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一個案例告訴你,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的區別在哪裡

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級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一個案例告訴你,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的區別在哪裡

大家都知道,女性身體是很容易瘀堵的,瘀和堵給廣大女性帶來了很大困擾,尤其是血瘀問題。

但血瘀也分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如何去區分它們,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又該如何調理呢?

這裡有個案例,可以幫助分析。

有個女孩子,人比較瘦,性格內向、敏感且多疑,話偏少,非常情緒化。每當她氣不順的時候,感覺身體很多地方都疼痛,並且還有痛經、怕冷的情況。這個問題已經困擾她七八年了,看了很多醫生,調理了很久,但是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

於是她去請教了我們的老師,詢問這是什麼情況,這幾年她都積極配合調理,冰箱裡的東西幾乎都不碰,為什麼沒有效果,自己到底是什麼體質?

氣鬱血瘀與寒凝血瘀

一個案例告訴你,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的區別在哪裡

經常有人說“女人比男人老得快”,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女人愛生悶氣、容易想不開,很多人心裡堵得慌,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合理宣洩,總是憋在心裡,久而久之人容易抑鬱、胸悶、情緒低落。像這個案例中的女孩子一樣,敏感多疑、愛生悶氣,這是典型的氣鬱血瘀症狀。

氣鬱血瘀常見的症狀就是舌苔呈淡紅色,平日總是憂心忡忡、鬱鬱寡歡,生悶氣的時候胸悶不舒,偶爾會出現胸脅脹痛或是竄痛感。

心有煩悶鬱結,最先傷害的就是女性的氣,氣推動著血,如果氣不足,則血液運行緩慢,容易出現頭昏腦漲的情況,有時工作壓力大或者遭遇挫折,腦袋一片空白,有缺氧眩暈之感。

一個案例告訴你,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的區別在哪裡

案例中的女孩子,之所以症狀一直沒有好轉,主要還是與她敏感、多疑、抑鬱、愛生氣的性格有關,總是糾結於為什麼病症還沒好,胡思亂想、心事重重,她本身又是氣鬱血瘀體質,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

氣鬱血瘀主要是由於氣機運行不暢造成的,寒凝血瘀則主要是因為受到寒氣侵襲而致。

這個女孩子,在氣鬱血瘀的同時還有寒凝血瘀的症狀,比如說她容易痛經,還有畏寒的表現等,這是典型的寒凝血瘀症狀。由於寒邪侵襲了身體,造成身體陽氣受損,陽氣溫煦推動的功能減弱了,經絡氣血阻滯就造成了瘀血。

很多女性的血瘀情況,都不單單是一種問題導致的,病症並不單一,氣鬱與寒凝交織的情況很多見。

中醫食療方

一個案例告訴你,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的區別在哪裡

以下是針對兩種情況兼有的血瘀而配的食療方,可溫經散寒、活血通氣。

取材:當歸12g、川芎8g、茴香9g、良姜9g、香附9g打成粉末,用開水沖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湯匙的量即可。

一個案例告訴你,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的區別在哪裡

艾灸調理

一個案例告訴你,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的區別在哪裡

艾灸調理對於氣鬱血瘀以及寒凝血瘀的效果都很好,可以取以下穴位:關元穴、氣海穴、膻中穴、膈俞穴、內關穴、合谷穴、血海穴。

關元穴是人體陰陽元氣交關之處,是推動人體生命活力的原動力,集一身元氣之所在,所以也是古今保健養生的大穴;氣海穴也是人體大穴之一,具有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的作用;膻中穴具有梳理胸中悶氣、抒發正氣的作用。

以上穴位,重點艾灸關元穴、氣海穴、膻中穴。其他穴位循環艾灸,每穴艾灸30~40分鐘左右,具體時長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

一個案例告訴你,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的區別在哪裡

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氣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一個案例告訴你,氣鬱血瘀和寒凝血瘀的區別在哪裡

膻中穴位於人體的胸部人體正中線上,兩乳頭之間連線的中點。

除艾灸之外,平時把手掌搓熱,有空就按揉一下這些穴位,也能很好地補氣活血。

除了中藥食療調理以及艾灸、按摩以外,保持好心情很重要,多去與人接觸,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節假日出去走走散散心,多找朋友聊聊天,有氣、有心事不要一個人憋著,適當運動發洩,對身體有很大幫助!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點贊是一種動力。精彩給您的朋友,幫助並影響更多的朋友,讓更多朋友受益!閱後請朋友們關注我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