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土倫戰役——“歐洲雄獅”拿破崙的成名之戰

簡介概括: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革命動搖了整個歐洲封建統治的基礎,法國國民公會廢除了國王,宣佈成立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建立讓其他歐洲國家坐立難安,1793年,英國、西班牙、奧地利、普魯士、荷蘭以及那不列斯等國組成了第一次反法聯盟,勢必將法國革命扼殺搖籃之中。

反法聯盟在法國保王黨的配合下,軍隊不費一槍一彈就輕而易舉地佔領了土倫。年輕的少校拿破崙臨危受命,擔任土倫平叛部隊的炮兵指揮官,統兵擊敗保王黨勢力和英軍獲得土倫戰役的勝利。正是這場土倫之戰,使拿破崙由默默無聞之輩登上戰爭大舞臺,成為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

一、來自地中海小島的沒落貴族

1769年8月,拿破崙出生於地中海西部科西嘉島阿雅克修城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父親是個窮律師,母親出生於意大利貴族。如果不是在拿破崙出生前一年,法國出重價買下科西嘉島的話,拿破崙就是個意大利人而不是法國人,因而也就永遠沒有機會登上法國曆史舞臺了。

土倫戰役——“歐洲雄獅”拿破崙的成名之戰

在意大利語中,拿破崙這一名字是"荒野雄獅"的意思。1779年,拿破崙10歲考入法國布里安陸軍小學。因家境貧寒,受到貴族歧視,拿破崙因此刺激,發奮讀書,各科成績全優,尤其是歷史、數學兩科。

拿破崙在數學幾何學上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始終穩拿全班第一。1784年,拿破崙考入巴黎軍校,修習炮兵專業,並於次年提前畢業,被授予炮兵少尉軍銜。

二、 臨危受命,捍衛法國領土

1789年,法國爆發了震撼整個歐洲大陸的資產階級大革命。法國國民公會宣佈,廢除國王,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國王的廢除與共和國的建立,招致了歐洲列強的進一步干涉。

1793年,英國、普魯士、奧地利、荷蘭、西班牙、撒丁、那不勒斯等國,組成了第一次反法聯盟。在國外反革命勢力的煽動和支持下,國內王黨分子策劃並發動了一系列反革命叛亂,企圖推翻革命政權,恢復波旁王朝。

當時,英、荷干涉軍從北面包圍了法國北部的重要港口——敦刻爾克。普奧干涉軍越過北部邊界,攻佔了美因茲,幷包圍著瓦楞西思。與此同時,撤丁干涉軍從東部逼近了格勒諾布爾。西班牙干涉軍從南面越過了東比利牛斯山脈。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盤踞在土倫城內的保王黨人為了換取英軍的庇護,竟將土倫要塞和擁有30餘艘艦隻的法國地中海艦隊,拱手交給了英國人和西班牙人。

土倫戰役——“歐洲雄獅”拿破崙的成名之戰

土倫事件震驚了整個法國,為了捍衛新的革命政權,打退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猖狂進攻,法國革命軍隊組建起來。法軍攻佔了奧利烏爾後,部隊的炮兵指揮官馬爾田少校不幸負傷致殘,炮兵是陸戰中強大的火力支柱,尤其在攻城作戰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就在這個時候拿破崙出現了。年輕的拿破崙接替了馬爾田少校的職務,擔任土倫平叛部隊的炮兵指揮官。這一任命很快就得到了巴黎軍事當局的批准。誰也沒有料到,正是這樣一個偶然的機遇,使拿破崙獲得了一個初試鋒芒的舞臺。

土倫戰役——“歐洲雄獅”拿破崙的成名之戰

拿破崙到達了土倫前線,接管了卡爾託部隊整個炮兵的指揮事宜。他想方設法蒐集各種火炮。在不長的時間裡,便弄到近百門大口徑火炮,其中有遠射程的臼炮,有發射24磅炮彈的大炮,還有大量的彈藥,蒐集一切有用的軍械器材。還設立了設施齊全的炮兵修械工場。此外,他還兼任工程處長和輜重主任兩項技術職務。

在拿破崙的親自督促下,炮兵在前線要害部位建造了火炮陣地,每日與守城的反法聯軍進行炮戰,掩護法軍進攻,壓制敵方火力,消滅敵方步兵,對維持法軍攻勢作戰起了關鍵作用。拿破崙不僅是一個出色的組織者,而且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實幹家。 他經常深入士倫前線,和士兵在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表率作用影響士兵,激勵他們的幹勁和革命精神。

三、變更土倫作戰計劃,冷靜睿智的年輕軍官

進攻土倫原本的作戰計劃是集中一支60,000人的軍隊,不管敵人正面的火力如何,而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

首先,奪佔法朗山地、法朗炮臺、魯日炮臺、勃蘭炮臺和聖卡特林炮臺,粉碎敵人的外圍防線。爾後,前出到土倫要塞附近,挖掘塹壕,構築工事,待條件成熟後,伺機攻佔土倫。對此,拿破崙很不贊同,於是提出一個完全相反的作戰方案。

他認為,首先,敵人在土倫外圍的防線上,炮堅城固,兵力充足,要想從正面攻破,絕非容易之事。其次,正面強攻,倘若久攻不克,會讓敵人有增加防禦等待援軍的機會。即使正面進攻得手,敵人也很有可能燒燬倉庫、船塢、以至於洗劫土倫全市。

土倫戰役——“歐洲雄獅”拿破崙的成名之戰

因此,拿破崙提出,集中兵力攻佔港灣西岸的馬爾格雷夫壘(英國人稱為小直布羅陀),奪取克爾海角,然後,集中火炮猛轟停泊的英國艦隊,切斷英國艦隊與土倫守敵之間的聯繫,迫使英艦撤出港口。這樣,敵人在退路、無援兵、無火力支援的情況下,必然不攻自破。

拿破崙這一大膽而新穎的作戰計劃,顯示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新計劃很快獲得批准。拿破崙因此受命擔任攻城炮兵的副指揮。

四、嶄露頭角,一戰成名

圍攻土倫的日子終於臨近了。11月下旬,前線司令部最後批准了進攻作戰的計劃。12月上旬,革命軍的最後一批援軍到達,從而使圍攻上倫的兵力達到38,000人,超過了守敵一倍以上。

12月中旬,突擊部隊和炮兵都按預定計劃進入集中地域,並佔領了預先構築好的堡壘,完成了最後的進攻準備。

土倫戰役——“歐洲雄獅”拿破崙的成名之戰

海風呼嘯,電閃雷鳴,黑暗和恐怖籠罩著整個戰場。戰鬥一開始,雙方都打得非常激烈。儘管法軍對小直布羅陀連續炮擊了48個小時,仍然遭到了敵人的頑強抵抗。法軍在黑暗和混亂中迷失了方向。敵人依託預先構築的障礙物和防禦工事,負隅頑抗,猛烈還擊。

一排排的法國士兵倒下去了。在突破了敵人的第一道防線後遭到更加猛烈的炮臺射擊,一次次的衝擊,一次次被敵人火力壓下去。當時,法軍有些絕望了。許多官兵開始張皇失措,進攻似乎難以為繼。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拿破崙率領預備隊衝上來了。拿破崙在炮火掩護下,親率突擊部隊鑽過被炮彈炸穿的牆洞,殺入小直布羅陀堡,奪佔了聯軍工事,又拖過小直布羅陀堡的敵軍大炮,掉轉炮頭轟擊聯軍的反攻部隊。

天明時分,法軍奪佔了小直布羅陀堡,並連夜把60門大炮運到剛奪佔的克爾海角,趁勢猛轟內、外停泊場內的英軍和聯軍艦艇。英國海軍趕緊逃竄。失去支援的土倫市區守軍,四面被圍,只得打出白旗,向法軍投降。

土倫戰役——“歐洲雄獅”拿破崙的成名之戰

歷時4個月的土倫戰役,以法軍勝利告終。拿破崙率軍奪取小直布羅陀堡和克爾海角,則是法軍獲勝的關鍵原因。

在這次戰鬥中,拿破崙由於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以致身上兩處負傷。法軍為這次進攻付出了傷亡1,000人的代價,聯軍則傷亡2,500人。自此,土倫一戰成名,英雄拿破崙·波拿巴開始在這時崛起。

結語

在土倫戰役中,拿破崙提出的作戰方案,成功逼退了英國艦隊,將反法聯軍逐出土倫。而他率軍奪佔小直布羅陀的戰鬥,在整個土倫戰役中也堪稱關鍵性的一仗,從根本上動搖了整個土倫要塞的防禦。

法軍在這場戰役中贏得勝利,拿破崙功不可沒。土倫戰役可謂是拿破崙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場了,就是因為這場戰役把拿破崙推上了法國、歐洲以至世界歷史的大舞臺。

參考文獻:《歐洲歷史》

《拿破崙戰爭》

《法國戰爭》

《軍事天才拿破崙的不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