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加拿大硬核打獵,徒步1天,伏擊3小時,最後只帶回來一隻鹿頭……

加拿大硬核打獵,徒步1天,伏擊3小時,最後只帶回來一隻鹿頭……

一提到打獵這件事,有些男士會立馬熱血沸騰、情緒亢奮起來,特別是那些喜歡槍械卻苦於一直看不到摸不到的男同胞們,當他們一聽說在加拿大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槍去獵場打獵,就滿懷期待,以為能一展自己神奇獵手的本領、來一場轟轟烈烈的華麗狩獵!

但事實上當你真正在加拿大體驗過打獵之後,你就會發現這是非常吃苦、索然無味的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首先,打獵你肯定要去野生動物聚集的地方,雖然加拿大自然環境很好,但是野生動物狙擊區基本上離公路這都比較遠,這樣你就需要找到一個比較偏僻的營地把車停好,然後揹著你所有的裝備出發,包括帳篷、槍支和野外生存必需品等等,有時甚至要走一天,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進行駐紮。

其次,動物都是有偽裝色,而且它們都非常警覺,稍微有點響動,動物就會跑開了。說個真實的經歷,我曾經去一片獵區打鳥,往上看的時候,整片樹林看上去都沒有任何鳥類,然後我隨意開了一槍,隱藏在樹枝上的鳥群一下全部飛了出去。驚弓之鳥,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加拿大硬核打獵,徒步1天,伏擊3小時,最後只帶回來一隻鹿頭……

有經驗的獵手可能會到一些有特定的地點狩獵,比如說水源邊上,因為動物永遠是要喝水,然後能根據它的腳印就能判斷出是什麼動物,然後你就要趴在那裡,穿著偽裝的迷彩服,一直等著。

然而,在這種叢林裡,空氣又潮又溼還冷,這樣一趴,可能就需要一小時,甚至說兩、三個小時,終於被你等來了一個動物來喝水,這時候你只能開一槍,沒有機會開第二槍!

為什麼只能開一槍?

因為動物是很警覺,你開了一槍,沒打中他的話,它就會溜走了,而且基本上在一兩天之內都不會再回來了。

如果你非常幸運,開了一槍就把動物打中了。等你靠近過去,一發現這是頭個北美麋鹿,這種麋鹿大概有600公斤的樣子,根本不可能揹回野營地。花費了這麼久的精力長途跋涉、又在溼冷的環境下伏擊了好幾個小時,好不容易等到獵物開了一槍,最後竟然打到了一隻沒辦法帶回去的獵物,這是有多沮喪?!

這就是為什麼在加拿大,

很多獵人在打到獵物後會把獵物的腳或者頭砍下來帶走,因為他們只能帶著這樣的部位!

加拿大硬核打獵,徒步1天,伏擊3小時,最後只帶回來一隻鹿頭……

所以,真實打獵的經歷,和我們想象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說,為了避免在樹林中被其他獵人誤傷,一些獵人會穿著鮮豔顏色的服裝,這樣就談不上穿著迷彩服隱藏自己去伏擊獵物了。其實大部分加拿大人,只是以打獵為幌子,自帶食材,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就開始燒烤喝啤酒,順帶著練練槍。如果是真實打獵,可能就會像上面我講的那個例子一樣,打獵變成了對自身耐力的一種鍛鍊,而不是一種樂趣。

而且,加拿大對槍支的管理卻是非常嚴格的。

具體來說,在加拿大,你想要持有槍支,你就要去考槍牌。考試需要掌握槍械專業知識、還要有2位擔保人簽字、家屬同意、本人是“良民”的證明(無犯罪記錄、無精神病史等)。

這還沒完,別以為拿到槍牌,就可以隨意使用槍支了。在加拿大,槍支差不多隻是體育用品的功能,不是武器,也不能用於自衛反擊,加拿大法律允許的持槍目的只有兩種:1靶場射擊,2獵場打獵。

加拿大硬核打獵,徒步1天,伏擊3小時,最後只帶回來一隻鹿頭……

那麼問題來了,有了槍牌就能去獵場揮灑男兒的野性,分分鐘扛只麋鹿回家嗎?

答案是NO!

因為想去打獵,還要考獵牌!除此之外,在槍支的使用上也有很多很繁瑣的規則,比方說,加入射擊俱樂部,也要有推薦人;子彈和槍支必須分開放;在任何非獵區,都不允許開槍;如果要攜帶槍支出門,還要申請攜帶證明等等。這些規則繁瑣到加拿大人都嫌棄,不願意使用槍支。

所以,如果是某地發生了槍擊案,在加拿大新聞裡經常會提到一句,強調槍支可能來自於美國。

另外,由於加拿大的自然環境比較好,所以釣魚和打獵一樣,都有需要戶外牌照,牌照會限制釣魚或者打獵的區域,但如果是個人釣魚,那麼這是足夠滿足需求的。現在正巧是9月,到了三文魚洄游的季節,這是非常壯觀的大自然生命奇景——每800條三文魚會洄游到大海中,最終到達出生地的只有2條!下一期我會和大家分享這一可歌可泣的壯觀奇景。

*本文為原創,並且是來自我本人的一些親身體驗,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


*加拿大趣聞系列,可點擊以下鏈接查看:

加拿大硬核打獵,徒步1天,伏擊3小時,最後只帶回來一隻鹿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