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房多多赴美IPO:70%負債率擊破SaaS第一股泡沫

2014年,房多多就被坊間傳言要上市了。

那一年正是房多多最為風光的時候。房多多創始人段毅與字節跳動張一鳴、餓了麼張旭豪等,一起被評為當年度十大創業家。原萬科高級副總裁肖莉,在段毅的力邀之下加盟房多多,並坦言:“去房多多就是為了助其上市。”

不過5年過去,房多多一直活在上市傳聞中。當今年10月9日,房多多終於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時,資本市場的興趣已然不大。

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看來:房多多的上市成功與否,對資本市場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成功,市場也就多了一隻無突出亮點的,與搜房同類的股票而已;如果房多多上市失敗,它對於資本市場而言也並非不可或缺。

口號喊五年,明星合夥人退居幕後

肖莉服務萬科20年,是王石主導萬科時期的元老級人物。離開萬科時,肖莉也曾“忐忑”和“歉疚”。一邊是房地產界的龍頭老大,一邊是創立3年的互聯網公司,“沒有太多的積蓄”。但在小她13歲的段毅的邀請下,肖莉依然選擇了後者。

當時的房多多確實意氣風發,藉助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勢頭,迅速成為地產電商風口上那頭最得意的豬。

房多多聯合創始人李建成曾透露:“我們2014年的時候,在我們平臺上服務的房產交易金額是2000億左右,主要以新房為主。”而在當時,萬科年度銷售額才2151.3億元,鏈家二手房年度交易額剛好2000億元。2012-2015年,房多多分別獲得天使輪600萬元、A輪6000萬元、B輪5250萬美元、C輪2.23億美元的融資。

房多多赴美IPO:70%負債率擊破SaaS第一股泡沫

拿到鉅額融資的同時,上市計劃也提上日程。2014年,房多多專門設立了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深圳市房多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並通過股權質押方式運營房多多的實體,從而搭建了為境外上市準備的VIE結構。

2014年底明星合夥人肖莉的加入,使得房多多名氣大漲,進一步為資本市場所熟知。在她的帶領下,房多多開始嘗試金融服務,包括為開發商找便宜資金、加速首付貸款審批等業務。

然而此後,房多多上市消息雖屢有傳聞,但每每只是乾打雷不下雨。

去年6月,房多多終於宣佈了上市計劃。三個月後,房多多向港交所投遞了上市申請,將於2019年初上市。當大家以為要塵埃落定時,上市計劃突然又變成了赴美上市。

不過此時,房多多似乎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時機,融資額度大幅縮水。從一開始傳聞融資8億美元,到去年底的4億美元,到9月上市消息中提到的3億美元,再到如今的1.5億美元。赴美IPO募資金額,尚不及自己的C輪融資,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市場對於這家企業的熱情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曾被段毅寄予厚望的肖莉,招股書裡雖然以董事和副總裁身份列出,但持股不足1%,且早已漸漸退居幕後,近年來鮮有為房多多公開站臺。

想革市場的命,卻差點革了自己

2000年,段毅在蘇州科技大學房地產專業畢業後,便投身房地產創業。2011年,他與房地產營銷資深專家曾熙曾熙以及來自騰訊的技術大拿李建成一起創立了房多多。

段毅是阿里的忠實信徒,他有一個房地產界的“淘寶夢”,曾對外立Flag:我要用“阿里模式”顛覆房地產。在公司裡,他給自己取了個花名叫“阿甘”,花名來自電影《阿甘正傳》,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傳達一種堅持的創業精神。

房多多赴美IPO:70%負債率擊破SaaS第一股泡沫

房多多最初從新房代理起步,走B2B路線,由其與開發商簽訂代理協議,再由入駐到房多多平臺上的經紀人去分銷。由於2011年互聯網強勢崛起,掀起了一股跨行業的風暴,而中國樓市正好處於黃金時代。因而房多多成立之初,便開始飛速壯大。

2012年,房多多已進入10個城市,累計實現平臺交易額40億元;2013年,進駐40多個城市,實現平臺銷售額400億元。進入2014年,房多多迎來成立以來的“高光時刻”,平臺交易額高達2000億元,並將業務延伸至二手房交易。2015年獲C輪融資後,估值達到10億美元,同年宣佈進軍互聯網金融,推出房地產相關的金融產品。

不過從2016年開始,房多多“開掛”的步伐戛然而止。當時正逢樓市迎來史上最嚴調控,互聯網中介陷入低谷,新房交易業務量明顯下滑。與此同時,住建部、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發文,禁止中介機構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首付貸等違法違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房多多“互聯網+地產+金融”之夢,也隨之破碎。

此後,房多多開始全力發力二手房交易,模式由B2B變成O2O,並打出了“直買直賣、一鍵直約”模式,全程服務費僅2999元。但正是這一步使房多多陷入了模式之困,本想入場革了市場的命,卻差點革了自己。

按照創始人段毅的當時設想,公司將通過“直買直賣”的方式繞過房地產中介,買賣雙方直接相約看房和約談價格,最後房多多收取的交易費用僅為2999元的服務費+0.3%×房價的交易保障費,大大低於傳統房產中介2%的收費。

房多多為此投入大量資金人力,但現實卻是,“直買直賣”搶奪了經紀的生意,過於簡單化的“直買直賣”也為今後的訴訟糾紛埋下了伏筆,而房多多低於市場水平的服務費也未必能覆蓋運營成本。

這次模式“試錯”持續到2019年3月,在房多多2019新春發佈會,段毅對外界承諾:“做獨立平臺,不自僱一個經紀人,不開一個線下店;捍衛每一個平臺商戶的正當利益;不侵佔任何一個商戶的私有數據。”並表示,這是他用3年時間、耗費3億元買來的教訓。

這意味著房多多正式放棄二手房“直買直賣”,演變成了撮合經紀人銷售的模式。在新房業務則變成了一個分發渠道平臺。對此,房多多APP的Slogan早在去年年中就換為“全網經紀人直賣平臺”。

不過此時,房多多已經掉隊,安居客、鏈家成為新的頭部玩家。

資產負債率70%,缺少護城河

在遞交給美國交易委員會的招股書中,房多多給出的數據可謂華麗。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有將近200萬名房地產經紀商戶中,房多多平臺的註冊經紀商戶數超過91萬名,滲透率超過45%;截至2019年6月30日,房多多平臺已經擁有超過107萬名註冊經紀商戶。

截至2019年上半年,房多多GMV(閉環交易總額)為913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同期的456億元人民幣增幅為100.2%。收入16億,較2018年同期的10億元人民幣增幅為55.4%。淨利潤為1.003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同期的3763萬元人民幣增幅為166.6%。

房多多赴美IPO:70%負債率擊破SaaS第一股泡沫

但在華麗數據的反面,是資產負債率70%以上高位運行,應收賬款催收難。

根據招股書的數據核算,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房多多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7.92%、73.52%、70.51%和70.3%。

在房多多的鉅額負債中,應付賬款居高不下。以2019年上半年為例,房多多的應收賬款為18.52億元,佔流動資產的總額比例為68.72%;同時2019年上半年的應收帳款也高於2018年全年的應收帳款數據,這說明上半年房多多的回款情況並沒有好轉。

沒有堅固的護城河是房多多更為致命的問題。

招股書顯示,房多多平臺致力於為房地產經紀商戶及房地產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務,除了促進房屋交易,還充當經紀商戶與其他房地產專業人士、購房者、賣房者及交易相關服務提供商連接的橋樑,從而建立起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

簡言之,就是主要為買房者、賣房者、中介商、開發商等提供一個平臺,同時以大數據作為技術驅動為各方提供SaaS服務。

但這條賽道進出並不難,也不止房多多一個在玩。好找房副總經理李偉表示,房多多經營模式沒有本質上的創新,“在國內尤其是世界並不新鮮”。與房多多業務模式相近的主要有58同城旗下的安居客和鏈家旗下的貝殼找房,尤其是後者,與房多多業務高度相似。2018年4月,貝殼找房上線,定位就是開放平臺,以吸引中小地產中介加盟。

在市場熱度上,房多多遠遜於這兩位主要對手。易觀千帆指數顯示,2019年8月,安居客的月活指數為1928萬,貝殼找房的月活指數為806.1萬,而房多多的月活指數僅為21.8萬,約為第一名安居客的百分之一,第二名貝殼的四十分之一。

對此,房多多也在招股書中有所揭露:我們可能無法與現有和新的行業參與者有效競爭,這可能會大大降低我們的市場份額,並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另外,房多多的自身法律訴訟風險也引發外界關注。

天眼查風險信息顯示,房多多自身風險高達91條,其中,房多多部分股權已處於出質狀態,且該公司有25項開庭信息,曾因不當得利糾紛、合同糾紛、侵權糾紛等被他人或公司起訴次數近60次。同時,房多多子公司多家分公司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同樣身纏多起法律訴訟及開庭公告信息。除法律訴訟問題外,今年7月房多多還因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被工信部點名整改。

中國產業互聯網SaaS第一股?

招股書中,房多多給自己貼了個“中國最大的房產SaaS交易平臺”的標籤,計劃公開募集最多1.5億美元資金,資金將用於增強研發能力,投資於技術、銷售、營銷和品牌推廣、營運資本、以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如果成功上市,房多多就將成為中國產業互聯網SaaS第一股。

房多多赴美IPO:70%負債率擊破SaaS第一股泡沫

在房地產和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相國良看來,如果房多多真的能上市算是好事。“今年的房地產調控週期過了之後,房地產市場整體向好,對於房多多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窗口期。”

不過對於“中國產業互聯網SaaS第一股”的說法,不少業內人士則持懷疑態度。好找房副總經理李偉分析說:“房多多‘中國產業互聯網SaaS第一股’的概念儘管給資本市場帶來新鮮感,但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大的資本環境又不好的情況下,在鬧錢荒的當口,投資方都沒有錢過冬。”

另一業內人士則毫不客氣地指出:“房多多以‘中國產業互聯網SaaS第一股’自居著實有點牽強,產業互聯網也是給自己貼了個熱門概念。”畢竟,房多多目前的主要營業收入中,佣金分成仍然佔絕對的大頭。

截至2019年6月30日,房多多交易佣金分成1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15億元,增長67.9%;創新計劃和其他增值服務收入672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17億元,減少42.7%。佣金分成佔比超過九成,而創新計劃和其他增值服務收入,合計佔比也不過4.2%。

但不管貼標籤也罷,造概念也罷,房多多對資本市場的渴望是顯而易見的。自2015年9月C輪融資後,房多多已經經歷4年多的融資空窗期。尤其是,在用3年時間3億人民幣買了個教訓之後,房多多面對來自安居客、貝殼找房的強大競爭壓力,急需補充彈藥。

然而,由於其最佳上市期已過,華麗的數據背後是資產負債率70%以上高位運行,至今沒有構築一條堅固的護城河,法律訴訟風險較高,加之當前大國貿易摩擦前景不明,使得房多多赴美IPO之路仍然存在較多的變數。

來自競爭對手安居客的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直言,“房多多現有模式,已經和創立之初完全不同,創立之初的直賣模式,已轉變為經紀人派單模式,這模式本身對於行業的顛覆性較弱,給到市場的想像空間也相對有限,因此即使上市成功,股價表現或難及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