要源於估值切換。統計顯示,銀行板塊在10月份至12月份及四季度上漲的平均概率依次為85.7%、64.3%、64.3%、78.6%,顯著高於其他月份。在業內看來,銀行板塊年底行情啟動的必要條件或已具備。

國泰君安國際策略團隊認為,今後一段時間看漲銀行股,看漲邏輯如下:一是估值低。當前股價已較充分地表現了市場對銀行股的預期;二是股息率高。中資銀行股的股息率回升至6%,接近歷史均值以上2倍標準差6.1%水平,銀行股性價比凸顯;三是基本面改善。

銀行股走強背後還與財政部門早前公佈的徵求意見稿有關。有分析人士稱,新規擬超額計提的部分還原成未分配利潤,短期看有助於提升銀行的利潤增速。數據顯示,有6只銀行股半年報撥備覆蓋率超過300%。其中,寧波銀行以522.45%的撥備覆蓋率居首,常熟銀行和南京銀行撥備覆蓋率均超過400%。

萬聯證券建議繼續增持銀行板塊。一方面考慮到目前撥備仍處於高位,且銀行板塊整體估值不高,基本隱含了對經濟前景、資產質量的悲觀預期。市場整體風險偏好保持低位,銀行板塊的業績確定性優勢以及部分個股較高的股息率有助於板塊估值的穩定,以及保持行業間的相對優勢

應對策略:分析建議可重點關注如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常熟銀行、南京銀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