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前言

二戰德國海軍的水面艦艇部隊雖然在二戰中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但是他們卻有著很多的知名戰艦和著名行動,諸如俾斯麥號戰列艦、萊茵演習等等,在這些德國海軍的行動中,最大膽的莫過於1942年初的“海峽衝刺”行動。

1941年5月27日,俾斯麥號在大西洋殞命,待在法國佈雷斯特的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和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遭到了英國空軍的多次轟炸,而俾斯麥號沉沒後,希特勒命令所有的大型水面艦艇不再進入大西洋作戰,再加上蘇德戰爭的爆發和盟軍北極航線的開通,希特勒希望將這三艘艦調回德國和挪威作戰,否則這三艘艦在此也無所作為。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海峽衝刺”行動的主角之一——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海峽衝刺”行動的主角之一——格奈森瑙號戰列艦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海峽衝刺”行動的主角之一——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

1942年2月11日,三艘戰艦從法國港口出發,穿越了封鎖嚴密的英吉利海峽,於兩天後到達德國本土,赤裸裸地挑戰了英國的底線。為什麼德軍能夠在此次作戰中能夠穿越英吉利海峽呢?畢竟幾百年來都沒人敢這麼做,這次行動的成功也是令人驚訝的,不管是對於英國人還是德國人來說皆是如此,尤其是英國人簡直要懷疑人生了。

“海峽衝刺”行動能夠大獲全勝,這肯定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本文通過多方面分析,總結出了“海峽衝刺”行動成功的原因。


一、關於行動路線的正確選擇

“海峽衝刺”行動是德國三艘主力艦通過英吉利海峽返回德國的一次行動,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名副其實,但是“海峽衝刺”是後來才為此次行動命名的,德國海軍最初只是想將三艘主力艦調回德國,而行動的第一步就是要選擇一條從法國返回德國的航線,這個選擇是整個行動成敗的關鍵原因。

我們都知道,德國海軍因為選擇了走英吉利海峽,才能將三艘主力艦安全調回德國,但是,從法國到德國本土的航線並非只有英吉利海峽,在具體行動未確定下來之前,德國將領們還就走那條航線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德國海軍元帥——埃裡希·雷德爾

1942年1月12日,希特勒召集了海空軍高級將領到東普魯士的“狼穴”召開重要會議,包括雷德爾(海軍元帥)、耶休尼克(空軍參謀長、空軍上將)和加蘭德(戰鬥機部隊司令、空軍中將)等人,內容是討論如何將三艘主力艦調回德國。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他們一共考慮了三條航線,這三條航線各有各的優勢和不利之處:

1. 東航線:直接穿越英吉利海峽到達德國本土。這是三條航線中距離最短的,而且處於德國空軍的作戰範圍之內,但是這也是最危險的航線,英吉利海峽不僅佈滿了水雷,而且面臨英國空軍和岸防力量(包括岸防雷擊艦和大口徑岸炮)的直接打擊,如果行動被英國人知道,那麼位於斯卡帕灣的本土艦隊就會南下堵截,危險重重,但如果能做到絕對保密,這條航線還是值得一試。

2. 西航線:從佈雷斯特出發,往西一直到並穿越丹麥海峽(或丹麥-法羅航線)到達北冰洋,經過北冰洋的漫長航線。這條航線是三條航線中最長的,那裡沒有英國空軍的威脅,有寬廣的海域,還有北極圈的極夜作為掩護,隱蔽性極好。但是這樣也是利於英國海軍艦艇進行搜尋和圍剿的,在這廣闊的海域裡,英國的行動不受限制,德國軍艦被發現的幾率也很大,萊茵演習行動和北方出巡作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3. 北航線:從佈雷斯特出發,經過愛爾蘭海域繞過不列顛島到達德國本土。這條航線距離較為合適,比起西航線更短,雖然也會面臨英國的威脅,但是較之前面兩條航線,這條航線既沒有太長的距離,也沒有英吉利海峽的兇險。

當時參與會議的高級將領們大都傾向於這一條路線,正當他們對這條航線的作戰進行討論時,希特勒突然來了一句:“我們走東航線!”這句話讓在場的將領們都感到震驚,因為走英吉利海峽幾乎是一個自殺式的做法,儘管遭到了將領們的反對,但希特勒一意孤行,確定了要走英吉利海峽,作戰總指揮指定為奧托·西里阿科斯海軍中將。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海峽衝刺”行動——德艦行動路線

希特勒選擇英吉利海峽雖然有很大的賭的成分在裡面,但是隻要行動嚴格保密,動作出其不意,就能在英國人未反應過來時就穿越較短的英吉利海峽,所以希特勒做出這樣的決定不無道理。這次行動被命名為海峽衝刺行動,但因為是德國海空軍協同作戰,所以也稱為“雷霆-瑟布魯斯”行動,“雷霆”德國空軍的行動代號,“瑟布魯斯”指的是完成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來源於希臘神話赫爾克里斯制服地獄犬“瑟布魯斯”的典故,借指德國海軍可以完成這一項任務,而最終的結果也證明德國海軍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德國海軍在確定了走英吉利海峽後,開始做一系列的準備,這些準備包括行動的具體方案、保密和欺騙等等,由於希特勒對這次行動的關注,海軍部做了很多工作,以期保證行動的順利。總之,德國海軍的這些費盡心機的準備,給“海峽衝刺”行動增加了勝算。


二、在英吉利海峽進行準備活動

(1)掃雷

在英吉利海峽,雖然很長時間都沒有發生過軍事衝突,但是這裡佈滿了英國艦艇佈設的水雷,是一個隨時都可能會觸雷的雷區,所以必須派遣掃雷艇在英吉利海峽清理出一條安全的航道,這個任務就落在了掃雷支隊(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十二支隊)和摩托掃雷艇支隊(第二、第三、第四支隊)的身上。

1942年1月中旬,德國海軍開始進行英吉利海峽的掃雷作業,他們共派遣了近80艘掃雷艦艇對英吉利海峽及北海南部進行水雷清除作業,掃雷作業直到“海峽衝刺”行動開始後才停止,期間將近一個月。

掃雷行動的成果顯著,共有98枚錨雷和21枚磁性水雷被清除,雖然不能保證這條航道絕對安全,但大大降低了行動艦艇的觸雷風險。但是,在1942年1月25日掃雷作業時,一艘1934A型布魯諾·海涅曼號驅逐艦(代號:Z8)觸雷沉沒,還有一艘掃雷艇也在此期間的掃雷作業中沉沒。經過一個月的掃雷作業,德國海軍為三艘主力艦創造了一條較為安全的航道。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海峽衝刺——德國海空軍晝間聯合作戰

(2)氣象

眾所周知,北大西洋是一片其後不穩定、海況惡劣的海域,這一特點在英吉利海峽體現得更加明顯,所以德國海軍的行動必須選擇海況較穩定的日子。德國海軍從鄧尼茨的潛艇部隊中抽調了三艘潛艇對英吉利海峽的天氣、水文和潮汐等資料進行調查,此外他們還從其他渠道獲得了這方面的資料,再經過德國氣象專家的分析後,得出了2月11日至13日最適合行動的結論,所以“海峽衝刺”行動選擇了在2月11日開始。


三、對英國人進行戰術欺騙

(1)造成三艘艦艇的南下假象

由於英國人一直都對佈雷斯特港內的三艘主力艦進行了嚴密的監控,所以要想轉移英國人對“海峽衝刺”行動的注意力,就必須再創造出一次以這三艘主力艦為目標的虛假行動,以此欺騙英國人。要做到將一次虛假行動做到看起來十分真實,又能讓英國人注意到,這無疑給指揮行動的西里阿科斯中將出了一個難題。

西里阿科斯首先是散佈這三艘主力艦準備前往南大西洋作戰的消息,他通過多種途徑將德國海軍的這個“內部消息”散佈出去,這些消息也自然而然地傳到英國海軍部耳中。此外,西里阿科斯為了使這次假行動更具真實性,並且為了再一次“散佈消息”,他還委託了法國維希政府的海軍部提供熱帶專用的火炮潤滑油,派人在耳目眾多的巴黎城內購買海軍的熱帶裝備,這樣一來,英國人就會將視線轉向南大西洋,而忽略了自己家門口的英吉利海峽。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海峽衝刺——炮口林立的格奈森瑙號

(2)對英國本土鏈雷達進行干擾

光是在行動上欺騙英國海軍還是不夠的,因為英國使用其本土鏈雷達網監視著這三艘主力艦,所以德軍必須對英國雷達站進行干擾,使其不能發現三艘主力艦的行蹤。其實,英德的電子戰在很久以前就展開了,英國的本土鏈雷達網使英國在德軍的轟炸中倖免,而德國見轟炸雷達站的效果不明顯,於是使用雷達干擾設備對抗英國雷達。

如果從電子戰的角度來說,“海峽衝刺”行動絕對是德軍蓄謀已久的行動,因為從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進駐佈雷斯特時,英軍雷達就對他們進行了實時監視,德軍則使用了眾多地面干擾機對英軍雷達進行干擾。德軍為了不引起英軍的注意,起初只是以很低的干擾功率對英軍雷達進行干擾,然後每天都將干擾功率提高一點。到“海峽衝刺”行動前夕時,這種干擾功率已經使英軍的雷達無效化,所以在三艘主力艦行動時,英軍雷達站沒有任何的反應。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英國“本土鏈”雷達網


四、德國海空軍的密切配合

在這次行動中,德國海軍部和空軍部的表現也十分引人矚目,因為這是極少數的德國海空軍聯合作戰行動,可見希特勒對此次行動十分重視。為了行動的保密性,知道此次行動的人只有極少數高級軍官,大部分為參與1月12日狼穴會議的海空軍將領,直到行動開始前,也沒有多少個人知道,行動的保密性也保證了行動的突然性。

這次行動的亮點無疑是德國海空軍的聯合作戰,因為英吉利海峽在德國空軍的作戰範圍內,所以空軍是必須要掩護三艘主力艦行動的。空軍派出兩支戰鬥機聯隊(JG):第二戰鬥機聯隊(JG-2)和第二十六戰鬥機聯隊(JG-26),共有BF-109和FW-190兩型戰鬥機180架,此外還有一支戰鬥機預備隊,包括60架BF-109和30架BF-110。

這樣充足的戰鬥機數量足以在三艘主力艦在行動時保證戰鬥機的全程護航,德國和法國的機場也進行了充足的準備,時刻準備好對戰鬥機進行修理和補給。在行動前夕,德國空軍和三艘主力艦進行了為期8天的聯合演習,並將負責聯絡的伊貝爾上校派遣至旗艦“沙恩霍斯特”號上,在三艘主力艦上加裝了對空和對岸電臺,以此保證海空軍和陸地作戰部的聯絡通暢。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德國海空軍聯合演習


四、英國人的疏忽和戰爭的偶然性

雖然德國人為“海峽衝刺”行動做了很多準備,也放出來很多煙霧彈迷惑英國人,但是英國人也考慮到德國人可以會走英吉利海峽回到德國,畢竟這三艘德國主力艦是英國人的眼中釘,根據英國潛艇和盟軍間諜的情報分析,德國人在準備一次大的行動,而且很有可能是要突破英吉利海峽。

英國人為防止德國人的小動作,加強了對佈雷斯特港的監視,每天都會派遣一艘潛艇在佈雷斯特港外監視,此外還在英吉利海峽臨時增設了一千多枚水雷,英國空軍部隊也隨時準備作戰。但就是英國海軍如此充足的準備,卻被自己的一個疏忽大意毀掉了,否則德國海軍的這次行動根本不可能成功。

當時英國人估計德軍會在2月10日至15日行動,並且會在晚上行動,根據英國人的計算,只要德軍在晚上9點半之前不採取行動,就無法在夜晚通過多佛爾海峽,所以監視佈雷斯特港的英國“海浪”號潛艇在2月11日晚上九點半就返航了,而德國艦隊因為推遲到晚上10點45分啟航,所以躲過了英國人的監視。

淺析二戰德國海軍在“海峽衝刺”行動中成功的原因

海峽衝刺——德國海空軍夜間聯合作戰

不僅如此,英國空軍在英吉利海峽的封鎖線也是漏洞百出,偵察機竟然因為機載雷達出現問題而中途返航,加上那天晚上天氣不好,所以英國空軍的三到封鎖線全部沒有發揮作用,讓德國艦隊逃過一劫,等到英國人意識到德國艦隊已經闖入英吉利海峽後,勝利的天平已經傾向了德國艦隊。


結語

總體來看“海峽衝刺”行動,不得不說這是一次極其冒險的一場豪賭,如果不是英國人的疏忽大意,德國海軍的詭計就不會成功了。當然,“海峽衝刺”行動的成功也少不了德國海軍的充足準備,這些準備包括對英國雷達站的干擾、海空軍的密切配合等等。“海峽衝刺”行動是英軍和德軍在二戰中的一次精彩對抗,德軍在這次行動中挑戰了英國海軍的底線——英吉利海峽,令英國海軍大為震驚,此後,英國加強了對各個海域的封鎖,德國水面艦艇失去了任何進入大西洋作戰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