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貫通晉蒙與中原,九州中心有潞鹽

縱觀華夏五千年,中條山下解池邊

河東子弟多才俊,名門望族隨風起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貫通晉蒙與中原

在黃河調頭向東奔流的“幾”字形拐彎附近,有一個五嶽最險的華山,有一個是世界唯一的壺口瀑布,還有一座最早叫“中國”的城市——運城。

運城,古稱河東,“河東”一詞在戰國、秦、漢時期特指山西西南部,即當今運城。唐以後指山西全省,因此歷史上河東也代指山西。

顧炎武《日知錄》第三十一卷稱:“河東,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謂之河東;元之京師在薊門,而其西則山,故謂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後在元朝,因“鹽運之城”而得名“運城”。

運城相對於山西的其他城市,是一個另類的城市,說他是山西的城市,但是他可能和陝西、河南更為親近。從其方言可見一斑,其方言大致依中條山分開,分別與河南、陝西相似。

九曲黃河奔流向南,八百里秦川一分兩段,而運城就處在這把秦川一分兩段的黃河邊上。黃河一路向南,將關中平原一分為二,過中條山之後,轉而向東,將運城“摟”入懷中,呂梁山坐於北,太嶽山立於東,中條山橫於南,繼而將運城“困”在了這三山一水之中。特殊的地理、人文環境,造就了運城不一樣的“山西風格”。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運城地處關中平原東部,被三山一水圍在其中。

而運城的別稱——河東,一直以來都被當做中華民族主要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雖說運城在行政上是屬於山西的,但是在其地理位置上,運城屬於陝西板塊,即使是現在,在地理屬性上,運城依舊是屬於渭河平原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從新生代開始渭河斷陷帶下沉,渭河盆地開始發育,湖泊初具雛形,同時出現了西安,固市,運城三個沉降中心,隨著渭河斷陷帶基底繼續下降,形成了“三門湖”。斷陷帶內凹陷處,一直都是湖盆水域,沉積巨厚的湖相地層,如運城鹽池鑽孔有連續300米厚的湖相地層。中更新世開始之後沉陷緩慢,湖泊面積開始萎縮,代之的是河流發育,黃河也開始切穿了盆地,渭河匯入黃河,格局延續至今,所以運城盆地是被黃河從渭河盆地裡分家出來的。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紅圈中為峨眉臺地(此峨眉非四川峨眉山)

而中國的死海“運城鹽湖”的形成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運城盆地分離之後,其基底是南深北淺的格局,形成了運城古湖,中更新世晚期以後,由於峨嵋臺地(不是峨眉山,和峨眉山沒關係)的抬升,使運城盆地退出了汾河流域,運城古湖的地表水的補給明顯地減少了。再加上地處黃土高原,全年大部分時間都受來自中亞的西風和來自西伯利亞的北風吹著,水分蒸發較快,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寫道:“解州鹽澤之南,秋夏間多大風,謂之鹽南風”,在各種因素下,使這裡成為了一片鹽湖,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產鹽重地,同時也成就了運城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

運城鹽湖與美國猶他州澳格丁鹽湖、俄羅斯西伯利亞庫楚克鹽湖並稱為“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是華人祖先開發最早的鹽湖。

運城鹽池有很多傳說,其中之一就是:傳說黃帝於中條山下擒獲並肢解了蚩尤,其別稱“解池”即由此而來。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運城鹽池航拍圖

由於處在黃河“幾”字彎的最後一筆,黃河在入壺口後,帶著肥沃的黃土進入地勢平坦的關中平原。山西的母親河——汾河,陝西的母親河——渭河,運城境內的涑水河都在這一片匯入黃河。黃河在經過壺口瀑布之後,流入這個平坦廣闊之地。洶湧澎湃,狂暴難安的黃河就如同被馴服的野馬一樣,變得平緩溫和。

因此,在古代人們無法修建大橋的情況下,都選擇在此渡河,歷史上黃河的著名渡口:

蒲津渡、大禹渡、風陵渡都在這一片,這也是運城成為從古至今重要交通要塞的原因,這些渡口也是古代戰事中必爭的交通要塞,往往也被各類小說家寫入小說中,《神鵰俠侶》中,風陵渡郭襄“一遇楊過誤終身”。(黃帝賢相風后,是解州城郊社東村人,發明指南車,風陵渡名字來源於風后的陵寢——風陵)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作為交通要塞,這裡不僅僅在歷史上為中國提供了足夠的食鹽,也為著名的晉商鋪平了征戰商界的道路,從而使晉商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商幫之首。由於很多商幫通過這些渡口進出山西,因此也留下了很多故事,而山西人方言裡罵人摳門的俗話“九毛”相傳就是一個經商歸來的山西商人,在渡過黃河時,船伕要一元,山西商人經過激烈的講價,將到了九毛九,連一分錢也不放過。此事在人群中口口相傳。最終“九毛九”成為了山西罵人摳門的俗話,後來逐漸演化為“九毛”、“九毛鬼頭”。

作為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口岸,早在民國時期,山西軍閥閻錫山就意識到運城的重要性,在1935年修建了貫穿山西的同蒲鐵路,同蒲鐵路北起大同經太原市,南至運城市蒲州鎮,繼而在風陵渡跨過黃河,在華山接入隴海鐵路。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壯美風陵渡/ 網絡

如今在高鐵發達的年代,同蒲鐵路依舊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山西貨運的重要鐵路通道,部分客運也依舊在運行,如果您在遊覽完華山之後,有興趣來運城一遊,可以試著在

網評中國十大最破車站的華山站乘坐綠皮車(K2666/7次)到運城,這段路程雖然只有2小時,但是,路上風景極美,途徑潼關古城後,會經過風陵渡大橋,過橋的時候可以看到在廣闊的黃河河道上,黃河水夾雜著黃沙緩緩流動,過黃河後,進入永濟市,會途徑山西最大的淡水湖——伍姓湖,然後一路向東,跨過波光粼粼的鹽池,您可以看到鹽池的水在橋下波瀾不驚,一望無際,最後還可以瞥一眼關帝廟。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K2666次列車華山段路線圖

作為關中平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運城在國家關中城市群的規劃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同時,伴隨著“一帶一路”的政策,我們期待運城能有一個好的發展。

同時,運城的永濟市還是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的中心城市。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範圍

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範圍包括:

山西省:運城市(除平陸縣、垣曲縣)、臨汾市堯都區、侯馬市、襄汾縣、霍州市、曲沃縣、翼城縣、洪洞縣、浮山縣;

陝西省: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5個市、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及商洛市的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柞水縣;

貫通晉蒙與中原,九州中心有潞鹽。在地理位置上,運城小嗎?


縱觀華夏五千年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使得鸛雀樓成為了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也是四大名樓中唯一不復存在的古樓,(今天的鸛雀樓造型、地址皆不是原有的)。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如今的鸛雀樓/ 網絡

運城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是中華民族的最早發祥地之一,也是最早叫中國的地方,素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的說法

“中國一詞起源於古運城。黃河兩岸適宜人居住。既有天然肥土,又有黃河資源。蚩尤在東,堯舜寄於中,炎黃二帝起於居於黃河中上游一帶,炎常守於姬水陝西西部,黃帝居住於姜水中河一帶,炎被黃征服合併並勝於蚩尤,傳於堯舜。所以說,華夏'文朋'起源於山西最準確,即起於陝成於晉,逐鹿於冀燕之地,成盛於豫,展於楚,廷於皖成形於大中國。”

堯舜禹時代的都城皆在河東,舜建都蒲坂(今永濟),禹建都安邑(今夏縣),相傳后稷教民稼穡於稷山,嫘祖教民養蠶於夏縣。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位於運城學院旁邊的舜帝陵公園

芮城的西侯度、垣曲的南海峪巖洞、夏縣的禹王城、永濟的獨頭、堯王臺、河津的西王村、北里村、絳縣的原窯河、平陸的七里坡等遺址都表明,這裡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而西侯度遺址表明這裡曾經點起了華夏文明的第一把火。西侯度遺址發現于山西芮城西侯度村高出黃河河面約170米的階地上。1961~1962年發掘。出土劍齒象、納瑪象、野牛、三趾馬、三門馬、巨河狸等早更新世滅絕動物化石。文化遺物有石製品32件和燒骨、有砍痕的鹿角。研究者推測,該文化距今已有180萬年。

西侯度遺址為中國境內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遺址,是目前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西侯度遺址

西陰村遺址則證明這裡是世界蠶文化和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考古學者發現並主持發掘的第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中國人首次獨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

永樂宮,因故址在永樂鎮而命名,又名大純陽萬壽宮。是為了紀念"八仙"之一呂洞賓而建,是元代最重要的道教聖地。永樂宮始建於元代,施工期前後共110多年。永樂宮的精華在於宮殿內部的牆壁上佈滿永樂宮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鉅製,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瑰寶。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裡。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內壁畫共計403.34平方米。畫面高4.26米,全長94.68米。

永樂宮壁畫被認定為世界級的藝術瑰寶,可能對於一般人來說。它的影響力不足為奇,但是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領域,永樂宮壁畫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號!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永樂宮壁畫中被稱為“中國的蒙娜麗莎”的人物

此外還有新絳的稷益廟;解州關帝廟;永濟普救寺鴛鴦塔;萬國寺;萬榮的飛雲樓,秋風樓,稷山的青龍寺等等,運城的歷史文物古蹟完全可以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同時,上古時代女媧氏煉石補天、神農氏嘗百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舜耕歷山等均發生於此。

\t縱觀華夏五千年,中條山下解池邊。就歷史而言,能說運城小?

河東子弟多才俊


河東子弟多才俊。

從上古時期到當今時代,都蒲坂(今永濟),都安邑(今夏縣),后稷稼穡,嫘祖養蠶,春秋時富賈大商猗頓,戰國荀子,漢代絳候周勃,三國關羽,隋未哲學家、教育家文中子王通,唐初“四傑”之首的王勃,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玉環,大將薛仁貴、張守硅、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再到近代戊戌六君子的楊深秀……運城歷史上從來不缺名人。

武聖關羽——關公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運城北站關公像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因出生於河東地區,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我最早知道運城又稱做河東,就是因為他的別稱。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東郡,其柳姓正是“河東三著姓”中的河東柳氏。剩下的兩個家族為:河東薛氏、河東裴氏。(之後會發一篇“河東三著姓”的文章,供大家參閱)

河東薛氏——薛仁貴

河東薛氏先祖為漢高祖劉邦所封千戶侯薛鑑(詳載《史記-高祖本紀》等)。其後世代表人物為漢元帝時御史大夫薛廣德,三國初年“八俊”之一的薛蘭。

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各類小說、評書、電視劇中的常客,著名的事蹟有:三箭定天山、降伏高句麗等。

另外,薛仁貴的夫人是河東柳氏柳銀環。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戲劇作品中的薛仁貴

河東裴氏——59宰相,3皇后,21駙馬……

河東裴氏,又稱聞喜裴氏,是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河東裴氏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為嬴秦始祖非子之後,非子之支孫封pei(原字為上非下邑)鄉,因以為氏。周僖王時,六世孫陵封為解邑君,乃去“邑”從“衣”,以“裴”為姓。後裴氏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等地。

在古代千餘年間。可謂人才輩出,據統計,名列青史的多達3000餘人,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在朝為官的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科舉中第者117人(其中可知文武狀元11人、榜眼2人)!

***之後會發一篇“河東三著姓”的文章,詳細介紹裴姓的著名人士***

砸缸救友——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 。(對!就是運城現在的涑水河的“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司馬光砸缸

像這樣老幼皆知、耳熟能詳的名人名事運城有很多,我們不再一一詳列。

時至今日,高門望族林立的時代雖已過去,但運城依舊是山西省人口最多的市,人口總數高於省會太原,而運城只是一座四線城市。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 2018年山西省各市人口排行榜

河東子弟多才俊,名門望族隨風起。就歷史名人和人口數量而言,運城小嗎?

這裡就是運城

人們常說:中國歷史,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北京,三千年中國看陝西,五千年中國看山西。之所以五千年中國看山西,原因就是因為這裡有河東運城。

這是被黃河劈開的平原,也是被黃河“摟”入懷中的地方,這裡曾經燃起了華夏文明的第一把火,這裡的鹽曾經“鹽運天下”,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也是最早被稱為“中國”的地方。

這裡就是運城,一個蘊藏著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地方,一個潛力無限的地方,一個匯通中原的地方。雖然現在的他只是一座四線城市,但是優越的地理位置,龐大的人口基數,都是他未來走向中國的理由。

相信運城長風破浪,已經不遠,我們期待這座城市美好的未來。

喂!運城可不是小城市

▲運城風景大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