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建國初,山西轄有七個專區,專署駐地現僅兩個為縣

山西省,位於我國華北內陸,東依太行,西鄰黃河,北靠長城,地貌為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型高原,自古有“表裡山河”之稱。山西曆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其因地處太行山以西而得名,歷史上曾因地處黃河以東而有“河東”之稱,春秋時期屬晉,因此簡稱“晉”。

建國初,山西轄有七個專區,專署駐地現僅兩個為縣

元朝是我國行省制度的開端,當時山西省域由中書省直轄,稱為“腹裡”,明初山西正式設省。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山西自明朝設省後省域變化較小,僅北部有所變化,如建國初的山西省與現山西省省域的區別的就在於建國初雁北地區(今大同、朔州等地)隸屬於察哈爾省。1949年4月24日解放軍攻克太原後,山西全境迅速解放,山西省人民政府於1949年9月1日於省會太原成立,到1949年底山西共1個省轄市、7個專區,省轄市為省會太原市,7個專區分別為忻縣專區、興縣專區、汾陽專區、榆次專區、長治專區、臨汾專區及運城專區。

建國初,山西轄有七個專區,專署駐地現僅兩個為縣

忻縣專區下轄忻縣、代縣、寧武、靜樂、五臺、定襄、繁峙、崞縣、陽曲等9個縣,專署駐地為忻縣,轄區除陽曲縣改屬太原外,現均為忻州市所轄。忻縣專區成立後曾短暫與雁北專區合併為晉北專區,後歷經忻縣地區、忻州地區,2000年撤地設市為地級忻州市,忻縣現為忻州市市轄區忻府區。

建國初,山西轄有七個專區,專署駐地現僅兩個為縣

興縣專區轄興縣、臨縣、離石、方山、嵐縣、偏關、神池、五寨、河曲、保德、岢嵐等11縣,專署駐地為興縣,現分屬忻州市、呂梁市及太原市。1951年汾陽專區撤銷後中陽縣劃歸興縣專區,但1952年興縣專區就撤銷建制,其轄縣分屬忻縣專區、榆次專區,其中原專署駐地興縣劃歸忻縣專區,此後先後屬晉北專區、忻縣專區、呂梁專區、呂梁地區,現為地級呂梁市轄縣。

建國初,山西轄有七個專區,專署駐地現僅兩個為縣

汾陽專區在這七個專區中最早撤銷,專署為汾陽縣,轄汾陽、交城、文水、徐溝、清源、晉源、孝義、中陽、石樓等8縣,1951年撤銷建制後晉源縣省入太原市,其餘轄縣分別劃歸榆次專區、興縣專區及臨汾專區。其中,汾陽縣劃歸榆次專區,此後先後屬晉中專區、晉中地區、呂梁地區、呂梁市,1996年升格為縣級汾陽市。

建國初,山西轄有七個專區,專署駐地現僅兩個為縣

榆次專區原為陽泉專區,建國前夕改稱榆次專區,轄榆次、平定、盂縣、壽陽、祁縣、太谷、介休、靈石、平遙、昔陽、和順、左權、榆社等13縣及陽泉工礦區,專署駐榆次縣。上世紀五十年代,汾陽專區、興縣專區分別撤銷後,榆次專區所轄擴大,後改稱晉中專區,隨著呂梁、陽泉的劃出逐漸演變為今晉中市域,榆次專區原專署駐地榆次縣現為晉中市市轄區榆次區。

建國初,山西轄有七個專區,專署駐地現僅兩個為縣

長治專區大致為今晉東南地區(今長治、晉城兩市),其轄長治、長子、屯留、沁縣、沁水、沁源、武鄉、襄垣、平順、壺關、黎城、潞城、陵川、高平、晉城、陽城等16縣及長治工礦區,專署駐長治縣。長治專區先後改稱晉東南專區、晉東南地區,1985年晉東南地區撤銷分設為地級長治市、晉城市。原長治專區專署駐地長治縣現為長治市市轄區上黨區。

建國初,山西轄有七個專區,專署駐地現僅兩個為縣

臨汾專區、運城專區現在分別為地級臨汾市、運城市,這兩個專區是建國初七個專區中較為穩定的建制,除1954年至1970年合併為晉南專區外轄區基本未變。建國初,兩專區專署分別駐臨汾縣、安邑縣,現在分別為臨汾市堯都區、運城市鹽湖區。

建國初,山西轄有七個專區,專署駐地現僅兩個為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